浙江超市抽檢結果:半數以上產品缺斤少兩
去超市里購買散裝食品,鮮有消費者會自己重新稱重,近期消保部門在5大超市抽樣調查發現,沒有一樣產品計量“偏重”,53%的產品計量出現“縮水”。
去超市里購買散裝食品,鮮有消費者會自己重新稱重,然而浙江省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21日公布,近期消保部門在5大超市抽樣調查發現,沒有一樣產品計量“偏重”,53%的產品計量出現“縮水”。
4月13日,浙江省消保委聯合紹興市消保委、越城區消保委,組織消費維權義工,前往供銷超市(城東店)、歐尚超市、好又多超市(城市廣場店)、樂購超市、華潤萬家超市等5個大型超市,對其銷售的豬肉、牛肉、速凍貽貝柱三個品種的32個批次包裝凈菜進行隨機抽樣。
據悉,此次調查采用“同一秤、統一稱”的方法,在相應超市內,在同一稱量器具上,當場統一對樣本進行帶包裝重量、去皮凈重稱量,然后與標注重量進行比對。
紹興市消保委副秘書長吳國春介紹,結果顯示各大超市的計量去皮均存在貓膩。在上述5家超市中,沒有一家超市出現“正誤差”,即沒有一家超市的稱重是大于其凈重的,總共隨機抽樣的32批次產品中,重量只有縮水不見超重,17個抽樣產品誤差超過規定值。
根據《零售商品稱重計量監督管理辦法》,允許商品計重存在一定的誤差,例如,肉蛋禽類產品2.5公斤重量一下,允許負偏差5克。但是,在抽樣中,部分超市計重遠遠超出了誤差范圍。其中,重量偏差最大的是好又多超市(城市廣場店)價格為168元每公斤的速凍貽貝柱,其標重與凈重誤差14克,若消費者購買的話,將損失2.35元。另一家超市的價格為48.96元每公斤的牛肉(牛霖),其標重與凈重誤差14克,若消費者購買則多付了0.69元。
浙江省消保委副秘書長任海林表示,此次調查反映出,商家“短斤缺兩”,獲取不正當經營收入,損害消費者利益的情況普遍存在。為此,對于一些商品價格、計量方面存在的不合理現象,消保部門將通過指導約談、倡導行業自律等措施,敦促相關企業加強管理,真實計量,誠信經營。
據悉,浙江各地都成立了“消費維權義工”組織,對民生商品的價格、質量等方面進行“明察暗訪”。
(新華網 屈凌燕)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