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數據:五大輕奢公司年度業績大PK
來自英國的Mulberry,美國的Coach,Michael Kors,Tumi 和由剝離了其他品牌后的Fifth & Pacific公司脫胎而來的Kate Spade,可以說是全球最具代表性的幾家輕奢公司。
他們已經全部發布了上一個財務年度的正式年報,據此,《華麗志》獨家對這五家公司進行財務數據大盤點,看看去年哪家的表現更優秀。
這五家公司最新年度財報的時間跨度不盡相同:
*Coach 的最新財年為 2014年 7月初至 2015年 6月底
*Mulberry 和 Michael Kors 最新財年為 2014年 4月初至 2015年 3月底
*Kate Spade 最新財年為 2014年 1月初至 2015年 1月初
*Tumi 最新財年為 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
本文統一以 2014 代表最近財年,2013代表上一財年。
Mulberry,Coach 和 Michael Kors 的產品線較為相似,包括手提包、皮具配件、成衣、鞋類等。而 Kate Spade 則正大力發展產品多樣性,除了傳統的手提包,成衣等產品以外,還通過品牌授權的方式與其他公司合作,推出泳衣,床上用品等新產品。Tumi 的產品線與其他四家不同,以旅行相關的箱包和配飾為主。
截至本文發稿(2015年10月27日)這五家公司中市值最高的為 Coach,達到了88億美元,而 Michel Kors以75億美元排在第二。(下圖顯示的各公司市值對比的數據時點為 10月14日)
Michael Kors 在2013年市值一度超過 Coach,然而在上個財務年度里股價下滑。盡管 Michael Kors的銷售額長期保持增長,但是在過去的財年里增速明顯放慢,第四季季度更是達到了上市以來增幅的最低點。股票分析師們認為Michael Kors的銷售網絡擴張過快,導致品牌價值降低,下調了公司的股票評級(詳見《華麗志》報道:“巴克萊銀行更新對 Coach、Tiffany、Michael Kors 的評級”)。加上異常激烈的市場競爭,導致公司股票在過去的一年里大幅下跌,相比2013年市值縮水過半。
接下來是收入,利潤,成長性以及經營效率的對比:
在上個財年中,Coach 表現不佳,尤其是作為公司最大市場的北美地區銷量連續下滑,導致總收入下降。而 Michael Kors 的銷售額則保持了穩定增長,在總收入上超過了Coach。
Kate Spade 在過去一年里表現強勢,在北美和國際市場銷售增長幅度均超過50%。此外第四季度所得稅轉回收益共計 8800萬美元,2014財會年度的凈收入增長超過一倍。
Mulberry 由于此前試水高端奢侈品市場的錯誤決策,導致業績全面下滑,2014年出現虧損。雖然新任 CEO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但是想要完全扭轉局勢尚需時日(詳見《華麗志》報道:“新CEO上任三把火, Mulberry逐漸擺脫陰影”)。
經營效率對比:
注:由于各家公司對于“毛利率”的計算方法不盡相同,凈利率又經常受到稅收、利息支出和非經常性項目等的干擾,橫向對比經營效率的最好指標當屬“息稅折舊前利潤(EBITDA)占總收入的比率”。
Coach 的毛利率依然保持在較高的水準,但是北美地區疲軟的表現讓 EBITDA 占總收入的百分比與凈利率均有下滑。其中凈利率為 5家公司倒數第二,僅好于出現虧損的 Mulberry。
而 Michael Kors 表現強勢,EBITDA 占總收入百分比和凈利率均為五家公司最高。
Kate Spade 本年度凈利潤中很大一部分來自于所得稅轉收益,去掉這一因素的影響,EBITDA 占總收入百分比和凈利率均偏低。
從存貨管理方面看, Micheal Kors 效率最高,按 365*平均存貨量/銷售成本 公式計算的存貨周轉天數僅 99天,與去年基本持平。除 Mulberry 以外其他三家公司差距不大。而 Mulberry 的存貨周轉天數高達225天,顯示出銷售的疲軟。
五家公司均以本土市場為主,其中 Kate Spade 的本土銷售額占總量比率最高。Coach 由于北美銷量連續下滑,北美區占總銷量比率已經跌破 60%。
而 Tumi 雖然的主要市場雖然依然是美國地區,但是國際市場在過去的一年里增長速度要遠高于美國本土。
門店數量:
Coach 延續了之前減少北美地區門店數量的策略,總數從 332家下降到 258家。同時也是五家公司中唯一門店數量有所減少的公司。
而 Michael Kors 和 Kate Spade 則大幅增加了門店數量,顯示出了擴大市場的欲望,同時也帶動了銷售的增長。
Tumi 也貫徹了從2010年以來增加店鋪數量的趨勢,共計開設了25家新的店鋪,為五年來最高。
五家公司渠道戰略和未來市場布局的相關披露::
Tumi:
未來將繼續擴展銷售網絡,拓展到更多擁有大量潛在客戶的中小型城市;
正在評測亞洲市場的潛力,可能會開設更多直營店;
電商銷售占總銷售額的13%,增長 31%,未來將會把電商網絡拓展到更多歐洲國家。
Mulberry:
電商銷量增長了15%,占到了總銷量的12%;
計劃減緩開設新實體店的速度,通過推進全渠道銷售的策略來適應消費者不斷改變的消費習慣;
完成了一款新的EPOS(pos銀聯支付系統),能夠提高公司在全渠道銷售方面的效率。
Coach:
目前產品在45個國家有售,并與第三方合作,在上海建立了地區性的配送中心;
公司目前58%的銷售額來自于女式手提包,將在男士服裝以及配飾方面投入更多精力;
亞洲與歐洲地區是未來的重點發展對象。
Michael Kors:
將繼續舉行半年一次的時裝秀,以增加品牌知名度;
未來新店鋪的建設地點,將集中于高收入地區;
預計將在2017年于歐洲和亞洲開設電商網站。
Kate Spade:
發布了UK Kate Spade電商網站,未來將進一步在歐洲地區發展電商;
與 Fossil Group, Inc 集團達成了授權協議,預計將于 2016年推出一系列全新的手表產品;
計劃通過合資公司的形式,在關鍵城市建設銷售網絡,開發大中華區市場。
(華立志 江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