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迎來首個田園風格市集前灘市集WHATMARKET
“以商助農”助推城市發展“內循環”
9月20日,在上海濱江國際輕質生活中心商業地標代表的晶耀前灘,迎來了上海首個田園風格市集——前灘市集WHATMARKET,來自金山區的優質農產品一一亮相。
在這里,“國際范兒”與“本地味道”相遇,潮流與傳統相融,農商結合,文旅賦能,在上海這座國際大都市的購物中心,碰撞出了別樣的火花。
國際社區X本地味道
在晶耀前灘商場戶外屋頂平臺,來自金山區亭林鎮亭西村五彩稻田的稻草景觀成為了游客的“引路員”。十余個大小不一的稻草景觀分散在平臺的各個區域,身上掛著指示各個展示區的標識牌,還能看到游客與這些景觀合影留念,為世界級中央商務區前灘中央活動區增添了一番田園風味。
亭林月餅的展位前,也是一片熱鬧的景象。剛出爐的月餅還飄著熱氣就被擺上了貨架,沒一會兒,就有不少識貨的老顧客排起了長隊。市民林先生表示:“市面上的‘新式月餅’屢見不鮮,而這還冒著熱氣的亭林月餅卻是難能可貴,品種和口味都挺多,我最喜歡老味道豬油夾沙餡的。今天看到這里有剛出爐的,趕緊就來排隊了。”
據攤主介紹,亭林月餅制作技藝已被列入金山區非遺名錄,保持了原生態無污染的傳統手工,選用優質配方,根據傳承人多年累積的經驗配制而成。亭林月餅皮層酥松,色澤美觀,餡料甜而不膩,口感酥松,唇齒留香,臨近中秋,自己吃和送禮都合適。簡裝、精包裝、禮盒裝應有盡有,顧客可按需挑選。
除此之外,口感軟、糯、香、甜的方糕;濃香四溢、入口彈牙的大米;深受上海人民青睞,素有“藥中黃金”美譽的鐵皮石斛等眾多金山亭林本地的優質農產品,在市中心亮了相。“平常只能在農產品超市或者展銷會上買到的東西,現在在市集就全能買到了,真是省時省心。”說著市民龔阿姨就往特色農場果蔬主題區走去,打算買點特色農產品嘗嘗。
“除了農產品,我們還有各種美酒美食,結合音樂、農場游戲、親子Workshop、趣味比賽等有趣內容,市民可以在市集現場不同的主題區,逛逛金山農產品,做做手工Workshop,嘗嘗美食,遇見最美的大自然。”晶耀前灘相關負責人介紹。
金山如畫X五彩亭林
在表演區域,市級非遺亭林腰鼓展示亮相。跳躍,擊打,奔跑,吶喊,再加上振聾發聵的鼓聲,現場氛圍歡快而熱烈,引得不少市民駐足觀看。據悉,亭林腰鼓是亭林鎮一鎮一品特色文化,唯美、典雅,獨具魅力。經過十幾年的傳承發展,亭林腰鼓已別樹一幟,形成了老、中、青、少梯隊式發展模式,于2013年列入上海市第四批非物質文化保護名錄。現場除了腰鼓外,金山的蓮湘、秧歌等傳統節目也一一亮相,吸引眼球。
在非遺文化展示區,令人陌生又熟悉的洗帚吸引了市民的注意。洗帚是一種竹制工具,用于以前農村洗刷灶頭的鐵鍋,做清洗鍋子用。近年,隨著農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液化氣、天然氣等進入尋常百姓家,灶頭正逐漸淡出人們的視線,洗帚行業逐漸萎縮,扎洗帚技藝近乎失傳。此次亮相市集,目的是讓遠離農村的市民更加了解民間技藝,感受傳統文化。
金山區文旅局局長表示,前灘市集是金山區文旅和農業部門的誠意之作,體現了金山區鄉村振興成果、特色農業發展成效、農民幸福生活和優秀傳統文化。帶著濃郁地方特色的金山農產品、非遺產品和文創產品“集體進城”,讓市民不必跑上50公里,就可以體驗到具有本地味道的金山農特產品和特色文化,讓大家感受到如畫金山,五彩亭林。
農商結合X文旅賦能
這一次將田園風格市集“搬”進市中心的大型購物中心,看似簡單的構思,卻是農業合作社、購物中心、第三方運營主體、政府部門以及文、旅、農、商各方主動尋求共贏的嘗試,滿足多元化、個性化需求創造新供給,助力農產品轉向內需市場,是晶耀前灘“以商助農”的具體表現,更是推動“商業+農業+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典范。
無花果展位前的小陳是被主持人萬蒂妮的視頻吸引過來的:“前幾天在妮妮的微博上看到了這家的無花果,正好來看看。”近日,主持人萬蒂妮和金巖到亭林“一日游”,在上海清闔果業專業合作社體驗了一次無花果采摘。作為當季水果,無花果除了鮮食、藥用外,還可加工制干、制果脯、果醬、果汁等,其中新鮮的無花果和加工后的無花果干都可在此次市集上購買。
第三方運營主體的相關負責人介紹道,金山農產品每天的展銷品種和數量會根據需求變動,以亭林清闔果業的無花果為例,基本都是頭一天向合作社下單,第二天中午前采摘,下午四點鐘前到達市區商圈,不到四個小時,就可以實現“從田頭到餐桌”,其新鮮度更是進口果蔬無法比擬的。
“晶耀前灘一直以來提供國際化的消費體驗,擁有一大批固定的、忠實的、有層次的消費客群,社區原就有不少進口、高檔瓜果蔬菜和農產品。而我們希望通過活動,讓大家嘗到長在上海田間地頭的‘本地貨’,從而進一步提升金山農產品形象,拉動農業生產,增加農民收入,助力農業發展,助推城市發展‘內循環’。”金山區文旅局表示。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