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玩虛擬超市 卜蜂蓮花未走先要跑?
連實體門店都沒做扎實的卜蜂蓮花,又放出要試水虛擬超市購物模式的消息,不免讓許多業內人士覺得太不靠譜。
近日,正大集團(卜蜂蓮花母公司)與中國移動有意聯手操刀虛擬超市購物平臺,首站選擇在重慶。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謝志遠表示:“公司將與卜蜂蓮花等超市聯手合作配送服務,在重慶流量密集的地鐵站、商圈路口和部分高端社區試水這一購物模式。”
但是,作為業內首創“虛擬超市”購物模式的1號店目前正收縮戰場,從公交車站和地鐵雙管齊下轉移到以地鐵站推廣為重心的渠道,而從未“觸網”的卜蜂蓮花憑什么玩虛擬超市這把火?
廣告噱頭
雖是虛擬,樂此不疲者也不少。
“我們今后主要推廣地鐵站內虛擬超市購物平臺,公交車站牌已經不做了。”這是記者在聯系1號店某部門人士時回復的答案,當記者詢問原因時,對方表示主要是由于天氣和能見度低的原因造成的。
1號店無線事業部總監于麗麗告訴記者,目前“無限1號店”的交易額占1號店整個銷售額比例很小,這個市場還在發展當中。
對“虛擬超市”購物模式情有獨鐘的并非1號店,京東商城也“插足”此購物平臺。
記者在北京地鐵1號線和10號線換乘站現場觀察到,京東商城在北京地鐵推廣的“虛擬超市”購物墻,內容主要以家電產品為主,不同于1號店密密麻麻的產品分類,“購物墻”還是側重以商品廣告宣傳為主,二維碼在整幅廣告中并不顯眼。
“虛擬超市可以為公司提升整體流量,具體是通過PC還是手機渠道購買沒有相關數據。”京東商城市場部人士對記者說。
而卜蜂蓮花于今年下半年將在重慶首推“虛擬超市”拍碼購物。據中國移動重慶公司物聯網基地副總經理謝志遠表示:“公司將為卜蜂蓮花等超市合作,提供二維碼技術支持,在重慶流量密集的地鐵站、商圈路口和部分高端社區試水這一購物模式。”
卜蜂蓮花重慶公司負責人對記者透露:“正大集團和中國移動總公司是有一個合作意向,但是具體的合作事項還沒有實際進展,目前不方便做出回應。”
業內人士表示,“虛擬超市”購物模式更多的只是一種廣告噱頭,并沒有實際意義。
據記者觀察,京東商城在北京地鐵站推出的“虛擬超市”購物墻并沒有引起乘客的過分關注,基本無人停下腳步拍照購買,匆匆路過的乘客只當是廣告來看待,而遇到上下班高峰期乘客更加不可能駐足選購商品。
為未來投資?
其實,“虛擬超市”并不是國內首創,1號店的創意靈感來源于樂購在韓國地鐵站設計的虛擬超市商業案例。
在韓國智能手機網絡普及率很高,并且移動銀行業務目前已經形成一定規模,韓國移動商務市場發展迅速,“虛擬超市”購物模式有成熟的市場基礎。
與韓國相比,國內的手機購物環境還不成熟。根據數字100市場研究公司的最新調查數據顯示,國內僅14.9%的手機銀行用戶用手機銀行網上購物。
記者通過網絡采訪了北京的幾位朋友,他們表示并沒有嘗試過類似購物方式,主要原因是此類“虛擬超市”購物渠道并不多,甚至沒有見過“虛擬超市”長什么樣;另一方面就是不便捷,還要下載手機客戶端,直言在網上購買即可。
零售業專家吳咸建表示:“現在的商家用電腦網購技術手段去引導智能網購用戶,這樣的模式并不能讓消費者很快適應,從而延緩智能網購的普及和發展。電商應該開展一個對消費者購物習慣的調查,可以根據網購消費者終端習慣做出改變,這樣才能贏得消費者,適應市場發展。”
“用手機購物的另一缺點是不可逆向操作,消費者習慣了在電腦上購物,可以反復操作,不受時間和空間限制;但是虛擬超市是固定在某一位置,而消費者在購物時具有流動性,對于產品的選擇余地更小。”業內人士表示。
于麗麗說:“虛擬超市最大的挑戰在于培養消費者手機購物的習慣,我們也愿意為未來進行投資。”
上海商學院教授周勇表示:“虛擬超市只能針對部分特定和接受新鮮事物的消費群體,商家也要有跨業營銷整合能力,最終還需要通過市場的檢驗。”
(中華合作時報·超市周刊 記者馮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