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薈品倉杜麗敏:品牌特賣是長期生意,未來可期
出品/聯商網
撰文/陳新生
頭圖/聯商圖庫
受到終端市場需求以及消費趨勢變化等不確定因素影響,服飾行業去庫存一直是一個難題,不過這種情況正在迎來新變化。隨著復工復產形勢向好,服飾整體零售市場回暖,特賣市場迎來上升期。
艾媒咨詢數據顯示,預計2021年中國特賣市場交易規模將超過1.6萬億元。不過,市場雖廣,但市場競爭也在加劇。從供銷兩端來看,如果供給端鏈路良莠不齊,品控管理羸弱,難以贏得消費者信任,也容易引發質量問題;而如果商業模式無法縮短商品鏈路,降低渠道成本,也難以為消費者提供高質量低價格商品。
目前,品牌特賣主要分為垂直特賣電商、傳統奧萊模式、品牌折扣店等三種模式。垂直特賣電商在線上擁有效率以及成本控制優勢,但缺乏體驗場景。奧萊模式在商品質量、貨品渠道等方面良莠不齊,難以實現源頭規范化管理。而品牌折扣店在品類豐富度、銷售能力、折扣力度上遠不及線上。
在品牌特賣這門生意上,成立于2017年倉儲式品牌特賣平臺——薈品倉有著自己的創新打法。日前,薈品倉COO杜麗敏在接受《聯商網》采訪時表示,對于品牌特賣來說,實體體驗價值是線上無法取代的,只有線上線下結合才能吸引更多用戶,才能打造出無界、全域的零售模式,而倉儲式品牌特賣將會成為新零售行業新一輪風口。
以“倉”重構零售人貨場
與單純從線上或者線下切入品牌特賣生意不同,成立僅三年的薈品倉在業內首次提出了“倉”的概念,線上線下同步協同發展。據杜麗敏介紹,從零開始發展到如今的18家門店,從單店1000㎡到18000㎡的擴展,薈品倉一直不斷去探索新零售模型,利用大數據以及線上線下雙向渠道重構人貨場。
實際上,基于互聯網和大數據等技術重構人、貨、場,打通線上、線下構筑全渠道閉環,正成為不少零售連鎖品牌正采取的數字化轉型方式。而對于倉儲式品牌特賣平臺薈品倉來說,這些是其進行多次線下新零售的嘗試和探索后,所進行的必然選擇。
目前整個特賣市場從業人員層次不一,良莠不齊。在貨的重構方面,薈品倉通過品牌直供、產地直采、工廠優選ODM模式,縮減了中間流通環節差價,實現以最低的價格保證正品。而通過智能化供應鏈把控進銷存實況,薈品倉融合線上線下多渠道協同售賣,以周罄的速度提升了周轉效率,助力品牌清庫存。目前,薈品倉已與超2000個品牌達成戰略合作,數十萬SKU正品貨源實現可追溯。
在場的重構方面,薈品倉避開了原有主流商圈,通過優化門店租金,降低運營成本,從而實現在商品端讓利。在杜麗敏看來,按照品牌特賣現有的線下店模式,的確會存在運營成本承壓問題。不過,薈品倉在線下有數據化能力,與用戶建立了數據化鏈接,與其他傳統線下店模式有所區別。
“我們每開一家店,都經過專業團隊測算,對運營成本以及盈利都是有一定的把控能力。”她表示。
線上線下融合,門店的價值十分重要。薈品倉門店即倉、倉即門店的店倉一體戰略打法,以及線上線下同時進行裂變和互相引流,形成了全渠道、全鏈路打通。
在薈品倉新零售智慧門店,入口智能閘機系統可智能識別會員碼,當用戶成為薈品倉會員后進店自動開閘。依托于此,薈品倉形成了一套完整的會員體系,高效匹配用戶需求,實現了“貨找人”變革。此外,薈品倉門店還配備有RFID智慧收銀,實現批量掃碼結賬。而門店輻射10公里范圍內重點社區,通過直播、社區團購等多重舉措能夠觸達目標會員。
“我們每周都會將活動精準地推送給會員,讓用戶及時了解到我們新上架的品牌以及商品。從而能夠最大化和最快化的實現周罄,為品牌商快速回籠資金和實現商品的周轉。”杜麗敏表示。
今年2月,薈品倉APP正式上線,打通線上線下鏈接,為消費者提供多元化購物渠道。此外,薈品倉直播基地也正式投入運營,線上直播嫁接到線下門店,實現購物閉環全鏈路。
杜麗敏認為,數據化是薈品倉最大的基石。目前,通過建立1萬㎡直播基地,打造超200個自有主播,通過不同的維度和流量入口,薈品倉已擁有超300萬會員用戶。
在業內人士看來,以場景和技術為基礎,通過大數據整合利用,薈品倉這種模式將品牌特賣零售與上下游鏈接的或更加緊密,最終會推動零售模式變革,開辟出品牌線下新零售增長新路徑。
加速擴張
不難看出,通過為品牌商提供全鏈條的庫存解決方案,助其資金回籠和商品流轉,以及通過多重手段為會員提供好貨正品低價商品,這是倉儲式品牌特賣平臺薈品倉主要的優勢和打法。
眾所周知,特賣模式具有抗周期優勢,如何更快效率幫助品牌商清理當季或反季節商品至關重要。據了解,一般情況下,服裝品類一季貨品的周期時長約3個月。目前薈品倉在品牌方面的合作模式以代銷+買斷采銷模式為主,合作周期一般在15-30天。薈品倉數據化能力將更智能化的把控進銷存實況,控制庫存問題。
值得注意的是,隨著疫情好轉和服飾零售市場回暖,品牌特賣模式的優勢正不斷被放大。后疫情時代,消費者對正品低價品牌特賣模式更加青睞,他們更樂意為深度折扣的品牌買單。
同樣,隨著消費者性價比需求加強,加上現階段電商物流發展更加成熟,品牌特賣模式或將擴大發展覆蓋范圍,滲透至更廣的用戶群體。
這對于薈品倉來說,是一個利好。
對于品牌特賣模式前景,杜麗敏認為,品牌特賣將會是一條長久的發展之路。她舉例說:“從人均1.8W美金是行業起飛的狀態,到2018年上海品牌特賣市場的迅速崛起,縱觀美國的TJMAX、Marshalls也是經歷了長達30多年的發展賽道”。
談及門店規劃,杜麗敏表示,薈品倉計劃于2021年新開100家倉,下一步將會覆蓋到江蘇、浙江等長三角一帶,基于薈品倉成熟的商業模式,未來將在全國二十多個省市、行政區、直轄市快速開倉,預計2022年會開到200家。
有業內人士分析,薈品倉或將籍門店擴張推動自身業務的穩步增長,而基于正品低價品牌特賣模式情景之下,隨著消費者對性價比商品更加青睞,薈品倉也將進一步消化庫存,從而擴大市場規模。
“未來國內品牌特賣不同于國外僅僅是線下的門店,而一定是線上線下并行發展,未來品牌特賣零售和上游鏈接將會更加緊密,薈品倉也會成為一個更具有性價比的平臺”。杜麗敏稱。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