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國建建言步步高王填:呼吁人大立法 全面放開生育
聯商專欄:顧國建建言王填提案全國人大---增大新生人口出生數量|供應側改革應出新政。
尊敬的全國人大代表王填同志,值此全國人大召開之際,希望就增大新生人口出生數量,優化中國的人口結構,調整計劃生育政策的建議形成提案,提交國家最高的權力機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
據國家統計局2018年2月18日公布的數據,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1723萬,比2016年減少了63萬,出生率只有12.43‰,人口自然增長率下降到了5.32‰,這一數據比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長率還低(日本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7.4‰),達到了令人吃驚的低生育率水平!
可怕的是這個低出生率還是在實施放開了二胎的政策下出現的,可以這樣說,當代的中國人口危機已經顯現,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
第一,人們的生育意愿下降了;
第二,總人口中處于中位數年齡的已經高達36.7歲,即有50%的人的年齡>36.7歲,這是有記載的中國歷史中從來沒有出現的現象,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而且是未富先老地到來了;
第三,比一比中國和印度人口數量和結構,至2050年中國不但在人口數量上要低于印度3億5千萬人口,而且在人口結構上特別在老齡化方面的問題嚴重性將更突出。
1
兩個要引起警覺的10.2%數據
從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的情況來看,在2007至2017年這10年間,除少數年份外,總的情況是增長率每年都在遞減,從2007年的18.23%一路下滑到2017年的10.2%。國家商務部預測2018年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率為10%。我個人預計2018年之后增長率會進入到個位數并會成常態化。
2018年春節黃金周(除夕至正月初六),全國商品總額增長率為10.2%,創下了10年來的最低,同樣2019年的春節黃金周商品銷售總額增長率低于10%也是有可能的。
我是一個研究零售的學者,許多人認為,在消費升級的今天消費者注重品質消費了,不會像以前那樣買的很多,注重旅游和休閑消費了,因而減少了商品的購買量,理由會很多,但我認為,大家必須正視的一個事實是,低的出生率和老齡化社會的到來直接減少了社會商品的購買量,這對零售業是一個大的危機。
2
中國零售業的高速增長基于龐大的人口基數
近10年來中國零售業始終保持高速增長,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年年高于GDP的增長,這種增長反映出中國政治與經濟的三大重大變化:
第一,改革開放使得百姓收入水平和購買力水平大幅度提高;
第二,國家的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方式收到了實效;
第三,以消費增長為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是基于龐大的具有支付能力的,世界第一的人口基數這一客觀的事實!
2015年12月27日下午,全國人大常委會表決通過了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全面二孩將于2016年1月1日起正式實施。實施全面二孩的當年,中國的自然人口增長率只比近10年中增長最高的2014年微弱增長了0.65‰,而到了第二年的2017年又回落到5.32‰,低于2016年,也就是說,全面二孩的政策沒有起到刺激人口增長的作用,甚至連微弱增長的刺激作用都沒起到,因此,強烈建議全國人大通過新的人口與計劃生育法修正案,以促進人口的增長。
3
促進人口增長出臺刺激人口增長政策的理由
1,中國經濟增長模式已從外延的方式向內需的方式轉型,消費需求驅動是中國經濟增長的主要方式,從中國零售業和餐飲業發展的現狀來看,各大主力業態的興旺都源于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消費,家庭中用于孩子的消費支出約占整個家庭消費支出的40%左右,也就是說消費需求增長模式很大的權重依賴于以孩子為中心的家庭消費。
2,在傳統產業中零售業是唯一的以創新的發展新模式引領世界零售業發展的產業,這種創新模式已經在資本、技術和社會流通效率全面提升的層面改變著中國,消費驅動經濟增長會以全新的中國零售新模式把中國經濟推向更健康發展的道路,而這一切的創新也都源自于中國的國情特色,“人口多市場大!”
沒有全世界最大的人口數量,沒有全世界收入不斷增長最大的人口基數,沒有全世界最大的移動互聯終端使用人數,消費驅動中國經濟增長的模式,引領世界零售業的中國新零售模式就根本無法在中國形成和產生!不斷增長著的有支付能力的人口規模是中國經濟增長的內生動力!
3,中國世界第一的人口規模所產生的龐大的市場規模培育了一大批領先世界的國之重器,如高鐵等等,龐大的人口和市場規模一直是中國經濟持續增長的原生動力,也是中國在世界上與大國博弈中的重要砝碼。
改革開放拓展了中國人生存生活和發展的空間,一帶一路又為整個中華民族拓展了世界大發展的空間,要實現世界強國的“中國夢”,中國必須保持世界領先的人口數量,必須改變以往計劃生育政策上的傳統觀念,供應側改革應出新政增加新生人口的供應數量,時不我待了!
4,從1980年中國開始獨生子女政策到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時間跨度為26年,以上世紀50年代出生的人為例,如今全部進入了老年期,50年代出生人的子女大都是進入婚期并處在生育期的70后和80后。
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實施,但現實是,70后從生育年齡上已過了最佳生育期,70后稱之為“生不動”一代,80后迫于住房、工作壓力和孩子教育壓力等因素缺乏或沒有生育意愿,他們稱之為“不愿生”一代,導致全面二孩政策失效,低出生率和老年化加劇,少子化和老齡化這種人口結構如再不下狠手進行調整,必將影響中國經濟的可持續發展和國家的長治久安。
4
關于促進生育率提高和調整人口結構的建議
1,保持世界領先的人口規模和調整少子化和老齡化人口結構的唯一方式就是增大新生人口出生數量。
2,國家設立全面二孩計劃生育政策出臺后的情況專項調查,組織多學科多行業的專家參加調查,重點調查國民生育意愿下降的成因,以及低出生率和老齡化對中國經濟各行各業的影響,為應對已經不可避免的人口危機做好對策上的準備。
3,全國人大通過相關決議全面放開生育,作為一項應對人口危機的緊急措施,從2018年至2030年不再作限制胎數的限制。有建議提案,國家放開三臺政策,現在連二胎都不愿意生放開三胎有什么用!必須全面放開。
4,增大新生人口出生率應成為新時代國家基本國策計劃生育政策的新內容,國家財政和地方財政要緊急安排共同出資對每一位新生嬰兒家庭給于一次性6萬元的“民族未來新生獎”的補貼。
5,國家和地方財政共同出資給每一位新生嬰兒家庭發放每月價值120元的奶粉劵和50元的紙尿布劵,直至嬰兒長到三周歲。
6,在繼續大力發展幼兒園的同時,動員街道社區,村民委員會和社會各界大力發展托兒所事業,地方財政給以社會力量舉辦的托兒所一定的補貼,社會各界應將托兒所事業列入慈善事業的捐贈對象。
7,各地可以根據自己的財力情況制定本地區特有的對孕婦、哺乳期婦女及新生嬰兒家庭在休假、事假和工作崗位保留、福利條件和補貼等方面保護的法律、法規和條例。
8,開展新時代計劃生育觀教育,提升國民的生育意愿,民族興旺富國強民是每個中華民族兒女的共同責任。
小資料:
2018年1月1日美國紐約州正式開始實施《帶薪家事休假法案》,該法案其中一項規定,在紐約州內具有合法穩定工作崗位的人,如家中有未滿一周歲的嬰兒,不管是親生、收養或寄養,都可申請8周的事假,并領周薪的50%。每周周薪的上限為652美元,由紐約州政府財政支付。到2012年就可以達到請12周事假,領2/3周薪的目標。嬰兒直系的家庭成員都可申請,包括祖父母和外祖父母。
(來源:零售顧事 文/聯商網特約專欄作者、上海連鎖經營研究所所長顧國建,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并不代表聯商網立場,轉載請務必注明來源和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