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寧易購全品類擴張 物流與售后成軟肋
自今年10月開始,蘇寧易購開始品類擴張戰略,由原來單一的電器銷售逐漸向圖書音像、日用百貨業進軍。依靠“零元售書、滿50返50”等近似瘋狂的低價策略,蘇寧易購一路狂飆突進,銷量與知名度齊齊躍升。
蘇寧易購的“野心”并不止于圖書和百貨業。根據蘇寧發布的10年發展戰略,除了已經上線的圖書、百貨、電器以外,今后幾年,蘇寧易購將不斷進行品類的完善。蘇寧易購的最終目標是向綜合類B2C網絡生活平臺發展。
面對一個完全陌生的行業,蘇寧易購真的準備好了嗎?
進軍圖書領域
對于實體書店來說,2011年是一個黑色的年頭。在京東與當當節節攀升的價格大戰的沖擊之下,實體書店毫無招架之力,在業界享有盛譽的萬方書店、光合書店的多家分店相繼關門大吉。
10月31日,蘇寧圖書正式上線,圖書市場再度硝煙彌漫。打著“世紀光棍節”的旗號,蘇寧推出了“0元售書”,隨即,當當和京東開始反擊,“滿100返200”、“滿100送暢銷書”的活動標語令人眼花繚亂,一直低調做事的卓越亞馬遜也按捺不住,展開了“滿100返20”的促銷活動。
蘇寧圖書的上線,打破了當當、卓越、京東“三足鼎立”局面。
十年全品類擴張計劃
2010年初,蘇寧電器與IBM合作建立的電子商務平臺“蘇寧易購”正式上線運營。在最初一年,蘇寧易購的銷售額是20億元。
根據蘇寧電器在今年6月發布的未來10年發展戰略,2010年蘇寧易購的銷售額達到80億元,到2013年年末,銷售規模將突破600億元,經過2016年1200億元的銷售額沖量,最終實現2020年3000億元的銷售目標。
為達成這一目標,蘇寧易購制定了階段性的品類擴張計劃:至2013年年末,蘇寧易購將繼續豐富商品的種類,服裝、箱包、鞋帽、化妝、體育及戶外等百貨類商品是重點拓展對象。2014年—2016年,蘇寧易購的產品線將向醫療、保健、家居、食品等品類拓展。
蘇寧易購的電子商務藍圖,與已有的綜合開放式電子平臺如京東商城、淘寶、當當、卓越亞馬遜等幾大勢力并無差異。業內人士預計,中國電商市場在未來兩年將面臨洗牌,最終形成2—3家綜合類電商巨頭,電商之間搶奪蛋糕的戰爭還將繼續。
占據議價優勢
盡管蘇寧易購采取了各種令人咋舌的低價策略,但是蘇寧易購總經理李斌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卻堅持聲稱,“我們從來不打價格戰”。
從表面看來,這種說法顯得有些自相矛盾,但是,國美電器網上商城總經理韓德鵬的說法,或許可以證明李斌的底氣。之前,韓德鵬曾公開表示,“我們不發動價格戰,什么叫價格戰,低于供價銷售才叫價格戰!”
作為一個零售終端,電商必須依靠與供貨商的合作來維持供給,而與供貨商的合作水平,則從根本上決定了電商的贏利能力。在京東最初經營的幾年時間,因為銷售規模較小,只有少數小品牌愿意直接合作。而大的品牌如聯想、宏基,根本沒人跟京東合作。當時,京東都是找他們的代理商,甚至代理商的二次代理,“他們每個環節賺了三四個百分點,我們就沒有多少利潤。”
傳統連鎖賣場闖入電商,雖然身為后來者,但卻有著最大的優勢,那就是集團采購的議價優勢。蘇寧大型連鎖一千億的規模優勢,與其他幾十億元的銷售商相比議價水平自然不在一個等級上。
物流與售后服務成短板
在經歷過最初的價格狂歡之后,蘇寧易購網上“超速圈地”開始引發諸多并發癥。
家住武漢光谷的張小姐在蘇寧易購“0元售書”的活動中購買了一本《喬布斯傳》,在經歷半個月的等待之后,蘇寧易購的客服小姐才告知她“圖書無貨,我們可以退款。”,張小姐憤憤地說,退款有什么用,我這半個月白等啦?
趙先生通過蘇寧易購“滿50送50”活動購買8件百貨及一臺洗衣機,“先是有送貨員打電話說配貨那邊把貨配錯了,我家在水果湖,但是配送到青山那邊去了。過了好幾天東西終于送過來了,但8件貨品竟然是用8個紙箱送來的,一大堆不說,還要一件一件核對驗證碼;洗衣機說好要上門安裝的,但等十來天也沒有人來安裝”。
對于8個紙箱分散包裝,蘇寧易購的解釋是,貨品是從不同地點直接發貨過來的,所以會有不同的包裝。對此,趙先生非常不解,“蘇寧這么大的銷售量,難道不能把一張訂單所有的貨品集中然后配送嗎?”
在“大眾點評網”和蘇寧易購單品貨物之下的評價欄中,消費者的抱怨也比比皆是。
有專注于3C垂直銷售的電商認為,百貨化看起來很美,但陷阱多多,因涉及品類多,在采購、銷售、配送等諸多環節稍有差池,就會損害電商品牌。
業內人士分析,蘇寧易購盡管有20年的物流配送經驗,但是傳統的物流配送是采購—倉庫—門店三點一線,而電子商務從訂單下發到倉庫后,還要完成一系列流程:按車揀選、車輛提貨、自動排程、準時遞送,中間環節龐雜,蘇寧以往的經驗并不能夠完全應對。目前,蘇寧易購正在籌備幾個主要城市的物流倉庫建設,但是這種“邊打邊建”的方式,并不是業內所推崇的。
物流和客戶體驗是電商的根本,以卓越亞馬遜為例,從1995年到1996年,再到1999年和2000年,很多人都批評貝索斯,因為亞馬遜公司一直不賺錢,他投了大量資金建立運營中心,而當時的運營規模遠遠超出了亞馬遜的客戶需求,亞馬遜CEO貝索斯飽受批評。但是后來的事實證明,批評貝索斯的人是短視的,建立倉儲物流運營中心,極大地提升了客戶體驗,從長期而言,貝索斯的投資是成功的。
(湖北日報 見習記者楊 康)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