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味業賣火鍋底料 調味品龍頭為何轉換賽道
海天味業近日推出了首款海天牌火鍋底料,有韓式辣牛肉、新疆番茄、云南酸湯和韓式部隊四種口味,單包銷售價格為15.9元,四包組合銷售價格為39.6元。作為我國最大的調味品企業,海天味業為何會轉換賽道,布局火鍋底料?
正式入局火鍋底料市場
截至8月12日,海天味業新推出的火鍋底料在其線上旗艦店月銷量已經超過200件。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的客服人員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此款產品確實是當月新推出的,且庫存并不多。
海天味業的火鍋底料產品盯上了更受大眾喜愛的“養生路線”。根據產品介紹,海天味業為新產品打出了“能喝的火鍋底料”的宣傳口號,并且標出了“煮面湯底”等多種用法來吸引消費者。
海天味業有醬油界“茅臺”之稱,在A股上市企業中,其市值目前已經接近5000億元,高于房地產龍頭企業恒大和萬科。根據海天味業此前公布的財報,其醬油產銷量連續22年穩居全國第一。
此次海天味業推出火鍋底料產品,意味著其在穩住主營業務的基礎上不斷拓寬新的盈利渠道。早在2017年,有機構在一份針對海天味業的研報中指出,醋、料酒及火鍋底料為海天味業考慮的重點布局方向。同時,海天味業下屬子公司于2017年收購了鎮江丹和醋業70%的股權,加快食醋產品的布局。
“海天味業已經占據了調味品行業的龍頭地位。”艾媒咨詢分析師王清霖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在調味品賽道上,海天味業已經布局了醬油、蠔油、黃豆醬、醋、腐乳等領域,面臨著新的增長瓶頸。”
遭遇增長瓶頸欲尋突破口
當前,海天味業一方面遭遇業績增長的瓶頸,另一方面面臨眾多競爭對手的追趕。布局火鍋底料市場,或許是其尋求突破的關鍵。
作為我國最大的調味品企業,海天味業的主要營業收入來自醬油。根據其發布的2019年年報,海天味業實現營業收入197.97億元,其中醬油業務實現營業收入116.29億元,占比約59%。
但自上市以來,海天味業主營業務的業績增速逐漸放緩。2017年至2019年,其醬油業務收入的增速分別為16.59%、15.85%、13.76%,同時2017年至2018年,其醬油單價同比分別增長5.5%、0.93%。
同時,不斷有競爭對手想要撼動海天味業在醬油界的“龍頭寶座”。目前國內市場上的醬油品牌還包括中炬高新(美味鮮)、李錦記、千禾、廚邦、欣和、味事達、東古、加加等眾多品牌。此外,我國醬油市場集中度較低,醬油行業CR7(即前七名品牌)只占據了31%的市場份額。
此種情形下,海天味業進軍火鍋底料市場,嘗試多元化發展,或許能拓展新的增長空間。
“如海底撈、呷哺呷哺等品牌都在進軍火鍋底料市場,這種品牌大混戰的情況,也為海天味業的火鍋底料贏得了一定的發展空間。”王清霖說道。
火鍋底料市場潛力巨大
火鍋產業有極大的市場前景,火鍋底料市場同樣也被看好。根據艾媒咨詢數據,近年來,火鍋占據餐飲行業約15%的市場份額,且逐步增長,預計今年火鍋市場規模將突破7000億元。觀研天下數據顯示,我國火鍋底料市場規模預計2025年將超400億元。
火鍋底料擁有不輸醬油的“賺錢潛力”。作為海底撈旗下的獨家底料供應商,2019年頤海國際靠火鍋調味料產品實現營業收入28.13億元,占總營業收入的65.7%。目前,頤海國際市值已突破千億港元。擁有大紅袍、好人家等眾多知名火鍋底料品牌的天味食品2019年實現營業收入17.3億元。
在同樣競爭對手云集的火鍋底料市場,海天味業能找到自己的發展空間嗎?王清霖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火鍋底料產品有嘗鮮、獵奇的因素,因此部分消費者更關注火鍋底料的味道,而對火鍋底料品牌的忠誠度不高。雖然頤海國際等既有的火鍋底料供應商已經占據了一定的市場優勢,但是在消費者中其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并不明顯。”
消費者對新口味、新包裝的火鍋底料保持濃厚的興趣。一位已經在海天味業線上旗艦店購買了火鍋底料的消費者告訴中國商報記者,自己是因為好奇新疆番茄和韓式部隊的味道才購買了該產品,如果有新的口味,他也愿意繼續嘗試。
除了推出新口味產品,對海天味業來說,電商渠道也是其打開火鍋底料市場品牌知名度的“得力助手”。“疫情期間,電商購物模式愈發成熟,大多在電商平臺購物的用戶在選購火鍋底料等類型化食品時,往往通過搜索‘火鍋底料’等關鍵詞進行選購,在這種消費賽道中,品牌的知名度和傳播力度,比品牌的浸淫時間度更重要。”王清霖如是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