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脈助力零售餐飲化升級,走出傳統經營盲區
隨著智慧零售的進化,大家都在談論著如何實現餐飲的零售化升級,然而“零售餐飲化”這個巨大風口卻未被重視。
據統計,中國的“空巢青年”已超過5800萬,隨著中國老齡化結構、年輕宅文化的趨勢,“銀發市場”與“孤獨經濟”等新經濟模式的出現,讓便利店的業態,除了滿足日常用品所需之外,也開始迎合“速食”的市場需求。
實際上,各大品牌便利店已經在加大鮮食新品的研發力度。在研究上海顧客口味偏好后,羅森便利店推出“整根香蕉”蛋糕,每天最高可銷售1萬個;Today便利店研發更新三明治口味與工藝后,上市當日銷售近2萬個,營業額提升30%。
新型便利店通過大數據對周邊顧客的喜好分析,引入快餐飲的業態,可以幫助便利店提升坪效,結合線上平臺流量的引入,幫助傳統便利店向智慧零售生態圈的轉型。
零售餐飲化的轉型,除了商業思維變化,更重要的在于數字化的落地。
科脈19年來在零售和餐飲行業的深耕,擁有全國40萬+終端用戶,有著對零售和餐飲業態的雙向理解。“餐飲零售化”與“零售餐飲化”,都是科脈幫助實體店做數字化重塑項目中的重要課題。
2018年,科脈與微信支付攜手,為7-11便利店、瑞幸咖啡等標桿品牌提供人臉支付的智慧收銀項目,同時也幫助有轉型意識的零售實體店接入掃碼購、自助購等智慧收銀方式。
(瑞幸咖啡luckin coffee人臉支付體驗場景)
在餐飲領域,科脈也在為翠華、探魚等餐飲企業提供掃碼點餐、融合外賣的數字化轉型服務。結合線上平臺與企業門店POS-ERP的數字化融合,實現商品、會員、訂單、供應鏈的全面數據化與一體化,真正幫助零售、餐飲實體店的數字化轉型。
巨頭引領的智慧零售,在不斷革新商業模式與不斷試錯,新鮮感過后,終歸還是要回到效率和體驗上。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