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倚老賣老”行不通,狗不理等老字號如今過得怎么樣
新品牌不斷涌現,讓曾經輝煌的老字號們感受到了危機。它們有的已經開始謀求上市,積極打造新場景、拓展新渠道、開發新客群,試圖重新煥發生機,而有的仍活在舊日的光環中,遲遲未做出轉變,從而愈發落寞。
守正更要創新
在新品牌不斷涌現的當下,“以老賣老”的老字號生存狀況愈發艱難。為此,老字號紛紛謀求轉變,上市被它們視為不錯的選擇。
繼徽菜老字號同慶樓在上交所上市后,瀾滄古茶、張小泉、德州扒雞等一批老字號也傳出“排隊”遞交A股上市申請的消息。
對于老字號而言,上市可以吸納更多資金,拓寬發展空間,亦可為老字號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并非所有老字號上市都能迎來第二春。2020年5月,在新三板掛牌的天津“狗不理”就黯然退市摘牌。為何上市也挽救不了狗不理?消費者們一致認為,包子價格貴,但味道和市面上普通的包子無差,性價比低。此外,狗不理的產品沒有特色,令人毫無消費的動力。
狗不理的落寞,為老字號敲響了警鐘。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以老賣老”行不通。在傳承產品特色的同時,老字號的經營管理理念更要“上市”。唯有積極對接當代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對接當代營銷方式,才不會被市場所淘汰。
如今,一些老字號已經開始做出轉變,在創新上做文章,打造消費者喜愛的新產品。
專注賣藥的同仁堂玩起了跨界,它旗下品牌“知嘛健康”位于北京雙井的壹號店,賣起了咖啡。消息一出,年輕消費者就迫不及待地想去參觀一下。大白兔奶糖作為國貨“老字號”,也與氣味圖書館合作推出了大白兔香水禮包,贏得廣泛關注。
除了產品創新,老字號還紛紛借助新場景、新渠道,創新營銷模式,拓寬產品銷路。
借力線上
近年來,小紅書、抖音等社交媒體的崛起帶動了老字號在年輕群體快速流行,從而形成新的消費增長點。
在小紅書上,達人分享的好物總能吸引網友種草。比如隨著復古潮流的興起,飛躍帆布鞋重回大眾視野。小紅書平臺上關于飛越帆布鞋有超過3.3萬篇筆記,引發了大家對老國貨帆布鞋品牌的追捧。
同仁堂的咖啡、大白兔香氛等老字號新品,在小紅書、微博上打卡種草攻略也如雨后春筍般涌現,為品牌賺足口碑。
老字號通過社交媒體重新贏得口碑的同時,銷量也變得更好。據悉,大白兔香氛在小紅書平臺上架兩分鐘就售出1000套,開售十分鐘,1.4萬件產品即售罄。
可以說,老字號因社交新玩法重新煥發生機,銷量飄紅。
此外,直播這種觀看性、體驗性強的方式,也成為老字號進行產品推廣的新模式。四川省阿壩州理縣縣委副書記、縣長王世偉兩次走進拼多多直播間,完成了對米老頭新品“薯仔羹”的線上銷售冷啟動。新冠肺炎疫情讓百年老店吳裕泰銷售額一度跌入谷底。為了扭轉頹勢,吳裕泰也做起了直播。3月5日當天,四小時直播的支付金額是101977元,相當于吳裕泰一家店15天的線下銷量。
為了讓品牌快速“出圈”,老字號也積極參與電商平臺的各種大促活動,增加品牌曝光度。作為90后回憶的品牌米老頭就積極參與了拼多多平臺上的百億補貼活動。據米老頭電商負責人楊雨馨介紹,百億補貼有非常好的引流效果。據悉,蛋黃煎餅加入百億補貼后,僅官方旗艦店的銷量都突破了“10萬+”,而青稞手工蛋卷銷量已經超過“麥通”。后者是米老頭品牌心智積累超過15年的產品。
倒逼業務升級
借助互聯網發展的東風,老字號重回大眾視野。與此同時,電商也在倒逼老字號業務升級。
電商平臺依托強大的技術支撐,幫助老字號從“以產定銷”模式轉變為“以銷定產”。
據了解,拼多多把不同用戶的需求變成了一組組消費數據,這些數據可以幫助企業了解消費者“想什么、要什么、缺什么”。為后續商品品種調整、新品研發、定價標準等方面帶來諸多便利。例如對于表現不好的產品,品牌方會將其迅速淘汰,避免過多庫存積壓。
東來順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陳立新表示,線上渠道除了可以快速了解到終端用戶的需求,還具有龐大的數據體系,可以更加有效地幫助老字號獲得新的發展動力。
根據拼多多平臺反饋的數據,真心食品認真分析自己的用戶畫像后發現,在其客戶群中,女性占到了七成,大部分在25-30歲之間。真心食品表示,未來將會圍繞客戶需求,在拼多多平臺上開發定制化的休閑零食產品,所有產品的設計都將趨于年輕化。
除了老字號自身積極謀變創新,電商平臺對老字號也展開大力扶持。拼多多就曾表示,投入100億元營銷資源以及15億元的定向現金補貼,助力100家上海老字號品牌擴大市場份額,推動更多品牌重回一線品牌陣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