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百百貨黯然退出 成都零售重新洗牌
多個商業項目集中開業,商氣一片火爆的黃金周,卻有賣場在節前悄然關門———廣百百貨節前敗走成都,在成都零售界引起不小波瀾。節前,記者聯系到廣百百貨成都店的一位負責人,他證實廣百百貨從9月底就開始撤離富力天匯mall,對于撤離的原因他坦言是多方面的:“口岸不太好,生意也不好。”廣百百貨是否會考慮在成都其他地方選址呢?對此該人士表示,公司暫時沒有這樣的打算。有業內人士指出,廣百百貨自進入成都以來人氣一直堪憂,歷經大環境困難的2012年,停業實屬成都零售界重新洗牌的必然結果。
經營慘淡
有專柜月銷售不及其他商場賣一天
自打進入成都,廣百百貨一直在艱難經營,生意極為慘淡。開業之初,廣百雖然完成了絕大部分柜位招商,但在成都激烈的商業競爭中,有競爭力的品牌進入得并不多,對主力消費群體的吸引力有限。而廣百帶來的一些獨有品牌,在廣州銷售不錯,由于在成都知名度不夠,銷售一直不理想。在多次采訪中記者發現,這里經常出現導購比消費者多的場景,即使在節慶和促銷節點,賣場依舊相當冷清。記者從東莞證券2011年11月8日發布的廣百股份報告中了解到,廣百成都購物中心去年上半年銷售額僅為1400萬元,虧損約200萬元。對于成都門店虧損的說法,記者曾向廣百股份媒體負責人李展敏求證,她表示,上市公司必須要按照規定披露信息,但具體數據需要到財務部門核實,她稱新店尚處于培育期,虧損應該沒有這么厲害。
然而,從廣百百貨商鋪所透露的業績來看,經營確實到了極其慘淡的地步。據某知名女鞋品牌代理商透露,“在其他商場銷售都非常不錯,而在這里一月最多賣出幾萬元,甚至不及某些商場旺季一天的業績。”在銷售不好的前提下,多數品牌采取“消極”態度,把不好賣的以及過時的貨品放在這里,甚至備貨不齊,這導致常有消費者抱怨這里買不到時髦款及想要的尺碼。如此循環,更加劇了銷售之困。
業內反響
區位限制加之名氣不大導致關門
因難擺脫經營困境,廣百百貨的敗走,業內人士并不為奇。成都商報資深商業記者鄒蕓在其微博中寫道:“廣百為落子成都,至少考察了四五年。其間很多好口岸被別人圈了,它最后無奈選擇熊貓城,已說明其實力著實有限。開業前招商困難,許多牌子是被‘不進店就撤出廣州廣百’為由硬拉來的,生意做得敷衍。當然,此番關張雖屬優勝劣汰,但在經過幾輪零售洗牌后的成都居然還能倒掉廣百這樣的牌子,葉落而知秋了。”
四川連鎖商業協會會長冉立春在接受記者采訪時指出,廣百百貨還是沒能適應成都市場,沒有對商圈進行充分了解,“這個口岸本身就很尷尬,是名副其實的‘商業百慕大’。這里既不屬于春鹽商圈也不屬于騾馬市商圈,這樣的口岸可以說是在夾縫中生存。”關于“名氣”,廣百百貨確實差強人意,廣百在廣州雖然雄霸一方,但在成都一是宣傳上力度比較弱,二是有影響的活動基本沒有。而其位于富力天匯Mall內,沒有占據一樓單獨的門臉,確認不符合成都消費者對百貨大賣場的認知,很難產生口碑效應。
鏈接
歷史追溯 沉睡的熊貓城
熟悉成都零售業的人都知道,富力天匯Mall所在的物業之前的名稱是“成都熊貓萬國商城”,簡稱“熊貓城”。在本地人眼里,熊貓城可謂個是非之地。從開業起,熊貓城就不斷陷入尷尬:它曾被定位為“亞洲最大SHOPPINGMALL”,可后來卻被謔稱為“西部第一坑”。
2006年9月,富力地產借熊貓城進入成都,宣稱將投入18億元開發建設熊貓城二期,并于次年簽訂了股權轉讓協議正式接手,然而要盤活這塊“商業百慕大”難度之大可想而知。2010年3月份廣百百貨入駐富力天匯Mall,富力是希望其能扭轉熊貓城的乾坤。然而廣百百貨最終還是敗走富力天匯Mall。記者從富力天匯Mall獲悉,富力天匯Mall正在積極引進新品牌并且擴充經營業態,力圖在年內大展拳腳。從目前富力引進大型餐飲品牌等舉措來看,其人氣上的集聚已經開始取得好的效果。
(成都商報 記者 胡沛 彭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