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底撈前員工開出500家串串火鍋,為何一夜間停止加盟?
疫情后,為了應對市場的不確定性,越來越多直營餐飲連鎖品牌開放加盟,像周黑鴨、嘉和一品等。
但有這樣一個餐飲老板,如今卻要逆勢而行,放棄加盟全面做直營!
相信職業餐飲網老粉絲對他都不陌生,他就是大斌家串串火鍋創始人大斌,他曾從海底撈離職,靠網友眾籌眾捐開出第一家串串火鍋店,通過一款泡椒牛肉作為爆款串串,一年賣出五千萬串!成立5年,開出500家店。
現如今,他卻在開出500家店后,放棄加盟做直營,立志明年再開出300家直營店,究竟為何他要逆勢而為做直營?又是什么樣的底氣,讓他要做串串火鍋界的“海底撈”?
近期職業餐飲網對其創始人大斌做了專訪,一起了解一下。
5年完成500家加盟店,
卻一夜間按下“暫停鍵”為哪般?
2015年大斌在朋友圈66位網友的捐贈下,開啟創業之路,趕上串串火鍋風口,通過微信引流,開店8個月他就賺了人生中第一個100萬。
不僅如此,他又以驚人的擴張速度,迅速開出500家門店,穩坐串串火鍋頭三甲的交椅。
就在生意做得風生水起之時,他卻要突然停掉加盟全面轉型直營,就在所有人都不理解他的“大動作”時,大斌第一次對職業餐飲網說出了自己的分析和思考。
1、輕模式適合加盟,重模式更適合直營
在剛剛創業時,大斌一直思考的是如何迅速開店,占據串串火鍋品類這個賽道。
但當開出500家店,站穩腳跟之時,通過近幾年他對行業的觀察和深度思考,他發現輕模式更適合加盟,重模式則適合直營。
1)雞排、奶茶等輕模式品類更適合加盟
什么是輕模式餐飲呢?
我們可以拿全國門店20000家店的正新雞排、第一個突破10000家店茶飲品牌蜜雪冰城來概括:
a 每家店鋪面積都不超過30平
b 兩到三個員工就可以管一家店
c 供應鏈成熟,產品的標準化程度很高
d 走食類買完就走,不需要深度服務。
能夠做到這幾點,就比較傾向于輕、快模式,更適合加盟的方式迅速拓店,來達到“萬店”規模。
2)串串火鍋等社交類重模式更適合直營
我們再回頭看串串火鍋這個品類,模式相對較重,無論是選址還是門店面積上都不能做到“輕”,員工配置也要在10幾個人,產品標準化難度比較高,最重要的是串串火鍋、火鍋、燒烤等都是社交屬性,更注重顧客的服務和體驗。
真正制約“重模式”發展的是管理難度的制約,因為鏈條過長,所以單靠加盟很難在不失控的情況下做成“萬店”規模。而深耕區域做直營,像鄉村基、老鄉雞的發展策略盤踞一方,則更適合品牌的長久發展。
2、20多名骨干均來自海底撈,具備直營團隊基因
在餐飲行業走直營模式,海底撈一直是一個難以超越的標桿。
雖然已從海底撈離職多年,但大斌一直把海底撈當做心中的信仰和楷模,不僅是他,他的團隊也有著非常濃厚的海底撈基因。
團隊20多名骨干都是海底撈的前員工,無論是文化上、管理上、還是運營模式上,都在學習海底撈的經營之道。
這樣的團隊從創立起骨子里就帶著海底撈般直營的基因,加上好的產品,大斌覺得自己的企業要向海底撈這樣的直營品牌看齊。
所以從天時(串串風口)、地利(盤踞長沙多年)、人和(海底撈前員工團隊),沒有人比他更適合做直營。
3、從重招商到重產品,要做串串火鍋界的“海底撈”
走加盟路線的餐飲品牌,很容易陷入為了把規模壯大,而把精力更多花費在如何“招商”上,把時間花費在同加盟商溝通上,慢慢忘記對產品本身的打磨,對組織體系的思考。
這點大斌在這5年中深有體會,開出500家店,團隊和自己每天都要把全部時間放在加盟商服務上。
但大斌家串串火鍋之所以能夠從一家幾張桌子的小店成長為500家店的企業,靠的就是產品耐打,顧客的認可。
所以大斌想回歸創業時候的初心,未來把時間和精力聚焦于產品,真正做好一鍋串,成為串串火鍋界的“海底撈”。
48天開出27家直營店
用“海底撈式擴張”一年再開300家店
大斌在決定做直營后,用了不到48天的時間,就連開了27家直營門店。
很多人都驚訝于他開直營店的速度,也非常想知道,他是如何用最短的時間完成加盟到直營的蛻變?
1、已開出的加盟店怎么辦?
不拋棄不放棄,成立專門團隊幫扶
已開出500家店,如今停止加盟做直營,已經放出去的加盟店怎么辦?
大斌沒有讓這些店鋪關門大吉,而是選擇成立專門的團隊,一方面篩選淘汰,關掉那些無法挽救的店面,一方面嚴格管控,輔導培訓。
1)成立專門食安小組,定期監管,緊盯每一個細節
比如店里所用油、食材等,都要嚴格按照要求去監督、管理。
2)已加盟的店,采用百分制考核
所有加盟店采用百分制考核,實施新的條款,如果一百分扣完,則停止合作。
3)成立家庭小組,幫扶培訓
成立家庭小組,專門幫扶,總部培訓授課,到店輔導,讓原來的加盟店能夠經營的更好。
2、未來再開直營店如何開?
一年目標300家店,從50家直營店選100個店長
解決了已加盟門店的管控,接下來就是安心開直營店做進一步擴張,大斌給自己定了一個目標:到明年的12月31日,要在500家店基礎上,再開出300家直營店,這么快的速度,怎么做?
大斌覺得,只要找到合適的人,就能夠開出足夠多的店,那人從何而來呢?
1)用現有50家直營門店孵化出100個店長
大斌說,300家直營店的目標,是經過計算得出來的。
讓已有的50家直營門店發揮作用,之前開出的500家店,其中有一部分是直營門店,直營門店從創立之初就有著孵化人才的“功能”。
一家門店培養2個店長,這樣50家門店就能夠孵化出100個店長。
而這150個店長再次孵化,一年開出300家店的店長問題當然也就不再是難題了。
那么重點來了,一家門店怎么培養出兩個店長呢?
2)用“師父帶徒弟”,讓一家店孵化兩個店長
現在很多餐飲企業都在借鑒海底撈的“師徒制”,比如陜味食族、莆田等,當然作為海底撈的資深“粉絲”,大斌也在自己的企業推行師徒制。
他是如何推行的呢?
舉個例子:一個店長師父只要成功帶出徒弟,徒弟考核過關,就可以獲得9000元的獎勵。徒弟怎么算考核成功,不僅有各項業績數據做支撐,還有一個重要的考核標準,就是能夠獨擋一面開一家店,也就是成為下一個店的店長。
這樣師徒制的孵化,讓店長的人才隊伍越來越壯大。
3)用353分紅制模式,激勵員工成為“師父”
店長自己就要管理門店,還要帶徒弟,怎樣能給員工動力去做這件事?
大斌還是學習了海底撈的分紅制,只不過在分紅制的基礎上,又融入了自己心思,推出了“353模式”。
353模式
師父自己的店,取名A店,自己可以入股3%。
所帶徒弟的店,取名B店,師父可以入股5%。
徒弟所帶徒弟也就是徒孫的店,取名C店,師父可以入股3%。
所以A+B+C三家店,師父就可以拿到10%以上的分紅,除此之外,只要帶出一個徒弟就額外獎勵9000元。
4)用“4+1”、“8+1”模式篩選出區域經理
如果這個師父特別優秀,帶出了4個徒弟,大斌又研究出“4+1”模式,讓這個師父升為見習小區經理。
作為見習小區經理,師父店長底薪不僅會增長到15000元,每月還能夠拿到徒弟4家店的分紅,未來徒孫開店也會繼續拿分紅。
如果師父能成功帶出8個徒弟,走“8+1”模式,就能升為小區經理,小區經理的底薪增長到20000元,每月還能夠拿到徒弟8家店的分紅,當然未來還有徒孫店的分紅。
就這樣用海底撈家族模式,成功復制人才,從而迅速開店擴張。
職業餐飲網總結:
直營和加盟的路,對于餐企來說各有利弊。
關鍵是要找準產品的定位、團隊的基因和未來的發展方向。
大斌可能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開出加盟門店500家之后轉型做直營的,是餐飲史上的一次試水。
對于已經開出500家店的大斌來說,從加盟到做直營,不僅需要“勇氣”還需要“實力”。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