珀萊雅變形記:又一本土品牌包裝成“韓流”
對于珀萊雅,大多數人最熟悉的可能是章子怡代言的廣告,而不少喜歡韓劇的消費者知道這個品牌,則它今年冠名了“2016宋仲基亞洲巡回粉絲見面會”。
和韓后、韓束等一樣,這位喜歡請明星做代言人的本土化妝品企業,也打算推出韓式風格的品牌,與以往植根國內市場做法不同的是,這一次,珀萊雅打算進軍韓國市場。
日前,珀萊雅入資韓國一家化妝品企業,并與后者共同設立了子品牌“悅芙媞”,由韓國明星李鐘碩代言。這也是繼韓雅后,珀萊雅再度推出韓妝品牌。
“珀萊雅進軍韓國與韓國品牌瘋狂進入中國市場的大趨勢相反,” 行業觀察員趙向暉對此分析道,“韓國化妝品市場基本已經飽和了,珀萊雅面臨的市場競爭無疑更加激烈。”
包裝成“韓流”
在天貓hapsode悅芙媞旗艦店上,代言人韓國男星李鐘碩在視頻里,微笑地介紹,這是來自韓國的自然美妝品牌。
和大部分韓國化妝品牌一樣,悅芙媞的主打產品也是時下熱門的韓妝,比如素顏霜、面膜和氣墊粉底,包裝上也印的是韓文和英文的標識,不過這個品牌背后卻是一家不折不扣的中國化妝品公司—珀萊雅。
韓企涉足中國市場的事例雖多,但中國企業攜自主品牌進軍韓國化妝品領域實屬首次。
目前,珀萊雅集團已經設立了專門負責品牌店事業的分公司“HAPSODE”,并在韓國進行了法人注冊。品牌店店名與法人公司名稱相同,為“Happy”與“Episode”合成詞,意為“幸福人生的一瞬間”。
據業界人士透露,“珀萊雅設立韓國法人公司的同時,招募了眾多太平洋愛茉莉與LG生活健康出身的業務人員,同時開拓韓中兩國市場。2016上半年珀萊雅集團在中國國內開設HAPSODE一號店后,還通過旗艦店拓展事業版圖。” 然而,珀萊雅此舉在業內看來象征意義大過實際效益。
分析看來,在韓國開設品牌店可提高珀萊雅在中國的知名度,具有很好的宣傳效果,有利于實施高端營銷策略。另外,進軍韓國市場有利于該品牌開拓亞洲其他地區市場。
2016年5月底,珀萊雅向證監會遞交了 IPO 招股書,擬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
根據招股書的信息,悅芙媞將在線下開出該品牌的實體單品牌零售店。招股書信息還表示,過去幾年韓國化妝品品牌如悅詩風吟依靠“新穎的店面風格及高性價比產品”迅速擴張,珀萊雅有意推出一個類似的中端品牌,以迎合年輕消費者的需求。公司預計在三年內開出150家悅芙媞品牌的直營店。
仍主打二三線城市
成立于2003年的珀萊雅集團,旗下各品牌的主打市場為二三線城市。根據歐睿信息咨詢的數據,2015年中國化妝品市場份額前20位公司中有6家來自中國本土,珀萊雅位于其中第5,總排名第17,市場份額1.2%。
2013-2015年度三年間,珀萊雅公司的年營業收入分別為14.29億元、17.40億元和16.79 億元,凈利潤則從1.78 億元下滑到了2015年度的1.64億元。
為珀萊雅貢獻最多銷售額的銷售渠道是日化專營店,占比達到62.28%,遠高于業內的平均水平9.7%。所謂日化專營店,主要是指專門從事化妝品銷售的零售商店,通常在二三線城市及鄉鎮地區有較大的消費者基礎。大型B2C平臺(京東、聚美、唯品會等)的分銷營收為1.83億元,占比10.92%,直銷電子商務(天貓旗艦店、淘寶直營店等)營收1.31億元,占比7.83%。
“如果未來電子商務持續保持高速的發展趨勢,而公司未能在電商渠道維持高投入高增長,可能會對公司的市場份額和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珀萊雅公司在IPO文件中的“風險因素”欄目中寫道。
日化專家陳海超表示,珀萊雅發跡于專營店,在向其他渠道拓寬中也算中規中矩。不過,在常軼智看來,“珀萊雅專營店渠道的營收占比很大,壓低了企業利潤,國內專營店競爭激烈、同質化嚴重,給珀萊雅帶來一定的挑戰”。
不僅如此,這家本土品牌為了廣告宣傳,也不惜犧牲利潤。
2013-2015年公司 “形象宣傳推廣費用”分別為3.5億元、4.18億和3.7億元,占銷售費用的比例高達61.38%、61.46%和53.16%。而珀萊雅2013-2015年的合計凈利潤僅為5億元(分別為1.78億元、1.58億元和1.64億元)。
盡管章子怡等大牌明星為珀萊雅代言后,為該公司貢獻了超過87%的銷售額, 2016年珀萊雅邀請了當紅韓星宋仲基擔任代言人,這也無疑將推高珀萊雅的銷售費用。本次宋仲基代言珀萊雅,收到的保證金是兩年40億韓元(約等于2200萬元人民幣)。
此前,中投顧問化工行業研究員李加楠曾對時代周報記者表示,國產化妝品品牌在研發上的投入比例遠低于外資,但是國產品牌在廣告營銷方面的投入較高,這也導致本土品牌大多集中于中低端市場。不注重產品科技含量的提高,也影響到品牌未來長遠發展。
如何化解巨大的明星代言費對利潤的侵蝕,還有待市場檢驗。
(時代周報記者 馬歡)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