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零售場景再升級,無人值守零售展覽會在瀘開幕
從亞馬遜的“Amazon Go”到淘寶的“淘咖啡”,近年來,互聯網巨頭與國內不少人工智能企業打造的智能商店展示了全新的業態:沒有售貨員、沒有收銀員,消費者自主選購、自主結算,人臉識別、計算機視覺等新技術將門店“全副武裝”,24小時不間斷服務。
8.15-8.17,第二屆中國無人零售大會暨展覽會正在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舉辦,囊括了當下最熱門的無人店形態。記者采訪發現,其中不少智能商店早已實現落地;而從展會現場看,大部分智能零售的探索者正在追求主題更鮮明、場景更豐富的智能零售服務。
計算機視覺技術或成智慧零售業的主流技術
在大會現場可以看到逗號智能零售、深蘭科技、繽果盒子等智能零售的知名企業同臺亮相。近兩年來,隨著人工智能技術的提升,RFID從無人零售的主流技術逐漸被企業淘汰,計算機視覺識別技術逐漸成為主流技術。逗號智能零售作為國內首創利用計算機視覺與人臉識別相結合的智能結賬臺,在業內早有名氣,其計算機視覺識別的準確率與人臉識別的速度,受到了參展客商的一致好評。
在此次大會上記者注意到了,一直以來使用RFID技術的繽果盒子和使用“拿了就走”技術的深蘭科技,都最后相繼研發出了利用機器視覺技術識別商品的智能結賬臺并在此次展會中亮相。
記者在大會現場對比了三家智能結賬臺的方案,發現3家企業均使用機器視覺技術識別商品,但識別效果、結算方式有所不同。在商品識別方面,作為智能結賬臺首創者的逗號智能零售優勢明顯。
在體驗時發現,當商品擺放方式改變時,繽果盒子與深蘭科技的智能結賬臺會出現識別錯誤,但逗號智能零售的智能結賬臺卻能快速、正確的識別出來。在結算方式上,繽果盒子的BingoBox mini還是使用傳統掃碼支付,而深蘭科技使用的是靜脈支付,逗號智能零售則使用的是手勢支付。顯而易見,深蘭科技和逗號智能零售在結算方式上面有所創新,而繽果盒子還是使用傳統的掃碼支付。
“場景”成就創新
以往智能零售場景大多應用在便利店領域,記者在本次大會中發現,隨著社會的需求,智能零售企業也在不斷創新。在逗號智能零售展臺可以看到,其智能結賬臺的應用場景廣泛,除了大家熟悉的智能便利店場景外,逗號智能零售還研發出適用于烘焙業的智能結賬臺和適用于品牌連鎖的智能結賬臺,場景豐富。
在場內還看到一個“小小的身板”,是逗號智能零售最新研發的簡易版門禁,使用人臉識別觸發自動門開關,相對于其兄弟產品--一體化門禁,它適用場景更廣,改造時間更短,成本更低,只需在傳統門店原有的自動門上加裝簡易版門禁,既能升級為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門禁。
而在深蘭科技的展位上可以看到,一部小“巴士”,這是深蘭科技智能零售的移動場景,將智能便利店“搬”上車去,吸引了不少人前去體驗。除此之外,在大會現場鮮切椰子、現調咖啡、無人冰淇淋機等現制飲料、甜品的機器頻頻出現在大會現場,受到不少追求“新鮮”的客商青睞。
智能商店還在路上
智能便利店已經廣泛的出現在人們的身邊,包括天貓無人店、微信無人店、京東無人店等都推出過類似的“樣板房”。但為什么它們沒有“遍地開花”?
最重要的還是技術瓶頸。記者注意到了,像繽果盒子、深蘭科技這種行業先行者,在商品識別方面仍存在比較大的誤差,運用機器視覺技術的智能結賬臺產品,仍處于早起階段。而“拿了就走”方案,需要后臺系統同時對多名消費者的選購行為、選購商品進行監控和識別,后臺計算壓力較大,維護成本高,不適用于大多傳統零售商。
不過,隨著技術的發展,智能商店仍舊有發展空間。在大會上,記者看到了逗號智能零售等主打技術的參展商,他們的目的是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到傳統零售領域,為更多的傳統零售場景服務。天貓、微信等行業巨頭也在探索智能零售的全新解決方案。相信不久的將來,智能商店會不斷滲透在人們的生活中。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