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憂外患 貝因美創始人謝宏疑遭二股東逼宮退位
聯商網消息:國內奶粉“第一股”貝因美攤上事了。
近日,據澎湃新聞報道,接近貝因美的人士向澎湃新聞透露,目前恒天然已經聯合另外一名股東,聯名要求貝因美實際控制人謝宏“讓位”,雙方現在處于談判過程中。
《聯商網》了解到,貝因美初創于1992,謝宏為創始人,2011年4月12日貝因美(002570)在深交所掛牌上市。而恒天然是其二股東,擁有貝因美18.8%股份。
1月21日晚間貝因美公布了2017年度業績預期,公告顯示2017年凈利潤虧損8億元到10億元,上年同期虧損7.8億元,虧損持續擴大。
根據《深圳證券交易所股票上市規則》,第十三章退市風險警示相關規定的內容,若公司2017年持續虧損將面臨被退市警示(*ST)。
業績持續下滑的貝因美,從去年下半年起,就一直在賣房,以避免被“戴帽”的命運。
去年10月28日,貝因美發布公告稱,計劃出售杭州、上海等地的7套房產,預計帶來2300萬收益。接著,到了12月21日,公司再次發布公告稱,為盤活公司資產,同意將位于杭州、重慶、成都、武漢、深圳、廣州、北京等地的22套房產公開出售給非關聯方,預計產生收益約3560萬或4740萬元。
然而,今年1月5日,貝因美回復深交所問詢稱,22套房產尚未出售,因此預計全部或絕大部分房產將會在2018年完成交易,由于資產出售進展緩慢,不會對2017年度經營業績產生影響。
根據貝因美今年1月22日披露的消息顯示,公司1月18日又就出售一家全資子公司股權進行了投票,議案最終在總計9票中因3票贊成,4票反對,兩票棄權而被否決,主要原因是股東們擔心公司被賤賣。
針對貝因美虧損擴大的情況,恒天然對外發布聲明稱,對貝因美公司的持續表現“深感失望”,“讓我們失望的是,貝因美沒有最大限度地利用在配方注冊制的新規則下,其51個嬰幼兒奶粉配方在早期就注冊獲批所帶來的機會。
恒天然還在聲明中指出:“我們也留意到,公告中,包括恒天然任命的兩名董事在內的四名貝因美董事,對貝因美的財務管理和報告的某些方面提出了保留意見。我們相信我們任命的兩位董事(Johannes Gerardus Maria Priem和朱曉靜)的判斷,他們的行為符合貝因美及其所有股東的最大利益。我們關心他們所表達的保留意見,并正就所關心的問題尋求澄清。”
作為國內昔日奶粉的“第一股”,貝因美如今內憂外患,離“戴帽”只有一步之遙,不禁讓人唏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