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仕蘭與聯華達成戰略合作 開啟跨洋農超對接
在全城上千家聯華超市、華聯超市以及快客便利店都能在最顯眼的位置看到紐仕蘭液態奶。
在新西蘭當地擁有最多牧場的乳品企業紐仕蘭(上海)乳業有限公司(下稱“紐仕蘭”)已經來到中國,大戰進口乳制品市場。該公司日前宣布,已與上海本地連鎖龍頭——聯華超市股份有限公司(00980.HK,下稱“聯華超市”)達成戰略合作,聯手開啟“跨洋農超對接”,將在新西蘭原裝進口的常溫液態奶以新西蘭牧場直采直供的方式,推向國內市場。
紐仕蘭的目標是,兩年后實現20億元的銷售,成為中國市場進口液態奶的領先品牌。
據介紹,與聯華超市以“農超對接”方式合作后,紐仕蘭的液態奶將在全城聯華超市旗下上千家聯華超市、華聯超市以及快客便利店的最顯眼的位置出現。
紐仕蘭董事長盛文灝對這一戰略合作寄予厚望,此前紐仕蘭在與北京物美100余家賣場合作時,紐仕蘭第一個月牛奶銷量,便占物美所有進口牛奶銷量的一半,成為商超的引流產品。在與商超的合作過程中,紐仕蘭以最好的品質、最新鮮的日期、最優惠的價格銷售,譬如此次與聯華超市合作,首檔活動即打出了限量搶購“59元購買12盒禮盒裝,附送6盒水晶袋”的廣告語,而這一售價甚至低于部分國產牛奶。
盛文灝稱,與聯華超市的“跨洋農超對接”合作,去除了所有的中間環節,使得渠道成本降至最低,可以讓利消費者;同時,紐仕蘭給商超的售價也低于其他同類廠家,這也使得渠道商有動力為銷售提供更好的服務。
之所以能把價格降至最低,最主要是得益于紐仕蘭在新西蘭實現了從牧場到成品的全產業鏈模式。“我們所有的牛奶都來自于我們自有的新西蘭牧場,從原奶到加工,全部實現自控,質量更有保障”,盛文灝表示,這在目前國內進口常溫奶中并不多見,消費者通過掃描牛奶盒上二維碼,也能獲取包括紐仕蘭在新西蘭牧場、草地、喂養到罐裝的相關信息。
新西蘭被稱為 “世界上最后一片凈土”,有著乳品王國的美譽,紐仕蘭在新西蘭擁有29個原生態牧場,是當地超大牧場主之一,也是恒天然最大的單一股東(恒天然是新西蘭最大的乳品出口商,股東為向其提供原奶的若干農場主)。
由于紐仕蘭同時掌控了當地的生產工廠,除了向恒天然銷售原奶外還自行加工液態奶。“由于是自有牧場提供原奶,我們也不用擔心上游原奶價格的波動影響產品價格,從而進一步保證了終端產品價格的穩定性,加大了與渠道商合作的砝碼”,盛文灝說。
同樣得益于全產業鏈模式,紐仕蘭大大地縮短了產品從工廠到商場的時間。
“UHT 奶(即常溫奶)一般保質期不超過一年,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進口UHT奶一上柜就已經超過三個月的時間,而我們可以縮短一半到45天”,盛文灝介紹說,其中一個原因是,很多進口牛奶的奶源來自于奶農收購,生產來自于代工工廠,而代工工廠通常不會只為一個品牌加工,這便拖長了生產周期。
雖然真正在中國市場上市的時間尚不足一年,但紐仕蘭對于搶奪中國進口牛奶的市場份額信心滿滿。
由于中國乳制品市場的頻繁丑聞,消費者在挑選這類產品時更傾向于“原裝進口”產品,從嬰幼兒奶粉到常溫液態奶,甚至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保質期更短且需要冷藏的進口牛奶。
據乳業分析師宋亮預計,今年常溫奶的進口總量可能在去年32萬噸的基礎上增至45萬噸,主要來自于德國、法國、新西蘭。
宋亮表示,雖然這兩年進口常溫奶的品牌數量增長非常快,但各自的市場份額都還非常小,“并沒有非常明顯的代表品牌”。為此,他認為,紐仕蘭目前進入這一市場,的確仍有非常大的機會。利用全產業鏈模式原裝進口,縮短了從工廠到商場的時間,稱得上是一大優勢,“就北上廣一線城市的消費者來說,人們還是非常看重保質期的。”
除了上海的聯華超市,紐仕蘭還將在全國其他區域,采用同樣的模式與當地連鎖商超龍頭企業合作,打入當地市場。在大力拓展線下的渠道的同時,紐仕蘭目前也已與天貓、京東等電商渠道以及電視購物等展開合作。盛文灝期望,通過兩年的努力,紐仕蘭的乳品業務能實現20億元的銷售額,從而成為一個領先的進口乳業品牌。
接下來,紐仕蘭準備通過類似的渠道模式進一步拓展產品品類,把新西蘭原裝進口的成人奶粉、常溫酸奶、低溫奶等系列新品陸續推向中國市場。盛文灝表示,依托于與新西蘭知名的農業大學——梅西大學的長期合作,紐仕蘭可以確保新品類在品質、配方及工藝等方面的領先。
對于與紐仕蘭的合作展開“跨洋農超對接”,聯華超市也非常樂意。由于受電商的沖擊,傳統商超紛紛謀求供應鏈產品力的轉型,實現農超對接,提供更新鮮、更優質、更實惠的食品,是目前聯華超市的轉型路徑之一:全球資源對接中國需求,改變“單一零售模式”為“產加銷一體化模式”,去除所有中間環節,把洋牛奶價格拉平到國產奶價格;而且因為比電商減少了配送環節,甚至可以享受比淘寶等電商更優惠的價格,提高消費者體驗和黏度。目前聯華超市通過農超對接建立了319家企業生鮮基地,減少流通環節,產地直采直供,而紐仕蘭則是聯華超市的第一個境外原產地進口產品。
(東方早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