蓄能下的商業終將收復失地
圖片/聯商專欄
聯商專欄:市場上很多人對于未來呈現悲觀狀態,覺得經濟直接破盤,仿佛一夜回到解放前。主要擔心企業停工、服務業受挫、國際貿易受阻等,甚至擔心企業大面積破產。這些擔心是有必要的,因為涉及到收入分配再平衡的問題。
中國主要問題是什么?面臨著供給側改革以及收入兩極化問題。
供給側改革難度在哪?大家都知道要改革,關鍵“革”誰?這個非常考驗靈魂。革地產嗎?那么多持有房產的人不這么想,辛辛苦苦買套房子,怎么就成了利益群體,要被“革”掉;
行業相關人員覺得自己努力讓那么多人擁有住房,難道錯了?其它行業呢?同理!大家都覺得沒問題,但大家都知道有那么點問題。
產能過剩,庫存壓力大,讓企業停產停工?像以前鋼鐵行業,大面積失業容易誘發社會問題,成為不穩定因素。后面一反彈,又引發新一輪產能過剩。疫情讓中國發展過快的勢頭暫時緩了一下,大部分企業停產使得產能增量放緩。這種放緩對于企業的沖擊是否是致命?
假設從原本應該是2月2日復工,變成到2月17日,真正停產天數只有15天。其實很多企業都是要2月9日開工,也就是對于企業的沖擊實際在1周。當然重災區個別企業有可能達到三周。停工對于企業的沖擊整體來說是可控的,暫時來看并沒有演變成失控狀態,也有利于市場逐步消化存量。
貧富分化是中國面臨的另一個問題。這輪疫情讓企業主承擔了更多責任,或者說讓中高收入階層承擔了更多責任。停工期間他們照常發工資,保障了員工收益。對于大部分依靠薪資收入階層,實現收入穩定。
這一點很重要,它不僅實現了收入再平衡,關鍵為工薪階層后面擁有持續消費能力埋下伏筆。如果工薪階層這階段沒有取得薪資收入,對于后面服務業發展才是真正惡化。疫情讓很多中國好老板浮出水面。
中國最龐大的工薪階層保住了,中國服務業就沒有衰敗的可能。
庫存得到進一步釋放,同時被抑制的消費隨時尋找出口爆發,加上貨幣注水,消費市場終將逐步走強。
現階段各個商場面臨的困境都是短期的,只要不出現疫情,被隔離,反攻只是時間問題。過于恐慌會容易引起踩踏,出現做得越多,錯得越多。
除了餐飲娛樂等社交型產品受到沖擊,暫時緩不過來,其余大部分產品線影響并不大。比如服裝行業,節后就是淡季,你開不開,都沒什么人,關門還省電費。
服裝行業的恐慌源于對疫情時長不確定性帶來的。春款會受到一定的沖擊,但春款不是行業的主流,夏冬兩季受到沖擊才是致命的。疫情的影響會讓服裝行業進行一定程度的減產,這種減產對于高庫存的服裝行業,剛好是難得的一次去庫存機會。
很多行業原本大面積壓貨存到代理商手上,這次疫情讓不少企業不敢那么肆無忌憚的壓貨。這些企業同時會調頭過來做資本方的工作,疫情下沒辦法舍命狂奔,要緩一緩,上市可能也要往后推一推。整個資本逼企業、企業逼代理商的鏈條突然暫時解碼,不再為了規模而規模。
這次最先坐不住的企業都有資本運作痕跡,對于習慣了進攻,原有的預期路徑被打斷,頓時有點驚慌失措。資本杠桿下,又進一步放大這種恐慌。拿人家錢,在資本“挾持”下,面臨對賭失敗的危機。
也有企業明明賬面上還有很多資金,卻利用疫情故意裁員減薪。就像某地化工廠發生泄漏,其它化工廠的第一反應就是趕緊把污水一起排放,到時候匯集到海里都算那家化工廠泄漏的。
被動恐慌,或者主動吃人血饅頭,這些都是中國企業超常規發展的表現,喊口號,爭分奪秒搶市場,基本盤不扎實,出現的癥狀。緩沖一下,重新組織防守不是壞事。像中國服裝行業就是高庫存急待去化行業。
服裝行業門店銷售占比一直在走低,除了線上拿走一大塊,線下銷售很多企業都開始走圈層營銷,并不直接依賴門店隨機性銷售。品鑒會模式已經成為很多知名品牌的拓客方式,線下門店只做展示。
每次品鑒會銷售已經占到全月銷售的大頭。疫情后,各種品鑒會又會此起彼伏,被壓抑的需求會迅速被激活。依靠隨機性銷售的企業,它們的客群就是坐不住的,很快就會蹦出來。熬到夏裝出來,在主戰場決勝,對于春裝這種小戰役不需要太多糾結。
2月份的核心是就地臥倒,不需要想著怎么打仗,想也沒用,等待局勢明朗。從各地反饋來看,2月份主基調都是控疫情,3月份才是促發展。
企業要考慮地方的考核節奏,關鍵時刻看不清形式會很被動。別再想著年底時,催你趕緊開工好做高數據叫你“小甜甜”,現在你箭在弦上要動工,就叫你“牛夫人”。2月份一定是在控疫情的節奏下,再考慮經濟發展。如果真能啟動,各方都要業績的。
疫情分化下,各區域的防控節奏就會開始分化。
疫情節奏由二線城市啟動,恐慌情緒迅速被嗅覺靈敏的一線城市嗅到。一線城市再把情緒分發向下沉市場滲透。特別是回鄉潮,一二線青年開始對下沉受眾進行啟蒙再教育。
下沉市場對于疫情基本是無感的,只是覺得能說說話挺不錯的。除了個別輸入性疫情引發恐慌,并沒有重挫下沉市場信心。下沉市場是被限制,而不是被擊穿。
這也就意味著解封后,返程潮開啟,下沉市場的廣場舞又要跳起來,秧歌扭起來。被限制的消費又快速釋放,信心比上線城市恢復更快。
上線城市還在擔心疫情會二次探底時,下沉市場有望率先迎來V型反轉。
商場要把握區域復蘇的節奏,先激活按耐不住的年輕人市場,還是風雨無阻的中老年市場,鋪排方案到現在基本應該出來,攻擊的時間節點可以根據疫情變化做靈活調節。
總有只蝴蝶扇動翅膀會掀起消費浪潮,現在就是穿透蝴蝶的路徑,開始不斷進行沙盤推演,提前建好啟動模型。
武漢封城到現在歷時20天,盡管這20天對很多人來說非常漫長,對餐飲娛樂行業沖擊很大,但客觀上來講,對于中國經濟沒達到恐慌的級別。
當疫情消失,輿論轉向,現階段居民消費能力不是2003年可比,意味著爆發力也將遠強于當年。對于失守的幾十天行情,在未來的300多天里,終將逐步收復回來。
(文/聯商高級顧問團成員 王國平,本文僅代表作者觀點,不代表聯商立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