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煙草高溢價退出 屈臣氏中國將完成全面獨資
作為屈臣氏中國重要的市場力量,上海屈臣氏將完全投入和記黃埔的懷抱。日前,上海煙草集團盧灣煙草糖酒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煙草”)在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出售所持的上海屈臣氏日用品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上海屈臣氏”)20%股權。對此,屈臣氏方面向記者回應稱,雙方合資協議將于今年8月到期。如交易成功,屈臣氏將實現對上海屈臣氏的全面控制,收購金額約為人民幣7486萬元。
上海聯合產權交易所掛牌信息顯示,上海煙草目前掛牌出售上海屈臣氏有限公司20%股權,掛牌價格為7486.6萬元,并且需一次性付清,截止日期為2014年4月28日,剩余80%股權由德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持有。北京商報記者查詢上海工商企業信息得知,上海屈臣氏成立于1994年8月3日,注冊資本為5000萬元,營業期限為1994年8月3日-2014年8月2日。
有公開資料顯示,上海屈臣氏原本由上海煙草持股40%,德高持股60%。早在2008年,上海煙草曾以3600萬元掛牌出售20%股權。此次出售價格已是四年前價格的兩倍多。因此,日化行業專家馮建軍認為,上海煙草此番出售具有較強的投資性質,屈臣氏對于上海煙草并非主業。值得一提的是,2008年上海煙草出售的上海屈臣氏20%股權,就被和記黃埔通過旗下的德高(香港)投資有限公司拿下。在業內人士看來,此次和記黃埔即將與數年前一樣,通過麾下企業接盤該20%股權。此次完成收購后,和記黃埔將完全持有上海屈臣氏,上海煙草則徹底退出上海屈臣氏。掛牌信息指出,上海屈臣氏的老股東并不放棄行使優先購買權。
“上海煙草退出上海屈臣氏只是時間問題。”有零售業分析人士指出,根據多年前規則,港澳臺資本進入內地市場時需與地方公司合資,但隨著內地市場化改革,港資方面已愈發傾向于獨資,獨資對于企業資本運作或經營決策將更有控制力。據馮建軍介紹,屈臣氏中國共分為廣州、上海、北京、武漢、成都、青島6家分公司,分別從事國內業務,“若完成上海獨資,6家公司將均成為獨資性質”。
在此之前,曾傳出李嘉誠已對屈臣氏分拆上市。消息稱,和記黃埔委任美銀美林、高盛以及匯豐銀行負責其旗下屈臣氏集團上市事宜,屈臣氏或將在香港主板上市,集資額為624億-780億港元,但當時和記黃埔回應稱,有關的策略性評估仍在進行中。隨后,同為和記黃埔系零售板塊、屬于屈臣氏集團麾下的百佳超市被和記黃埔放棄出售,這被業內視為,未來百佳超市將捆綁于屈臣氏集團內一并分拆上市。
近年來,國內零售行業競爭加劇,但屈臣氏在內地市場同行中一直保持著較高的市場占有率。馮建軍指出,上海店鋪在內地門店中整體質量較高,年銷售額多在600萬元以上。上海煙草在掛牌信息中表示,2012年上海屈臣氏營業收入13.4億元,凈利7015萬元,截至去年11月底,該公司營業收入為11.9億元,凈利潤為5592.4萬元。
屈臣氏之前曾在公開報道中表示,未來屈臣氏會將終端繼續下沉,開拓更多具有消費潛力的三四線城市,這也是屈臣氏2014年最為重要的戰略部署。去年,屈臣氏投資自建的屈臣氏官網商城正式上線,試圖在內地門店及官網商城推出“產品雙線攻略”。據了解,截至日前,屈臣氏在內地300多個城市共有1736家門店和3000萬會員。屈臣氏曾公開計劃稱,將于2016年在內地市場達到3000家門店。
■擴展閱讀
華人首富李嘉誠的投資項目雖然多為地產,但在零售領域,李嘉誠及其家族也頗有投資及管理經驗,其中健與美零售連鎖品牌屈臣氏是最為知名的一個。
屈臣氏是和記黃埔有限公司旗下以保健及美容為主的一個品牌,而和記黃埔是亞洲最大的零售集團之一,除屈臣氏外,還經營百佳超級市場、 TASTE新一代美食廣場、 GOURMET時尚美食購物廣場、 GREAT美食購物廣場、豐澤電器及電子產品店、 屈臣氏酒窖和Nuance-Watson機場免稅店。此外,屈臣氏集團還在歐洲擁有九個保健及美容產品連鎖店品牌和三個高級香水及化妝品品牌。
和記黃埔是李嘉誠在1979年收購的老牌英資商行。目前,由李嘉誠擔任董事長的長江實業持有和記黃埔49.97%股權。
(北京商報 王運 郁美靜/制表)
相關視頻:上海煙草擬退出屈臣氏 或為李嘉誠接盤鋪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