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零售:應對線下體驗店的三招
怎么能讓實體店用來打點鄰里社區的庫存,去和Amazon and Zappos競爭呢?傳統零售可以比電子商務活得長嗎?如果可以,有什么竅門?零售商們打算如何來滿足這種日益增長的威脅呢?
我們現在也看到了日益普遍的某種現象——線下體驗店。
智能手機驅動下:正確定價
線下體驗店是指訪問一家商店,瀏覽它的商品,但是是在另外的地點購買,通常最后的購買是網上商店和線下折扣店之間競爭。
產品被駐留在一個不可能關聯到的倉庫,而不是一個傳統的商店。這種做法將把購物中心(或者大的百貨店)改變成為一個在網上下單前檢查和比較物品的地方。
我們正在探討的就是智能手機驅動下,猖獗的價格比較。
進入零售旺季,其實是一個很好的時機去尋找實體店的方向,同時探索零售業究竟該如何處理這一問題。
“線下體驗店都是價格惹得禍。”零售分析公司First Insight CEO Greg Petro 表示。他估計,多達59%的美國智能手機用戶感受了線下體驗店,然而在他看來動態價格比拼并不是最終答案,零售商可以通過設置正確的價格來解決這一問題。
超級百貨商Best Buy和Target曾經表示他們會在本季度匹配線上線下的價格。盡管這只是一個短期的解決方案,但價格統一卻創造了一個消費者知道零售商總是會降低價格的環境,從而省去了零售商議價的環節,Petra說。
“價格匹配是短期方案,更大的挑戰是,產品從一開始就正確的定價。一旦你在你的商店擁有了客戶,如果你一開始就設定對了價格,那需要投入價格匹配的力度就會大大降低。”他說。
宜家:把實體體驗搬到線上去
宜家已經采取了不同的策略來應對第三方在線零售蠶食傳統零售的問題,其嘗試讓消費者在他們購物前在家就做好決定。
不能因為傳統零售商被局限在一個固定位置來售賣產品,就認定其市場營銷也受著同樣的約束,Brownstein Group的品牌戰略經理Phil Edelstein說道。
宜家背后的想法是將店內的體驗搬到線上,讓消費者將房間設置和產品之間產生聯系。
“它提供了一個給消費者參與到品牌互動的方式,創建驅動店內銷售的購物清單,然后通過社會媒體分享產品。” Edelstein說到。
沃爾瑪:一款體驗“店內模式”的移動應用程序
市場分析人士看好沃爾瑪的前景,部分原因是其增加了網上銷售的投入。沃爾瑪正在推動這些銷售,一部分是通過一個獨特的智能手機應用程序。
“當消費者在商店的時候,沃爾瑪的iPhone應用程序可以識別出來,并且更改其接口功能,以此來幫助消費者在實體店購物。”公關關系主管Ravi Jariwala說到。
這個應用程序允許他們查看當地的廣告,看到當地商店的價格,看到實際產品在過道上的位置。沃爾瑪稱之為“店內模式”,Jariwala認為他的公司幾乎是美國所有商店中唯一一個提供這一服務的零售商。
傳統零售商的未來
“零售商必須找到一種方法,把他們創造的實體店品牌體驗復制并放大到網上去。” Brownstein 集團的Edelstein說到,“當他們面對正在支配數字領域的電子商務競爭者時,這會變得特別重要。”
�。ň幾g/i天下網商 via ecommercetimes)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