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票房看杭州購物中心商機:哪個MALL最賺錢?
聯商網消息:2016年杭州電影總票房為10.77億元,同比僅微增2.77%,同比增幅跌破雙位數。而新影院增速持續增加,2016年新增了近30家影院,全市影院數量也達到了115家。
一方面票房增速放緩,另一方面隨著影院數量的增加,平均客流量及上座率不可避免攤薄,影院一般是購物中心的主力店,我們可以從影院的票房及客流量數據一窺其所在商場及商圈乃至板塊的相關消費大數據。
2016杭州購物中心業績30強與影院票房關聯性分析
在上篇《2016年杭州影院票房TO25》中,聯商網&搜鋪網對杭州2015年和2016年影院票房TOP25做了統計對比,25強影院中位于商場中的達20家,其中14家位于杭州25強商場內;反過來,25強商場內共有21家設立了影院,其中14家為杭州25強影院。可見影院票房與商場業績總體呈正相關。
為此,聯商網&搜鋪網統計了2016年杭州購物中心業績TOP30,與影院票房作對比分析。
2016年杭州購物中心業績第一的是城西銀泰城,約24億元,排名第二的杭州萬象城業績20余億元,這兩大業績最好的購物中心票房均在3000萬以上。星光大道一二期購物中心業績排名前十,但其影院票房為前十購物中心里最高,逼近5000萬,這與項目周邊居民密集且商業稀缺有關。而擁有全市票房最高(5177萬)的影院“藏身”于蕭山旺角新天地,這得益于項目自身擁有完善的餐飲娛樂配套,且位于蕭山商業第一的銀隆百貨旁,相當于構成了一個巨型街區MALL,對客流有較大的吸附力。
通過上述觀察梳理發現,整體上杭州購物中心業績與影院票房呈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的同向但不同步(幅度)的關系。
影院所在購物中心業績越好,影院票房越高,杭州業績最高的三家購物中心城西銀泰、萬象城和西溪印象城的票房均超過三千萬;
購物中心業績好,但影院票房一般的通常出現在核心商圈,這是由于核心商圈租金高、場地小、層高不足,導致影院規模小及設施(無巨幕)不具備競爭優勢;
購物中心業績不理想而電影院票房優異的項目是例外,原因通常是影院設備新且規模大,并和一旁的優質商場形成互補,例如杭州大廈附近的西湖文化廣場和蕭山銀隆附近的旺角新天地,影院票房均超過4千萬。
此外,業績較高的購物中心往往擁有IMAX巨幕(老商場由于層高不足除外),這與購物中心的知名度和區域消費能力相關。比如城西銀泰城、萬象城和西溪印象城都是巨幕、IMAX影院。但隨著2016年巨幕影院大量增加,巨幕效應減弱,部分選址不慎項目即便有巨幕加持也未能保證高票房。
市中心核心商圈被東西南北各個商圈截流
2016年杭州票房25強影院中,80%以上的店王影院以主力店的形式存在于購物中心、百貨內,且集中在幾個商圈內,諸如慶春商圈-銀泰盧米埃、錢江新城-萬象城百老匯,城北商圈-水晶城萬達影城和拱墅萬達萬達影城,城西商圈-城西銀泰城傳奇影城、西溪印象城中影。僅有5家影院為獨立影城,且多位于商業密集的商圈如武林路、慶春路。
從商圈、購物中心看影院,亦或從影院看商圈、購物中心,他們之間共生的形式早已是主流,而最能直觀反映的便是客流和票房(業績)。任何購物中心的繁榮都是由基數龐大的消費量構成;相反,任何一個購物中心的衰退也都是由消費者的背離造成。
TIPS:圖中市中心板塊1包括武林、湖濱和吳山三大市級商圈;市中心板塊2包括錢江新城商圈和慶春商圈;兩市兩縣分別是臨安市、建德市、淳安縣和桐廬縣。
就票房金額而言,城西、城北、市中心板塊1(武林+湖濱+吳山)、蕭山分列前四,市中心板塊2(錢江新城+慶春)、下沙、余杭外圍、濱江、城東、兩市兩縣(臨安市+建德市+淳安縣+桐廬縣)分別位居第五至第十,富陽、之江板塊票房墊底,可見遠郊商業距市區仍有相當大差距。
同比增減幅上,城西板塊2016年票房雖錄得最高,但同比依舊下跌,跌幅13%;以三大市級商圈(武林商圈、湖濱商圈、吳山商圈)和慶春商圈、錢江新城商圈組成的兩個市中心板塊2016年票房與2015年相比均有所下降,且同比降幅跌破了兩位數(分別是17%和23%);其他,城北下跌12%、富陽下跌17%、蕭山下跌1%。而同比增幅最大的當屬濱江,上漲了41.6%,之江上漲41.5%,余杭上漲21.9%,城東上漲18.7%,下沙上漲16%,兩市兩縣上漲6.7%。
TIPS:圖中市中心板塊1包括武林、湖濱和吳山三大市級商圈;市中心板塊2包括錢江新城商圈和慶春商圈;兩市兩縣分別是臨安市、建德市、淳安縣和桐廬縣。
從各大板塊商圈2016年和2015年影院票房對比分析得知:
1.隨著各個商圈的新影院大量增加,杭州傳統核心商圈影院的優勢不再,市中心商圈已經逐漸被城東、城西、城南、城北各個商圈截流。而商圈被分流,連帶的是商圈內影院票房的下跌,武林、湖濱和吳山三大核心商圈票房下跌2468余萬,就是被東西南北各板塊同時分流所致。
2.杭州票房增加的板塊主要是以往商業相對落后但近幾年人口迅速導入的區域,比如濱江、下沙、余杭等區域。最直觀的表現是濱江票房的迅猛增長,究其原因可以從數據上分析得出,其增加2千多萬票房的原因大多是截流自錢江新城和慶春兩大商圈(下跌共3千萬)。隨著濱江寶龍廣場百老匯影城、錢江新城來福士及高德置地的高規格新影院陸續啟用,萬象城和砂之船的影院將面臨嚴峻的挑戰。
3.一些開業了多年的老牌影院,一方面設施無法比肩新影院,另一方面面臨區域或近鄰新開影院競爭,票房顯著下降,比如濱江星光大道二期和星耀城影院開業,導致錢江新城萬象城和砂之船及慶春銀泰票房下降,龍湖時代天街影院能在下沙一枝獨秀,及下沙銀泰城開業的背后則是福雷德和華元十六街區票房大失血的現實,蕭山寶龍廣場開業致LES杭大生活廣場票房轉移。
另據聯商網&搜鋪網統計,2017年杭州計劃新增加28家購物中心,其中最受矚目的如來福士、高德置地、杭州大悅城、濱江龍湖天街、華潤萬象匯、理想銀泰城、崇邦余之城、遠洋樂堤港、西溪銀泰城、新國大、華元歡樂城等;外加非購物中心項目,預計和去年一樣仍將增加近30家影院,杭州影院總數將逼近150家。錢江新城、濱江、城西、城北、余杭、蕭山的購物中心及影院均面臨新一輪洗牌!
可以預測的是,2017年杭州各大板塊商圈或購物中心之間影院票房之爭將更加激烈。從去年開始,杭州影院收購兼并案不斷增多——如漢鼎宇佑收購了星影美博廣場,阿里收購了星際,星美收購了黃龍,今年的影院并購潮或將持續。
附:2016年杭州各大影院票房統計表
關聯閱讀: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文/郭歆曄 陳寧輝 編輯/周松平)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