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橋路站商圈現文藝地標方陣 四大商業體開飚
近日,聯商網&搜鋪網獨家報道了將于7月拆除的上海文化地標紅坊原址最新規劃(《上海文化地標紅坊將逝!獨家揭秘紅坊未來命運》),引起一陣熱議,很多人對紅坊所在的商圈充滿了好奇和期待,希望我們對此做一番分析。今天,我們將如網友所愿,獨家聚焦虹橋路站商圈,揭秘其未來命運。
融僑中心項目所在的虹橋路站(凱旋路淮海西路商圈)位于長寧徐匯兩區交界處,長寧段以紅坊文化藝術中心(上海城市雕塑藝術中心)蜚聲海內外,并設有新淮海坊餐飲中心,徐匯段則新開了2萬平方米的匯京國際廣場。
融僑中心連同一旁在建的上海石榴中心綜合體,及已經開業的萬博中心新淮海坊、匯京國際廣場,整個虹橋路站商圈的主力商業項目就此到位。據聯商網&搜鋪網了解,四大綜合體未來總面積超過60萬平方米,其中商業文化面積近9萬平方米。四大商場定位方面各有倚重,新淮海坊走復古懷舊路線,對面的匯京廣場則走摩登社區商業中心路線,緊密相連的K2石榴中心和融僑中心則均側重文化藝術主題。
▲虹橋路站商圈四大主力項目圖
雖然未來商圈商業總面積僅10萬方,不足以撼動相鄰的徐家匯、中山公園、虹橋天山、古北、宜山路五大商圈地位,但仍會分流截留相鄰五商圈客流,競爭白熱化,不排除部分商場倒下。
需要強調的是,借助于地鐵4號線、10號線雙線換乘的交通優勢及毗鄰國賓道新華路與新鴻基徐家匯中心的區位優勢,打藝術文創牌及懷舊牌的上海融僑中心將成為上海獨具文化特色的商業一極,或有望成為繼K11之后上海第二個真正成功的藝術主題購物中心。
融僑中心VS石榴中心
長寧藝術地標之爭“戰火”將起
以藝術園區聲名鵲起的紅坊創意園區前身是上鋼十廠廠區,毗鄰徐家匯和淮海路,90年代曾計劃引入北京華聯開設綜合性賣場,后改為更具情調的紅坊。進入2017年,紅坊迎來第三次變身——現代化的綜合體——上海融僑中心。
商圈內建設中的上海石榴中心是北京石榴集團(K2地產)旗下上海褐石投資發展上鋼十廠商辦綜合體項目,有意思的是,石榴中心與緊鄰的融僑中心未來將是一對既合作又競爭的盟友。
上海長寧石榴中心(又名竹海科技集團上海長寧科技文化創新中心)位于凱旋路東側、淮海西路北側、規劃凱田路南北側,即新華路街道71街坊1/2丘J1A-04、16/2丘J1B-01地塊。項目規劃為融創意、藝術、文化于一體的文創產業聚集地,工程用地面積4萬方,擬建四幢地上7-28層辦公樓、1幢地上8層文化中心、6幢4-5層商業中心、地下3層地下室(提供超過1400個車位),總建筑面積約30.5萬方,其中地上建筑面積約20萬方,地下建筑面積10萬方,商業和文化藝術空間可達3萬平方米左右。聯商網&搜鋪網了解到,項目預計2018年底竣工,2019/2020年開幕。
▲ 石榴中心效果圖
石榴中心項目功能定位于服務年輕時尚科技創新群體,為未來的創業創新團隊提供一站式辦公服務與孵化。建筑設計上賦予了豐富的空間體系,將各種業態有機組織在南北地塊中,通過步行空間連接成整體,并使整個商業裙房的室外空間與地下一層各個下沉中庭形成一個連續的步行購物系統,為年輕科技時尚群體提供一個充滿活力的交流空間與活動場所。
業內人士對此評價到,由于擁有紅坊文化藝術社區的獨特優勢,石榴中心如運作得當,或能成為媲美北京芳草地、上海K11的又一商業文化藝術中心,但項目也存在一定的不確定性,發展商之前在京雖有數個商辦項目,但無藝術主題商業中心運營經驗,因此,極考驗運營團隊實力。
而融僑商業一直在文化商業領域積極推進研發和創新,將文化藝術貫穿于融僑旗下每個商業項目中,打造特有文化藝術氣質的商業,可謂積累了較多文創商業運營的經驗,兩家未來將會面臨一定程度的競爭,但于整個商圈而言,必將有助于虹橋路商圈的活力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融僑中心與石榴中心均脫胎于新十鋼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四大板塊,其中融僑中心前身為上海紅坊國際文化藝術社區1期2期,石榴中心前身則為新十鋼創意產業集聚區的后續工程,包括精盛花卉市場、燈飾布藝市場/多媒體產業園區、休閑商業街,再加上大名鼎鼎的獨幢的廣州東駿海鮮酒家,三者不僅都是上鋼十廠廠區的一部分,更是虹橋路商業的集中代表。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文/周松平 郭歆曄)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