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痛打的狗不理,被追議的老字號
圖片/聯商圖庫
9月15日凌晨02:12,狗不理集團在其官方微博上發布了一則解除與狗不理王府井店加盟方合作以及道歉的聲明。
聲明中表示,狗不理王府井店面對消費者評價擅自處理且嚴重不妥,不能代表官方集團行為和立場,嚴重損害了狗不理集團名譽,造成了極其惡劣的社會影響,即日起解除與狗不理王府井店加盟方的合作。
狗不理集團方面表示,此次事件反映出狗不理集團在加盟店管理上存在疏漏,并向社會各界道歉。
日前,視頻博主“谷岳”在社交平臺上發布了一則探訪狗不理包子王府井總店的視頻,稱該店在大眾點評網上的評分是2.85分,“難吃價貴”。
視頻發出后不久,新浪微博賬號“王府井狗不理店”就上述視頻發布聲明。聲明中稱,該視頻所有惡語中傷言論均為不實信息,并直指視頻拍攝和發布者侵犯了餐廳名譽權且造成了相關經濟損失,要求對方公開道歉。餐廳方面稱已報警,將追究相關人員和網絡媒體的法律責任。但隨后,餐廳發布的這則聲明被刪除了。
給差評就報警,發聲明要求道歉,王府井狗不理店這波“硬核”操作引發了輿論的強烈反彈,差評鋪天蓋地而來,網友們紛紛指責狗不理傲慢無禮,更有人直呼痛打“狗不理”。
由加盟店的操作不慎引發品牌的輿論危機,相信這是狗不理始料未及的。
盡管狗不理堅持直營為主,陸續收回加盟店經營權限,但是對門店加盟亂象并沒有標準規范的指引及管制措施,不僅給“山寨”狗不理以可乘之機,也為此次王府井狗不理店事件埋下了隱患。
頂著“老字號”光環的狗不理,如今除了包子不好吃、價格貴、沒有特色,還給大眾留下的深刻印象恐怕就是“倚老賣老”。
狗不理品牌創始于1858年,距今已有160多年歷史,位列“天津三絕”之首。從天津起步的狗不理,百余年來卻始終走不出津京地區。財報顯示,公司超過6成以上收入來自天津,在全國拓展上步履維艱。與此同時,企業經歷了三次改制。
2005年4月,天津同仁堂以1.06億元人民幣得標并購狗不理,“狗不理包子(飲食)公司”正式變更為“天津狗不理集團有限公司”。2012年,狗不理集團將精力主要集中放在了速凍食品的布局上。2015年10月,狗不理集團旗下的天津狗不理食品股份有限公司掛牌新三板。但是今年5月,狗不理就從新三板摘牌退市了,前后不到5年。
值得一提的是,自2012年將業務擴展至速凍領域以來,狗不理餐飲門店受到擠壓。據媒體報道,狗不理的線下實體店收縮情況嚴重。到2018年10月末,在北京地區就已減少了11家。
近年來狗不理發展異常緩慢,數據顯示,2013年,公司營業收入0.93億元,到2019年也才1.55億元。
比起狗不理的沒落,外界對老字號如何煥發新活力更為關切。
上市是老字號們謀求轉型變革的一致選擇。繼徽菜老字號同慶樓在上交所上市后,瀾滄古茶、張小泉、德州扒雞等一批老字號也傳出“排隊”遞交A股上市申請的消息。對于老字號而言,上市可以吸納更多資金,拓寬發展空間,亦可為老字號提供更多發展機遇。
但狗不理的遭遇給這些企業敲響了警鐘。在如今的消費市場,“依老賣老”行不通。在傳承產品特色的同時,老字號的經營管理理念更要“上市”。唯有創新產品,積極對接當代消費者的口味和需求,接軌當代營銷方式,才不會被市場所淘汰。
這方面,已有不少老字號品牌作出了變革嘗試。如大白兔奶糖跨界推出香水,通過新興社交平臺,開啟營銷裂變,成功刷新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記憶點。
總之,在老字號煥新這條路上,品牌們且行且敬畏,對市場的敬畏,對消費者的敬畏。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