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驢肉頻曝光 驢肉火燒門店恐遭遇滅頂之災
聯商網消息:驢肉火燒作為河北知名特色小吃,近日被推上了風口浪尖。
事情的起因,是因為一則關于“中國驢肉火燒之鄉,河北河間驢肉造假”的消息被廣為流傳。
其實,此前坊間早就流傳著“驢肉造假”的傳聞,但這一次當其中的細節被逐一曝光時,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轟動。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這一次假驢肉事件的曝光,將對全國數萬家驢肉火燒店,帶來致命性的打擊。
據悉,此次黑作坊驢肉造假事件,發生在河北河間的多個鄉鎮,真相頗為驚人。
據媒體曝光的黑作坊老板稱,整個河間煮肉的作坊有三百多家,多數都是家庭作坊式的生產方式,租用民房,置辦些器材,就可以開工。這些廠子基本都沒有營業執照,隱藏在村子的民房中,很難發現。這些生產窩點均在民房內,高墻圍起,看不到內部。窩點人員十分謹慎,窩點周圍都安裝有攝像頭。而除了這些無證照的黑作坊外,一些正規廠家也生產“假驢肉”。
老板稱,他們加工的“假驢肉”分為“一號肉”、“二號肉”。一號肉,是指用騾子肉、馬肉或者兩者與驢肉按照一定比例搭配后,加入驢肉香精,煮制而成;二號肉是特指豬肉打上膠,加入驢肉香精,再加入其他添加劑煮成。黑作坊老板稱,經過加工后的假驢肉跟真的驢肉并無差別。
“每天可以煮三次,一次煮1500斤肉,一次耗時四個半小時,作坊這兩口鍋,一鍋能煮800來斤。一般白天煮馬肉,晚上煮豬肉,貨車每天跑一趟北京,整車裝滿可拉七八噸的貨,但真驢肉只占三成。一個月至少能出貨1萬斤‘假驢肉’,送往全國各地,最遠的送到過云南西雙版納。”這些觸目驚心的數據還只是行業的一部分。
而這些批量生產的假驢肉,均是面向全國的驢肉火燒店。部分黑作坊生產的馬肉、豬肉,供應全國,比如安徽、山東等地,可以發客車、物流。
而且這些黑作坊有些已經存在十年有余,并未被查處。
在很早之前,假驢肉就已經出現在市場上,甚至一度成為餐飲人心照不宣的“潛規則”。對于這一頻頻造假的現象,當地的食藥監局也多次進行打擊,但收效甚微。
隨著曝光事件的持續發酵,對驢肉火燒整個行業掀起了致命打擊,甚至殃及到正規門店。
目前,市場上已經出現了將驢肉火燒進行品牌化運營的企業,比如北京的倔驢幫,以及曾獲得千萬元融資,把店開到米蘭的DonHot噹哈等。
未來,驢肉火燒這一品類想要良性發展,還是需要進行整體品類的升級,做品牌化升級,將是驢肉火燒的唯一出路。
(來源:聯商網 劉曉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