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軍牛排創始人楊學東:“東北韓餐一哥”火爆17年的秘密
近兩年,隨著韓流熱情的減退,不少知名韓餐品牌都走向了落寞。
而有一家韓國餐廳,卻依舊天天排隊,火了整整17年。
當無數的韓餐老板還周旋于韓式烤肉、拌飯、炸雞等同質化市場時,他不僅賣“韓國宮廷菜”,還賣東北民間菜,找到新賽道,開出11家直營店。
差異化定位“休閑餐”,可聚會、可午餐剛需、可閨蜜聚會,做全場景的生意,用“渣男”思維俘獲女性顧客,成“東北韓餐一哥”,還拿下第二屆中國好餐廳冠軍。
它就是深耕哈爾濱17年的餐飲品牌——將軍牛排。
近日,職業餐飲網獨家專訪了將軍牛排的創始人楊學東,看他是如何把低頻消費的特色餐飲變成高頻消費的!
將軍牛排創始人 楊學東
做韓國綜合餐廳,開11家直營店,成“東北韓餐一哥”!
“將軍是韓國本土的一個守護神,牛排是韓餐中價值感最強的產品,所以我叫將軍牛排韓國餐廳!”
那么楊學東是如何成功逃離了同質化的韓餐市場,開店17年,穩坐“東北韓餐一哥”位置的呢?
1、本想開烤肉店,卻陰差陽錯變成了韓國餐廳!
在大家的認知里,韓餐真正大面積流行是2010年左右的韓流風潮,但是其實韓餐在這之前就已經在東北很火爆了,涌現出三千里等一系列的優秀品牌。
而2003年,30多歲的楊學東因為身邊韓國朋友很多,于是和他的朋友劉旭東一起創建了將軍牛排這個品牌,不過最一開始,和所有創業者一樣,他也選擇“紅�!表n國烤肉!
雖說賽道沒啥創意,但是想活下去就必須有自己的特色,楊學東和團隊商量后決定,從最基礎的服務切入。
“我們的服務真就是把顧客‘供’起來,服務員全程幫忙烤肉、夾肉,就怕顧客累著!”
慢慢的,來吃飯的顧客習慣養成了“懶”習慣,都讓服務員幫忙烤,甚至還覺得在桌上烤肉有油煙味。寵粉到極致的楊學東:“行,那我就去后廚烤,烤完肉給你端上來就沒味了!”
雖然在后廚烤肉顧客覺得很便利,但是也出現了一個問題:餐廳變成了傳統的“后廚上菜”模式,高峰時期后廚根本烤不下這么多的肉,而且只有烤肉也十分單調!
怎么辦呢?楊學東把烤爐徹底拿掉,換成正常餐桌,加了很多的韓國菜,變成了一個韓國綜合餐廳,2005年將軍牛排也正是改名為——將軍牛排韓國餐廳!
2、踩著互聯網紅利+商場風口,火遍冰城!
那時候雖然生意過得去,但是沒有互聯網傳播的加持,客流還是靠周邊熟悉的老顧客,真正讓將軍牛排火遍哈爾濱的是源于一位銷售的“執著”。
2006年左右,大眾點評開始拓展哈爾濱市場,推廣人員找到將軍牛排想要進行合作,但是餐飲人普遍還是傳統思維:要打折還要扣點,錢還得經過平臺才能到店,這買賣不劃算。
于是楊學東幾次都拒絕了大眾點評,本以為這事就這么過去了,沒想到大眾點評的推廣人員十分執著,買了10萬張將軍牛排餐廳中的代金券,在平臺上“倒手”賣,沒想到不到一個禮拜,10萬張全都賣沒了。
那一刻開始,將軍牛排才算著真正踩著互聯網的紅利被全哈爾濱熟知,拉了一大批新客!到了2010年左右,商場紅利興起,楊學東第一時間帶著將軍牛排走進商場,生意開始爆滿排隊。
17年深耕冰城,讓低頻特色餐飲變成剛需高頻!
其實韓餐一直屬于特色餐飲,而將軍牛排17年來從來沒出過哈爾濱,只深耕這一個城市。
但是哈爾濱這樣的二線城市不像北京、上海包容性那么強,韓餐歸根結底還是特色餐飲,低頻次消費是普遍的痛點,但是楊學東在哈爾濱不僅開店11家,還讓將軍牛排變成了“高頻消費”的餐廳!
1、定位休閑餐,人均70元,做全場景生意!
當年韓流風靡全亞洲,大街小巷都是炸雞啤酒、韓國烤肉、韓國炸醬面,但是近幾年都輝煌不再了,而楊學東“誤打誤撞”把烤肉店變成“韓國料理”以后,在哈爾濱整整火了十幾年。
那么作為韓國綜合餐廳,他的選品邏輯是怎樣的呢?
(1)把烤肉產品進行刪減。只留下了4、5款烤肉產品,主要加素菜,葷素搭配,和烤肉形成“最佳拍檔”。
(2)產品打造價值感、稀缺感。普通的炸醬面、炒年糕這些和其他韓餐廳無法形成差異化,所以選擇韓國的宮廷菜九折板作為主打。
(3)必須要有東北菜做過渡,比如東北名菜鍋包肉來引流。
也正是因為這個選品邏輯,將軍牛排在定位上也完全區別于市面上的其他韓餐,定位休閑餐。
可正餐、下午茶、聚餐、閨蜜小酌、午餐剛需,比如說聚會大菜:九折板、烤肉、各類鐵板產品,人均也就70元絕對夠排面;
午餐剛需:外賣板塊也要抓住,比如大醬湯、石鍋拌飯這類型的主食類產品,目前外賣占營收的20%。
閨蜜小酌:自釀米酒、蔬菜沙拉、韓國打糕、這些很適合下午茶閨蜜小聚,做的是全場景的生意。
顧客來的場景多了,消費頻次自然也就變高了。
2、用“宮廷菜”九折板做殺手锏,牛排做引流爆款,抓住顧客“實惠+嘗鮮”心理
你可能會發現市面上很少有餐廳會主打素菜,而將軍牛排的主要力推產品是全素的“九折板”!
首先九折板具備稀缺感,中國的韓餐主要還是以炸雞等單品為主,九折板很難吃的到。
其次還可以體現性價比,九折板在韓國屬于人均千元的宮廷菜,但是在將軍牛排39元就可以吃到。
很多人會問:就算產品再好,你憑啥就讓它成為桌桌必點?
不會講故事的菜單不是好菜單,在菜單和物料宣傳上,楊學東給了很多顧客必點的理由。
“這是一道拿下大世界基尼斯之最的九折板!”
“將軍牛排靠主打菜九折板和團隊的努力,榮獲第二屆中國好餐廳冠軍的寶座!”
除了這些成績加持,他還將菜品的研發過程、工藝、以及獲得的獎項都展現在菜單上,雖然只有40種產品,但是每一道產品都能說出歷史,讓顧客帶著情緒去吃,吃完還要感嘆一句:真是一家有故事的餐廳��!
這也就是為什么一份大號烤牛排只賣49.9元也能保證平均60%毛利的原因了。
首先,純素的高毛利產品九折板,自帶IP明星光環,桌桌必點,可以拉平毛利。
其次,8大必點菜有6個都是大醬湯、石板豆腐這類的素菜產品,所以即便牛排毛利很低,但是綜合來講通過這樣的搭配把毛利拉高到60%左右。
這也符合菜單心理學:牛排這樣高價值的菜品走性價比路線,九折板這類型的宮廷菜走稀缺性路線,兩者搭配起來滿足顧客嘗鮮和追求實惠的心理。
3、借鑒“渣男”套路做餐廳,2招吃定女性客群!
為什么很多女孩都禁不住渣男的誘惑?因為渣男對每一個女孩子都很體貼入微、每天變著花樣對女孩好,給她們想要的儀式感。
而韓國料理做的其實也是女性客群的生意,那就要借鑒“渣男”打法,抓住女孩的心。
第一招:菜品本地化,給出“定制感”。
誰都不喜歡跟別人一樣的,只喜歡量身定制的,餐廳的菜品也是一個道理。
比如說將軍牛排中的一道雞爪,本是來源于一款韓國經典的小吃“火爆雞爪”,雖然在韓國賣的很火爆,但是對于東北人來講還是太辣了,所以楊學東特地找到韓國的資深廚師,根據原本的“辣”味型重新配方、調味,進行本地化改良,變成了現在的“微甜微辣”味,為東北女孩量身定制。
第二招:用“細節”征服顧客,給足“儀式感”。
細節1,泡菜讓顧客自己剪,體現價值感。
俗話說舍不得孩子套不著狼,楊學東光是在餐廳器皿方面,就很舍得花錢,這也是別人始終模仿不了的原因。
比如說免費贈送的泡菜,別人都是裝在普通的小碟上桌,而楊學東為了滿足儀式感,特意定制了“泡菜小罐子”,放上整片的辣白菜,讓顧客從壇子里自己剪著吃,即便是贈送的小菜也滿足儀式感,小壇子也更有價值感。
細節2,顏值即是正義,擺盤必須精致,讓顧客曬到朋友圈。
都說一個女人不愿把你曬到朋友圈,一是因為不是真愛,二就是長得太丑了!
所以基于拍照傳播這一點,精致好看是必備的要素。比如一款沙拉,將軍牛排把醬汁放在冰淇淋甜筒里面,好看又有創意,朋友圈傳播率極高!
職業餐飲網小結:
“沒有人一開始就能看到成功的模式, 都要靠不斷的摸索著前進!”
將軍牛排雖然一開始是烤肉店,但是完全跟著顧客的需求去做改變,順著顧客想要的去調整經營模式,又不斷在菜品、裝修上升級,才走出一個新賽道,把一個原本低頻消費的特色餐飲變成了高頻消費,用17年時間拿下哈爾濱市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