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2018:風波、上市、落地與雙11十周年混戰
聯商網消息:行至2018尾聲,這一年,電商行業經歷了喧囂與寧靜,上市、合作、合并、開店等成為這一年的主基調。這一年,不少企業先后登陸資本市場,甚至是流血上市;這一年,巨頭開始擁抱巨頭;這一年,線下的價值被極大發掘……
復盤2018,展望2019 。為此,《聯商網》特盤點2018年中國電商行業十大事件,與大家共同回顧下這一年電商領域發生了哪些事?
1、馬云退休張勇接班
9月10日教師節當天,阿里巴巴集團創始人馬云宣布傳承人計劃,一年后的阿里巴巴20周年之際,即2019年9月10日,他將不再擔任集團董事局主席,屆時由現任集團CEO張勇接任。卸任后,馬云將重點投入到教育、脫貧、環保、公益等事業上。
馬云表示,只有建立一套制度,形成一套獨特的文化,培養和鍛煉出一大批人才的接班人體系,才能解開企業傳承發展的難題。
馬云對張勇贊賞有加。在擔任CEO的3年多中,張勇以卓越的商業才華、堅定沉著的領導力、超級計算機一般的邏輯和思考能力,帶領阿里取得了長遠發展,實現連續13個季度持續健康高速增長,已經證明自己是中國最出色的CEO;更因為他的戰略格局和組織文化傳承上的擔當,阿里巴巴的接力火炬交給他和他領導的團隊,是馬云與阿里巴巴合伙人群體現在最正確的決定。
聯商點評:從成立伊始,18年間阿里組織架構經歷了多輪調整,也形成了獨具特色的合伙人制度。人材梯隊的深度、不斷自我升級的組織以及面向未來的布局,是阿里持續健康高速增長的核心保障。圍繞人才戰略,阿里形成了人才梯隊和獨特的人才培養機制,人才、組織、未來是阿里三大關鍵方向。
此次傳承計劃標志著阿里完成了從依靠個人特質變成依靠組織機制、依靠人才文化的企業制度升級。如何建立起接班人體系,是任何企業現代化治理必須要面對的問題。
2、劉強東美國風波
9月2日,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CEO劉強東在美國商務活動期間陷入“明尼蘇達州事件”,涉嫌性犯罪。隨后劉強東回國出席公務活動,京東官方對于劉強東所涉事件曾予以多次回應。在長達100多天的司法調查后,12月22日,美國明尼阿波利斯市亨內平縣檢察官辦公室公布劉強東事件的調查結果,決定不予起訴,這也意味著該案正式結案,劉強東無罪。受到風波影響,京東股價出現波動,市值有所縮水。
在京東集團2018第三季度財報發布會上,劉強東發聲稱,京東集團管理團隊已經成型且非常穩定,個人的關注點將主要放在戰略、團隊、文化和新業務上。12月21日,京東商城進行組織架構調整,有多達10位高管向商城輪值CEO徐雷匯報。
聯商點評:劉強東所經歷的“黑天鵝”事件,在一定程度上推動了京東的現代化治理進程。個人危機的影響威力不言而喻,除了對個人和家庭造成影響外,它也會造成公司的整體波動。該事件加速了京東的組織架構調整,創始人濃厚的個人色彩開始被淡化,更多的“二號人物”走向臺前。
相關閱讀:京東劉強東無罪 美國檢方決定不予起訴
3、雙11十周年大戰
11月12日,天貓、京東、蘇寧、拼多多等雙11最終數據出爐。數據顯示,天貓雙11成交額達到2135億元,同比2017年的1682億增長26.93%。雙11當天,共有237個品牌天貓成交金額突破1億元,其中,更有華為、小米等8個品牌成交突破10億元。京東雙11累計下單金額達到1598億元。蘇寧雙11全渠道訂單量同比增長132%,雙十一期間,蘇寧易購門店超過5000萬人次進店購物。拼多多雙11成交額9小時超去年全天。
聯商點評:與往年相比,今年雙11少了一些硝煙味,天貓雙11成交額破2千億也是預料之中。與去年相比,今年雙11線上線下融合更為明顯,今年雙11是新零售發力的雙11,天貓、京東、蘇寧都在聯動線下門店,深度融合全階層消費群體。
以往雙11,服飾成為最快突破口,然而今年手機數碼,家電個戶表現優異,這也說明,中國消費者已由“滿足型消費”進化到“品質型消費”。
4、拼多多、小米、美團、蘑菇街上市
上半年遞交上市申請,下半年上市。今年下半年港股和美股十分熱鬧,拼多多、小米、美團、蘑菇街先后完成上市。
今年12月6日,成立8年的蘑菇街正式登陸紐交所掛牌上市。蘑菇街開盤報價12美元,較14美元的發行價下跌14.3%,總市值為13.32億美元。雖然成立8年,有騰訊流量等方面支持,但蘑菇街仍面臨虧損,本次上市可謂是“流血上市”。
今年11月27日,母嬰電商寶寶樹正式登陸港交所,成為國內母嬰電商類企業第一股,開盤報價6.8港元,當日收盤市值達115.32億港元。此前,寶寶樹已經連虧三年。
今年9月20日,美團點評正式在港交所掛牌上市,IPO定價69港元。美團也成為繼小米之后,又一家采取“同股不同權”方式上市的公司。
今年7月26日,成立三年的新電商平臺拼多多正式登陸美國納斯達克證券交易所,每股發行定價為19美元。正式上市后,拼多多總市值達240億美元。為了迎接拼多多,納斯達克破例將敲鐘按鈕由紐約送至上海,這在中國企業歷史上尚屬首次。拼多多創始人黃崢現身上海中心舉行上市敲鐘儀式。
今年7月9日,小米今日在香港正式掛牌上市,成為港交所“同股不同權”第一股。不過,小米IPO定價為17港元,上市開盤破發報16.4港元,開盤市值約468億美元。
聯商點評:由于A股上市的硬性條件限制,不少電商企業紛紛選擇港股、美股上市。上市背后,除了有資本推手外,還有企業自身訴求以及應對市場環境的變化。如今,資本市場已經漸趨理性,用講故事“流血上市”的方法已經不靈了。登陸資本市場,意味著更嚴格的監管,這就要求企業要應對同質化競爭、用戶增速、商業模式變現等考驗。
相關閱讀:美團點評正式上市開盤價72.9港元 市值510億美元
5、阿里改造高鑫零售
6月11日,阿里巴巴宣布,大潤發已完成全國100家門店新零售改造,全國1000萬家庭已納入改造覆蓋范圍,實現三公里范圍內1小時送達,并全面參與天貓618以及雙11活動。今年底前,全國近400家大潤發門店都將完成改造,覆蓋整個大陸地區。
實際上,自從去年11月阿里224億港幣戰略入股高鑫零售以來,雙方融合加速。1月2日,天貓商品率先在大潤發華東門店上架,3月啟動門店新零售改造。5月,大潤發與盒馬鮮生首次聯合直采,引入盒馬懸掛鏈、物流配送等能力。6月,大潤發和盒馬合作的“盒小馬”在蘇州開始試營業,與天貓供應鏈訂立代銷協議。天貓網紅商品、天貓智能母嬰區、淘寶心選、盒馬日日鮮等也已先后落地。
聯商點評:阿里與大潤發牽手,是線上巨頭與線下商超老大的首次深度融合。大潤發不是沒有做過電商,早年間上線的飛牛網已變為大潤發優鮮,主打生鮮商品周邊三公里1小時配送。大潤發100家門店完成新零售改造,標志著大潤發正式開啟線上線下全面融合時代。隨著阿里對大潤發新零售改造逐漸加深,有了技術、流量、新零售能力加持的大潤發會發生何種變化,靜待觀察。
相關閱讀:黃明端首次披露大潤發改造成果
6月21日,蘇寧與大潤發宣布達成戰略合作,雙方將圍繞中國大陸地區所有大潤發門店的家電3C專區,深入合作經營。雙方將采取聯營方式,合作經營范圍包括大潤發目前在中國大陸地區的近400家門店,和未來所有新店家電3C業務。
蘇寧易購818購物節業績戰報顯示,自6月開始與蘇寧易購戰略合作以來業績迅速提升,282家蘇寧易購大潤發店活動期間銷售同比增長1067%。12月6日,大潤發董事長黃明端攜高管團隊到訪蘇寧,沖刺2019年百億銷售目標。
除了大潤發外,蘇寧與歐尚的戰略合作也已落地,雙方將進行深度合作經營。蘇寧將升級歐尚中國區域75家門店,進一步搶占國內線下家電市場,為未來國際供應鏈建設打下基礎。雙11期間,有65家蘇寧易購落地歐尚門店。而大潤發已和歐尚在信息系統和供應鏈等進一步整合。
此外,6月16日,五星電器與京東合作的首家無界零售體驗店落地洛陽。店面經營面積近6000平米,為洛陽單體面積最大、形象最好的家電賣場。首店落子洛陽是五星電器大中原拓展計劃之一。
今年雙11期間,五星電器與京東合作開出的50多家無界零售體驗店銷售額環比增200%,雙方在支付、營銷、技術等層面融合發力。截至目前,五星電器無界零售體驗店已在河南、浙江、江蘇、福建、四川等省相繼落地。到2025年,五星電器各類門店將達到4000家,年銷售預計達到800億元,逐步成為一家零售服務平臺型企業。
去年底,京東與五星電器戰略合作,根據合作內容雙方將共同開設大型實體旗艦店,在重點城市開設能提供全景沉浸式體驗的超大型家電體驗店,體驗店將完全覆蓋以家電為核心的家庭消費,摒棄傳統以廠家導購推銷為主的賣貨模式。
聯商點評:蘇寧與大潤發、歐尚的合作,是多方共贏的結果。對于阿里來說,蘇寧與后兩者在渠道和供應鏈的整合,能夠推動阿里新零售發展,阿里希望通過人貨場的全方位改造,來提升零售效率。對于蘇寧來說,與大潤發、歐尚合作是對自身業務場景的延伸,進一步搶占市場分額。對于大潤發和歐尚來說,通過蘇寧在供應鏈等方面改造能夠提升效率和提高業績。
不過,蘇寧與大潤發、歐尚的合作,更多被看做是對標京東。京東和蘇寧曾宣布自身是國內家電第一零售商。此番合作或將對家電市場格局產生重要影響,對京東形成新攻勢。
而京東聯姻五星電器,可以看做是傳統家電零售商開始全面擁抱電商,京東家電迎接無界零售時代到來的重要注腳。隨著五星電器與京東首家無界零售體驗店開業,雙方的線上、線下、物流、供應鏈和新市場開拓合作已全面鋪開,無界零售合作將進一步深入。
7、阿里組建本地服務公司對標美團
10月12日,阿里宣布正式成立本地生活服務公司,餓了么和口碑合并組成國內領先的本地生活服務平臺。阿里合伙人王磊擔任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總裁,向集團CEO張勇匯報,并兼任餓了么CEO。這也被認為是阿里狙擊美團的最新動作。
餓了么和口碑將進一步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合力并進,餓了么本地生活服務資源和即時配送能力,加上口碑成熟商家服務體系和消費者洞察,將作為一個整體,推動以餐飲為主體的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全面數字化、互聯網化升級。
聯商點評:阿里本地生活服務公司的成立是阿里巴巴集團完成對大消費領域布局的重要里程碑,餓了么和口碑將從“到家”和“到店”兩個場景分進合力,加速推動本地生活服務市場的新零售升級。這也標志著,繼新零售取得豐碩成果后,本地生活服務已成為阿里生態戰略的最新高地。
8、精品電商門店相繼落地
4月28日,阿里首個商業項目親橙里在杭州西溪園區阿里淘寶城3期開業。親橙里承擔著阿里的智慧商業及新零售試驗田的重任,多個店鋪和服務設施采用了一系列的阿里創新的新零售新技術。此外,淘寶心選、天貓智能母嬰店、阿里未來酒店、天貓國際線下店等也相繼落地。
2018年蘇寧已累計新開店面近7000家,其中僅蘇寧小店就新開近2900家,蘇寧零售云店新開近1900家,蘇寧易購云店、蘇寧極物、蘇鮮生、蘇寧紅孩子、蘇寧影城、蘇寧體育、蘇寧汽車超市等開店計劃也在順利進行當中。雙11前夕,蘇寧迎來第1萬家線下門店開業,蘇寧計劃2020年各類門店突破萬家。而京東便利店、無人超市、家電專賣店、京東之家等各類門店也在有條不紊拓展當中,京東便利店目前已經覆蓋全國,以每天新開50-100家的速度在增長,京東之家已落地多個一二線城市。
網易旗下生活類自營電商網易嚴選,跨境電商網易考拉線下店也紛紛落地杭州。今年12月18日,網易嚴選的全國首家線下店在杭州解百商場正式開業。該店面積300平米,以“新中產生活樣板間”為設計命題。8個月前,網易考拉海購首家線下實體店——網易考拉“海淘爆品店”正式開業,選址杭州大廈·中央商城B1區域,營業面積近300平米。該店主要聚焦年齡在18-35歲之間的中產階級女性用戶,提供周邊五公里當日達服務。
聯商點評:電商開線下店已經屢見不鮮。隨著消費升級,電商與線下零售融合加快,通過線上線下一體化打造消費閉環,已是通常做法。在電商引流成本已經高企的當下,通過技術、服務和體驗來吸引消費者進店,是個不錯的選擇。
與傳統門店相比,這些新店往往自帶黑科技和新體驗。然而線下開店僅僅是一個開始,門店的運營也至關重要,線上巨頭也需要向成熟的實體零售取經,畢竟,精細化運營是關鍵。
9、電商拼團業務爆發
自從拼多多拼團業務爆紅之后,蘇寧、京東、淘寶、美團、中商惠民等先后推出拼團業務。
今年12月,在最新架構調整中,京東商城宣布成立拼購業務部,負責拼購業務的發展、探索社交電商新模式。今年11月,京東開始進軍社區團購,友家鋪子上線。友家鋪子被定義為“京東直屬社區團購平臺”,當前的主要陣地包括石家莊、保定、衡水、煙臺、濰坊、太原以及呼和浩特,與其他社區團購平臺一致,都主攻二三線城市市場。今年6月,“京東拼購”微信小程序上線,主打雙人拼購模式,同一件商品,兩人共同購買,可以直接獲得一定折扣。
今年10月,美團點評宣布推出“美團拼團”業務,正式進軍社交電商。美團點評官方微信小程序已上線“好貨拼團”板塊。用戶在點擊“好貨拼團”后,即可跳轉至“美團拼團”微信小程序頁面。基于LBS定位,用戶還可以查看到附近拼團商品。
今年10月,快消品B2B企業中商惠民上線社區拼團項目“惠購Go”,惠購Go以微信小程序為載體,采取拼團的方式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性價比商品目前已覆蓋一二線主要城市。在具體的拼團方法上,拼單達到一定數額才會進行發貨。據了解,每天收單時全部訂單總價大于300元時成團,不成團時系統會自動退款。
今年8月8月,蘇寧拼購正式上線,主打正品拼購,上線首日訂單量超過500萬。而近期,蘇寧拼購上馬“拼品牌”計劃,將孵化10000家中小品牌,運用大數據、“源頭定制、產地直采”、賦能包等方式為“拼品牌”提供全方位品牌支持。
今年3月,被認為狙擊拼多多的“淘寶特價版”APP上線。該軟件提供淘寶、天貓平臺優選好貨折扣。平臺主要聚焦于小商品購買,支持用戶拼團購買。早在去年7月,淘寶就已上線新營銷工具“拼團”,買家通過自身分享邀請好友組團,成團后可享受賣家商品的讓利。
聯商點評:拼團主打熟人經濟,這種依靠“分享”的裂變式社交拼團模式,能夠在極低成本下拉新,帶動業務增長。不過,在拼團市場,消費者已從傳統的網購者變為推銷者,這背后以信任作為背書。如果賣家把假貨次品以拼團方式上架,受害的是消費者。對電商平臺來說,機遇與挑戰并存,引流成本不斷下降,但平臺方需要在商品品控、服務體驗上下功夫。
相關閱讀:美團點評也要做社交電商 上線“美團拼團”
10、盒馬、京東等7FRESH紛紛進軍全國
在模式開始成型之后,不少新零售線上線下一體生鮮門店開始全國布局。
從2016年1月盒馬首店在上海開業以來,截至今年12月12日,盒馬已在全國開出100家門店,提前完成2018年目標。2020年前,盒馬計劃在全國開出2000家門店。2021年3月前,盒馬計劃進入中國所有的一二線城市及發達的地級市,服務3億消費者。不過在盒馬舍命狂奔路上,“標簽門”、過期食品等門店管理問題頻現,需要加大精細化運營力度。
今年1月,京東首家生鮮超市7FRESH北京開業。截至目前,京東7FRESH京東7FRESH已落戶北京、成都、天津、上海,廣州、佛山、東莞等城市,覆蓋華北、華東、華南、西北等區域。今年9月19日,京東宣布簽約16家地產商開啟全國戰略擴張,京東7FRESH計劃未來3-5年在全國范圍開設1000家門店。
截至今年10月,美團“小象生鮮”已在北京、無錫、常州等地開出7家門店。小象生鮮由此前的“掌魚生鮮”升級而來,2017年7月,美團新零售業態掌魚生鮮首店在北京開業。此外,2017年1月開業的永輝超級物種如今已開出近70家門店,加速全國布局。傳統超市也紛紛入局。
聯商點評:在生鮮這門生意上,各家有著各家的打算。就目前來看,成立三年的盒馬仍處于第一賽道。不過,在快速擴張的同時,門店的精細化運營和體驗也顯得尤為重要。
有聲音顯示,盒馬模式全部跑通之后,擁有的將是萬億級銷售市場。不過目前,生鮮新零售探索還有很多未知因素,不同企業有不同的思考模式。生鮮運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企業想持續經營,在降低采購、物流成本,提高運營效率上要下苦功夫。
(本文為聯商網策劃“復盤2018零售”系列報道,文/聯商網陳新生)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