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可持續發展 福州東百中心給自己貼上了“新標簽”
聯商網消息:年前,聯商網邀請到東百集團副總裁袁幸福,為百貨行業從業者上了一節關于“傳統百貨店調改升級”的培訓課,談及商業體的升級改造,袁幸福拋出了幾個問題:
你是否知道你門店VIP顧客的結構?
你認為你的門店可輻射商圈有多大?
你認為你管理的門店是否有標簽?
東百集團副總裁袁幸福
要成功改造一個百貨店,不僅要熟知其客群結構和輻射商圈,以此為依據進行硬件、業態、品牌升級,還要為門店塑造明顯的標簽。百貨門店的改造最終目的就是再造客流,實現可持續發展。這也是袁幸福接手東百集團后始終踐行的準則。
2017年,位于福州市東街口商圈的東百中心完成了開業60周年以來規模最大的一次調整。
東百中心是福州城市中心唯一與地鐵口無縫對接、與5A景區三坊七巷緊密相連的商業綜合體,是東百集團商業零售版塊的主力店,也是福建省的百貨標桿店。
自2017年5月接手掌舵以來,袁幸福對東百進行了大刀闊斧的改革,第一件事就是將原東百東街店和東方百貨店的兩方人馬合并,重新調整組織架構和品牌布局,并且要求品牌重合率不能超過5%。
2017年5月,兩組團隊合并,成立東百中心;6月-8月,進行整體規劃招商;7月-10月,完成整體工程改造;10月27日,全新的東百中心開業。此次升級調整歷時6個月,涉及空間改造、業態規劃、品牌升級三大方面。
在空間改造方面,升級后的東百中心擁有A、B綜合館(即原東百東街店和原東方百貨店)及C館(即南街項目),總面積在18萬平方米左右。通過空中連廊連接A、B館,地下部分無縫對接地鐵東街口站、南街地下商業街、停車場,這讓東百中心形成了一個立體的“商業王國”。
東百中心C館緊鄰福州著名景點三坊七巷,商業建筑面積4.6萬平方米,通過商場的地下空間與東A館、以及地鐵站相連。
據介紹,C館采用了與三坊七巷相仿的當地老城區的歷史建筑風格,定位為時尚精品街區,計劃今年7月底開業。
在業態規劃方面,A館增加了B2樓全層輕餐,8樓-9樓打造“當當閱界”主題書店,9樓-11樓引進全國知名餐飲及網紅時尚餐廳,10樓-11樓打造八閩美食城。B館7樓-8樓增加健身館、餐飲等業態。
在品牌升級方面,改造前的東百東街店和東方百貨店共計有品牌469個,重復品牌42個,改造后的東百中心擁有品牌523個,重復品牌13個,重復率由8.9%下降至2.5%。其中65個為首進品牌,1個全國首家品牌(FILA FUSION)、40個全省首家品牌。
《聯商網》了解到,在東百中心A館7樓設有福州目前最大的室內中庭,面積近800平方米,在今年7月將新建“第八巷”劇場,平日作為購物中庭,演出時則能迅速完成氣氛轉變,化身沉浸式劇場,讓觀眾全方位感受5D燈光+豐富的文化劇場匯演,打造一個全新的文化商業產品。
除此之外,10樓-11樓建有空中瞭望臺,可俯瞰三坊七巷全景;11樓還將建造一個家庭主題的空中花園。
據了解,新改造的百貨新物種東百中心2018年1-2月日均客流逾6萬,總銷售額同比增加逾60%。用數據說話,這也是袁幸福一貫以來的作風。
有著60年歷史的東百,給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國營企業、傳統百貨,袁幸福要做的是將這些老標簽一一撕下,重塑新東百新標簽,將東百打造成新型的商業零售新物種。
“作為經營者來說的話,一定要有意為自己的門店塑造明顯的標簽。”袁幸福說。
“塑造標簽”也是他在這次培訓中反復提到的一個關鍵詞,“首先要知道自己的這個標簽是什么?未來改造想把它改造成什么樣的標簽?門店的標簽是針對你的消費者,核心還是顧客。”
袁幸福把2018年定位為東百的企業規范年、人才培養年、服務提升年和變革陣痛年。在東百商業未來發展的三年規劃中,他也清晰地提出了核心發展戰略:
“以東百中心升級改造為契機啟動東百商業的全新發展,全面實施密布福建、走向全國的戰略布局,2018-2020年,實現三年銷售規模突破100億,2021-2023年實現銷售規模突破200億,致力成為受人尊敬的新型零售服務商。”
編后語:沒有消亡的業態,只有消亡的企業和門店;在購物中心、電商等新業態沖擊下,傳統百貨門店如何應對新消費趨勢和需求,該堅持什么?調整什么?又如何調整?
對此,聯商網特別策劃“創新思變的傳統百貨”專題,一起來探討國內百貨的轉型與創新。
(來源:聯商網 羅秀玲 本文來自《店長》雜志2018年3月刊,未經允許禁止轉載)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