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沃爾瑪為何5年“無所畏懼”?
停業能否喚醒沃爾瑪的畏懼之心
重慶工商敢于對世界500強亮出停業這張黃牌,一時間可謂叫好聲不斷。這樣果敢的行為,誠然值得肯定。公眾紛紛認為,比起這區區269萬的罰單來說,停業會使沃爾瑪為自己的違法行為付出更沉重的代價。而一旦500強們意識到自己的違法成本突然提高了之后,自然會重新審時度勢,開始珍惜自己的羽毛。
然而,停業能否徹底喚醒沃爾瑪的畏懼之心?我看這未必顯得有點樂觀了。就以重慶沃爾瑪的行徑來看,有關部門在亮出停業這張黃牌之前,重慶沃爾瑪的多家超市在過去的5年時間里,因為銷售過期食品、不合格商品、虛假宣傳等違法行為,被查處過20次,僅今年1~8月就達8次之多。
這20多張“罰單”說明了什么?這看起來更像是一種無聲的諷刺:收了“罰單”,交了罰款,繼續違法,繼續開店“坑爹”,在守法成本高于違法成本的情況下,沃爾瑪幾乎沒有了任何畏懼之心。20多張罰單都罰不出一顆畏懼之心,或許沃爾瑪都開始從“不怕罰”進階到“罰不怕”甚至“怕不罰”的境界去了。如此看來,這更像是一場貓和老鼠的百玩不厭的游戲。
在這種諷刺的境況之下,難道我們不應該去反思一下,這到底是什么環節出了問題?沃爾瑪是一個響當當的國際品牌,是全球知名的零售巨頭,在2011年全球財富500強中蟬聯榜首。光是從出身來看,沃爾瑪就是一個血統不錯的好苗,而從其在其他國家的表現來看,沃爾瑪也算得上誠實守信的好孩子,然而,為什么到了中國,這個好孩子就變壞了呢?莫非又是“橘生淮南則為橘,橘生淮北則為枳”的規律在作怪?
當然,世界500強沃爾瑪不是慈善家。他們不遠萬里來到中國,也不是為了什么國際主義,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利益最大化。逐利是人的本能,也是企業的本能,這一點我們不可否認。然而,來到中國的沃爾瑪卻驚喜地發現,當他們不要臉的時候,能夠獲取更多利益,當他違反誠信所獲得的利益遠遠大于懲罰所帶來的損失時,他自然選擇的是不要誠信,不要臉了!
而一個在其他國家的好孩子,到進入中國,經過“本土化”之后,落得個國際商業流氓的惡名。你說咱們的經營環境和秩序監管,到底有多大的漏洞?在這一點上,難道有關部門不應該為自己的“手軟”和“眼瞎”,好好檢討一下?如果沒有行之有效的監管,再多的處罰也只能是一次次無關痛癢的“調情”罷了!
(作者:李志起)
沃爾瑪停業之思:拋棄理念 必遭拋棄
停業整頓的沃爾瑪應當牢記自己做大做強所依賴的理念,如果停業之后的沃爾瑪還不能意識自身所犯下的嚴重錯誤,那么,也休怪到時候被當時“喜迎”它的中國人民所拋棄!
罰款超過269萬元,關停7家門店,歇業達15天之久,全球知名的零售界巨頭沃爾瑪在屢次以身試法后終于收到了相關部門遞來的罰單。
盡管“巨額罰金”和停業之舉已使沃爾瑪遭到“重創”,沃爾瑪也已“低頭認錯”,然而,其形象受損已是不爭事實。人們對沃爾瑪的自省的信心也大大打了折扣。
交完巨額罰款和停業整頓后的沃爾瑪能否改過自新,不再作惡?
不禁令人想到沃爾瑪自2006年入渝以來,因銷售過期食品、不合格食品、虛假宣傳等行為,已被工商部門處罰了20次,僅今年8月之前就有8次之多。而在“八連罰”后,重慶沃爾瑪仍無改過之心,繼續其“綠色豬肉”的銷售。
而沃爾瑪在我國屢次的違法行為也從側面反映出其中暗含的巨大利潤空間,即便是違規遭受處罰,對于擁有強大經濟實力的國際知名品牌來說,其處罰費用已經無關痛癢,違規的低成本和違法的高利潤形成巨大誘惑。
馬克思曾經說過,“(資本)有300%的利潤,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絞首的危險。可見,恐怕利益的最大化才是沃爾瑪敢于違規的關鍵所在。
重慶沃爾瑪過去5年的罰款金額還不如他2個月的銷售金額,這自然也就“鼓舞”了它“無所畏懼”的心!
因此,在守法成本高于違法成本的情況下,沃爾瑪難免不會重蹈覆轍。
而值得注意的是,為何沃爾瑪這個在國際上名聲還算不錯的美國企業,來到了中國,經過“本土化”之后就變得“惡跡斑斑”?這里面的原因除了在中國的違法成本較低以外,恐怕還與國內“經營環境和秩序監管”存在諸多漏洞難脫干系。
由于中國法律法規不完善,處罰標準太低,助長了這些國際巨頭的囂張氣焰。正因為我們容忍沃爾瑪野蠻發展,造成了沃爾瑪“店大欺客”又“欺法”的行為,才形成了“中國特色”的沃爾瑪。
想要從杜沃爾瑪屢屢違規的行為,嚴懲是使管理有效的手段之一。只有在經濟上重罰,對其違法行為予以具有實際意義的嚴重警告,才能夠使其認識到自身違法行為的嚴重性。
而從沃爾瑪自身來講,也應當牢記自己在全世界做大做強所依賴的理念。相信沃爾瑪的每一個員工都不會忘記創始人山姆·沃爾頓的一句名言:“事實上,顧客能夠解雇我們公司的每一個人。他們只需到其他地方去花錢,就可做到這一點……”如果停業之后的沃爾瑪還不能意識自身所犯下的嚴重錯誤,那么,也休怪到時候被當時“喜迎”它的中國人民所拋棄!
(世華財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