將龜苓膏零食化、飲料化,生和堂能成為第二個王老吉嗎?
十幾年前,一句"怕上火,喝王老吉"的廣告語,讓億萬消費者認識了涼茶,并且將涼茶和"去火"的功效快速綁定。而在此之前,涼茶只是兩廣地區的區域性飲品。
王老吉可以說是區域食品品牌化,品類品牌占領用戶心智的典型代表。如今涼茶品類的市場規模數百億,也將這個兩廣地區的飲品帶入了千家萬戶。
這樣的例子近幾年在慢慢變多,蔡林記熱干面、螺螄粉等等都越來越受歡迎。今天我們要介紹的是另一個品牌"生和堂",將龜苓膏這個原本在兩廣地區、手工熬制的健康小吃,做成了一款健康食品,走向全國,走向國際。

圖源:生和堂
能適應全國市場的好產品是什么樣?
龜苓膏原本是兩廣地區的區域性小吃,因為苦味的口感和工藝等問題,很難適應兩廣以外的全國市場:1. 傳統的龜苓膏由仙草熬制,口味較苦,兩廣地區的用戶因為涼茶飲用習慣,加上滋補的飲食傳統,對苦味的接受度比較高,但要走向全國,口味仍然受到局限;2.傳統的龜苓膏由小店現場熬制,以瓦罐形式存放,保存的時間和形式受限;3. 由于門店熬制,成本較高,價格也并不可愛。
正如涼茶品類被王老吉帶過全國消費者的視野,十幾年前,龜苓膏也開始尋找拓展市場之道。能適應全國市場的龜苓膏是什么樣的?生和堂在產品方面做了不少改進:
首先是口感問題,在龜苓膏產品附加了蜂蜜和煉奶,做成龜苓膏伴侶,由用戶根據自己的喜好自由添加量,用于平衡產品本身的苦味;公司還同時將龜苓膏中的固形物從60%提升到88%,后來在煉奶和蜂蜜的基礎上增加了谷物、紅豆、綠豆、椰果等不同的伴侶配料;
圖源:生和堂
其次在盒裝的龜苓膏產品之外,生和堂還根據人群做了不同的產品設計,比如增加了散裝的果凍龜苓膏為小朋友吃,也為學生人群設計了可以吸食的包裝;為白領人群,則結合咖啡、抹茶等元素,創新了適應下午茶需求的產品;為有減脂需求的人群,設計加了堅果、果干的產品(由于龜苓膏本身屬于凝膠類產品,自帶低糖、0脂肪、飽腹感的屬性,因此很適合作為代餐);最近,生和堂還推出了草本的植萃飲,增加了有養生功能的飲品線。
圖源:生和堂
包裝工藝上,生和堂將產品包裝的透明包裝膜改成純鋁制的膜,讓PH值達到5以上,實現更長的產品穩定性和保質期。
相比涼茶,龜苓膏產品似乎擁有更好的延展性,既能和奶茶、甜品等食品搭配,在2B領域合作,也可以單獨作為零食進入2C市場,加上其"健康"的功能屬性,產品可以跨界和很多品類合作,市場容量也會更大。
投產建廠,供應鏈儲備
從2006年開始,生和堂切入龜苓膏這個細分品類,開始覆蓋全國的渠道,如今已經覆蓋了10萬個終端。
圖源:生和堂
十年前,已經初具規模的生和堂面臨一個非常關鍵的選擇,將多出的錢投入更多的渠道建設,還是向上游投入做產能建設。生和堂選擇了后者,創始人陸偉在采訪中提到,回頭看這個決定是很正確的。
生和堂花費近億元,在上游供應鏈端建立起非常富裕的產能。中越邊境憑祥建立原材料基地,在越南合作種植、優先收購、自主熬制,上游全部環節自己參與。
圖源:生和堂
龜苓膏由仙草熬制而成,優質的仙草多來源于越南,含膠率高,國內的仙草多產自廣西、廣東和福建龍巖,含膠率沒有進口的仙草高。生和堂以合作種植的方式更快更多更低成本地獲取優質仙草原料,同時自建工廠完成加工環節。
供應鏈的投入,讓成本節約了25%以上。以此同時,生和堂不僅掌握了上游的核心原料,工廠還擁有10億規模的產能和高度自動化的生產能力,開始為2B行業提供原料和代工服務。而生產能力的進步,也為生和堂的產品研發和創新提供很好的基礎。
抓住新渠道紅利
生和堂的創始人陸偉曾工作于喜之郎,核心團隊均來自喜之郎,具備強大的線下渠道管理經驗,有過近千個一級經銷商的管理歷史。而生和堂在創立后,也已經實現線上線下全渠道覆蓋,線下整體進入10萬家零售終端,除了KA、商超、休閑連鎖渠道,生和堂還進入不少校園店、以及航空等特殊渠道。
圖源:生和堂
今年,生和堂開始發力電商,引入原百草味的電商運營官,線上的銷售占比也從去年的13%增長到今年的20%,明后年預計將突破35%。相比線下,線上的投入更容易聚集品牌的勢能,不斷形成核心的用戶群和品牌知名度。此外,線上也將成為新品的重要測試渠道,配合研發更多創新草本健康食品。
圖源:生和堂
據創始人陸偉介紹,2019年生和堂整體實現2.6億的銷售收入,今年預計完成3億銷售額,整體的凈利率能達到10%以上。未來的增量將來自幾個方面:線上仍有一定的增長空間;龜苓膏的飲料化,今年推出的新品植萃飲系列月銷量已經突破百萬杯,和2B等茶飲品牌的合作也將帶來更多增長,同時生和堂也在機會線下餐飲門店的開拓。
生和堂此前曾掛牌新三板,近期開放融資。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