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天超20億,阿里、騰訊、頭條的國慶檔資本追逐戰
經歷了大半年的停擺,這個長達8天的黃金周,對電影人來說無疑是久旱逢甘露。
《奪冠》、《我和我的家鄉》、《姜子牙》、《急先鋒》、《一點就到家》五部電影撐起了今年的國慶檔。這其中,《奪冠》、《姜子牙》、《急先鋒》都是原本應在春節檔上映的作品,都放到國慶檔來上映。
某種意義上說,今年的國慶檔是春節檔的一次補位賽。
貓眼數據顯示,截至10月4日0時,國慶檔電影總票房已超過20億元。國漫電影《姜子牙》和《我和我的家鄉》票房雙雙突破10億元。
這注定是個被記錄的黃金周:一方面是票房數據超出預期,今年“十一”黃金周假期首日,中國院線斬獲7.3億元票房,在國慶檔票房史上位列第二;另一方面,在于電影公司們在重啟之后進入了新一輪角逐,今年除了光線傳媒與華誼兄弟之外,還有B站、頭條等互聯網公司成為背后推手。
目前從口碑上來看,還不能完全下結論說“今年國慶檔穩了”,黃金周剛剛過半,票房口碑正在發生變化,誰才會是今年真正的“黑馬”,值得期待。
4天超20億,國慶檔上演追逐戰
疫情后的“最強國慶檔”,在首日迎來了開門紅。
燈塔數據顯示,10月1日全國總票房達到了7.45億,總觀影人次達到了1834萬。這份成績背后,映前熱度頗高的《姜子牙》居功至偉,以42%的上座率,單日斬獲3.62億票房,位列當日票房榜榜首。
這樣的成績,甚至讓《姜子牙》刷新了《哪吒之魔童降世》(下文簡稱《哪吒》)創下的國產電影首日票房紀錄,影院方面也調高了《姜子牙》10月2日的排片,影片次日42.4%的排片占比,比首日還多出5個百分點。
但這僅僅是開局第一天。《我和我的家鄉》從10月2日晚開始出現反超跡象,無論從綜合票房,還是排片場次來看,《我和我的家鄉》(下文簡稱《家鄉》)均超過了《姜子牙》。
“這是影片本身質量決定的。《家鄉》比較輕松歡快適合假期休閑觀看,《姜子牙》畫面是美的,但是情節和主題還是沒有超過《哪吒》的驚喜。”看了兩部電影的觀眾楊君對「電商在線」說。
實際上,《姜子牙》絕對是拿著一手好牌亮相,和去年大熱的《哪吒》出于同一團隊之手。讓許多期盼“封神宇宙”IP的觀眾,將好奇心都投入到了《姜子牙》之中。前作50億+的票房,也讓人們對于這部電影的票房寄予了厚望。
相比之下,《家鄉》更像是一個“挑戰者”,和去年國慶檔冠軍《我和我的祖國》一樣,同為多位名導合作的“拼盤”電影。但去年有國慶獻禮的基調在,“愛國”主題有天時地利的機遇。
《奪冠》迎合了國慶檔熱度,卻在口碑上高開低走,《一點就到家》和《急先鋒》幾乎從宣發就被打上了“陪跑”標簽。也讓整個國慶檔成了《姜子牙》和《家鄉》的雙方pk。
市場難免把今年的國慶檔和去年相比,尤其是去年十一當天8.15億的票房已被載入史冊。但去年有著特殊的背景,國慶上映的三部獻禮片,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的節慶氛圍形成呼應,調動了很多非活躍觀影人群的觀影積極性,進而助推十一當天票房達到了平時票房的近4倍。
但也從某一方面說明,市場對今年這個國慶檔,看得非常重。電影行業亟需回血。177天的市場停擺,讓國產電影陷入了水深火熱之中。影院也好,片方也罷,都需要現金的流入。
與此同時,這是影院開張以來的第一個大檔期。雖然影院復工后不久,《我在時間盡頭等你》就在“七夕檔”斬獲了5億票房,但比起國慶節,七夕的限定因素還是太多了。《八佰》破30億票房,給了市場極大的信心,所有人都在期待著下一個30億。
《姜子牙》能否接棒《哪吒》
《姜子牙》口碑的兩極分化,也讓其背后光線傳媒的動漫布局浮出水面。
自去年年中作為《哪吒》片尾彩蛋登場以來,《姜子牙》就沒少被國漫迷視作為“封神宇宙”繼承者。2019年,光線傳媒依靠《哪吒》獲得了超10億元的營收,占總營收的30%。今年上半年,光線傳媒總營收僅2.59億元。外界都盼望著《姜子牙》能夠重現《哪吒》盛世,一方面是拯救疫情后的電影票房市場,更重要的是看到光線傳媒接下來的營收表現。
外界一直流傳著“中國最好的動畫片公司,50%以上被光線投資。”的說法。光線傳媒前后投資了21多家動漫產業鏈上的公司,僅是《姜子牙》一部影片,就有旗下至少10家光線持股的企業參與,至少有8家動漫公司。在4家出品公司中,除光線影業及其全資控股的子公司彩條屋影業之外,中傳合道文化、可可豆影視均于2016年獲得了光線傳媒的900萬元和400萬元融資。
一個爆款有多大作用?從前面的經驗可見一斑。在《大圣歸來》取得9.56億票房后,獲得光線傳媒2000萬元投資的動畫公司十月文化,在當時的估值為1億元。而在十月文化參與出品《哪吒》期間,光線傳媒又追加了1.98億的投資。根據出資金額折算,十月文化憑借《哪吒》的火爆,估值也一躍飆升到20億元。
這其中不得不說到光線傳媒的動漫核心——彩條屋。
自從2015年10月成立彩條屋影業以來,光線在中國電影市場,就保持著每年推出至少一部國產原創動畫電影、一部日本動畫電影的節奏。國產如《大魚海棠》、《大護法》、《大世界》這三部“大字輩”國產動畫電影,曾經先后被光線傳媒旗下的彩條屋影業投資,還有日本電影《你的名字》創造5億票房的紀錄。
但彩條屋的經營成本很高,因為大量的財力和精力都花費在了IP開發層面。一方面是從源頭上孵化原創IP,另一方面是通過投資來獲得IP資源。但IP開發需要經過一定時間,而光線的IP資源經常“捉襟見肘”。為改善這一狀況,去年光線傳媒推出了一本漫畫APP,計劃變成“蓄水池”,并上線了《敖丙傳》《妙先生之彼岸花》等動畫電影聯動漫畫。
根據2020年中報來看,光線傳媒投資的近50家企業中,共計造成了4807.70萬元的投資虧損。
財報顯示,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實現營收2.59億元,相比上年同期11.71億元同比減少77.86%,歸母凈利潤2057.2萬元,同比減少80.46%,扣非后歸母凈利潤為虧損1318.76萬元,同比下降119.22%。
對光線傳媒來說,電影及衍生品無疑是最主要的業務。2020年上半年,光線傳媒電影及衍生品營業收入9179.73萬元,營業成本3987.22萬元,毛利率達到56.56%,但營業收入比上年同期減少了90.06%。
與此同時,光線在IP資源的衍生品開發和線下布局方面,與奧飛和方特等動漫公司仍有差距。比如去年,《哪吒之魔童降世》在已獲得20億票房后,光線傳媒才著手衍生品的開發,導致電影在上線3個月后,觀眾才能拿到衍生品。今年的《姜子牙》雖已在電影上映前發售了部分衍生品。但根據《姜子牙》的口碑與故事基調來看,觀眾的購買欲望并不太強。
《姜子牙》在一定程度上被視為光線的重要轉折點,能否續寫《哪吒》的IP光輝,是《姜子牙》背上的重任。
國慶檔背后的資本參戰
其實光線的對手已經不僅是華誼等同類電影公司,更有B站這類動漫內容公司。今年的國慶檔,也凸顯了資本方的虎視眈眈。
這一次,集結了超百家出品方,除了傳統影視公司,還有阿里、騰訊、抖音、嗶哩嗶哩等為代表的互聯網公司加入,今年國慶檔堪稱一場資本盛宴。
具體來看,《姜子牙》構成較為簡單,主要出品方為光線傳媒;《奪冠》的背后則有歡喜傳媒、中國電影、文投控股、阿里影業等身影;《急先鋒》的出品方有中國電影、騰訊影業等公司,聯合出品方則包括了幸福藍海。
其中,《家鄉》身后陣容最為強大。該部影片有10家出品公司,40家公司聯合出品參與其中,既有北京文化、中影股份等影視上市公司,也有導演陣容中寧浩公司壞猴子、徐崢公司真樂道、閆非公司西虹市影業等。這40家聯合出品方幾乎包括了當下電影市場的所有新興玩家:阿里影業、貓眼電影、博納影業、抖音、嗶哩嗶哩、萬達影視、新麗傳媒、歡喜傳媒、開心麻花……
抖音、B站出現在國慶檔,難免讓外界驚喜。但抖音的入局不難理解,字節跳動深入電影的決心在春節檔就已上演,花6.3億元買下了電影《囧媽》,在今日頭條、西瓜視頻、抖音等平臺免費開放給用戶。
B站進軍電影也絕不是一時興起,早在2015年就成立了嗶哩嗶哩影業。沉寂多年,今年B站在影視行業新動作不斷,除了參與出品《我和我的家鄉》,在8月底以5.13億港元入股了歡喜傳媒,獲得歡喜傳媒旗下既有影視作品及新作的獨家外部播放權。
B站對動漫產業的布局更是核心方向。“國產動畫會是在我們專業視頻領域投入最大的,在之后幾年內也將是投入最大的(內容品類)。”B站副董事長兼COO 李旎說。
從二級市場來看,業內對國慶檔成績抱以期待。9月30日,影視股拉升均以漲幅收盤:華聞集團漲停,光線傳媒漲幅超6%,北京文化、萬達電影漲幅超4%,巨人網絡、中國電影、華誼兄弟跟漲。其中,因《姜子牙》預售爆棚,光線傳媒漲幅超6%,總市值拉升31億至489億元。
國慶前,《八佰》給華誼帶來了一輪“回血”,國慶檔之后,又有哪些資本將再獲關注,值得期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