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一区在线视频_正在播放91_精品视频999_成人国产精品视频_wwwjizz欧美_亚洲欧美日韩精品

用戶登錄

沒有賬號?立即注冊

牛奶界的“快手”,還能甜多久?

來源: 電商在線 吳羚瑋 2021-02-11 10:45

0糖、0脂肪的健康飲食風潮下,一家賣甜牛奶的公司上市了。2021年2月8日,李子園上市,開盤當天暴漲44.01%。3個交易日收獲漲幅74.3%,目前市值54.07億人民幣。

但此時距離李子園建立,已經過去27年。這個從金華起家的牛奶品牌,幾乎沒有發生過什么變化,口味不變,簡易瓶身和綠色瓶蓋也還是當初的樣子——和椰樹椰汁一樣,這種時代審美在如今講求差異化的品牌戰爭中,倒是擁有超高辨識度,你也可以說它像另一個可口可樂,靠一款單品走天下的品牌,以“不變應萬變”收割忠粉。

20年前,甜牛奶統治味蕾的時代,包裝有些“塑料感”的李子園,是很多浙江孩子的早餐必備,紅罐的旺仔牛奶也時常出現在餐桌上。

這對時代兄弟的走紅模式也基本一致:央視一套反復播放的李子園廣告,讓很多人都記住了“新新鮮鮮李子園”這句廣告詞。旺仔牛奶是用幾則廣告,將魔性的劇情刻在90后腦子里,“再看我,就把你喝掉”、“李子明同學,你的媽媽拿了兩罐旺仔牛奶”......

兩者也都捧出了各自的明星單品。李子園的甜牛奶至今還在為公司創造95%以上的營收。旺仔牛奶在旺旺進軍大陸后,很快成為當時飲品行業中為數不多的百億大單品,也推動其港股市值從200億港幣達到1700億港幣的巔峰。

或許你很少聽過李子園這個品牌,一方面是因為地域品牌,一方面它的用戶極致下沉。我們如果將李子園與最近上市的快手進行比較,他們起家于下沉市場,三四線城市,不同的是,快手嘗試往上走,觸達城市人群,而李子園仍在往下沉,一條路走到底。

快手所處的是短視頻和直播的風口,而李子園的牛奶行業,已經經歷了甜牛奶-常溫牛奶-低溫鮮奶幾重變化,也見證了旺旺巔峰之后即下坡的過程,老產品撐半邊天、業績下滑、股價低迷。旺旺最近幾年出現在消費者眼前的方式,是服裝品牌和旺仔牛奶的IP聯名,以及依舊魔性的廣告營銷。不時回彈的業績,靠的還是老本。

而近30年都沒怎么變的李子園,聲量沒有椰樹椰汁響亮,營銷能力不及旺仔,如今靠一瓶甜牛奶和童年濾鏡,能持續說服資本市場嗎?

落后了兩個時代?

一些牛奶科普貼總是在告訴大家,如何通過配料表判斷一款品牌是乳飲料、調制乳、復原乳,還是真正的牛奶。

飲用水、生牛乳、全脂牛乳粉、白砂糖......李子園的配料表沒有透露各成分的比例,但我們可以通過招股書披露的信息發現,李子園每年采購的奶粉和白砂糖,重量都是生牛乳的2倍以上——按科普帖的說法,李子園是一款含糖量很高的乳飲料,不算真正的牛奶,也跟廣告語中的“新新鮮鮮”扯不上什么關系。關于這一點,李子園倒是在自己的天貓官方旗艦店中標注,指的是“日期新鮮”。

李子園的招股書說,這次上市,是為了生產出更多奶。“發新股募集來的資金,在扣除發行費用后主要用來擴產河南鶴壁和云南曲靖兩個項目。項目完成后,公司每年新增產能17.4萬噸。”

但問題在于,現在生產那么多甜牛奶,能賣出去嗎?

大量奶粉+大量糖的組合,顯然不適合當下城市年輕人追逐“無糖”和“鮮”的健康風潮。

如果我們簡單以牛奶產品劃分時代,從上世紀90年代至今,中國分別經歷了甜味奶-常溫奶-低溫奶時代。李子園所代表的甜牛奶,和如今放在超市冷藏柜里賣的低溫鮮牛奶,可以說隔了兩個時代。至于最近幾年垂直領域冒出來的新趨勢——譬如專門為了解決亞洲人乳糖不耐的植物奶,尤其是通過星巴克、Seesaw、Manner等咖啡館流行起來的燕麥奶,更是讓李子園顯得有年代感。

比以往更下沉

如今的李子園,離城市里那批年輕的消費者很遠。

盡管它在天貓、淘寶京東蘇寧易購都開了自營網店,還通過天貓超市、京東超市等電商平臺進行代銷,但招股書顯示,李子園從2017年到2020年的電商平臺服務費雖有較大的增長,但2020年上半年電商平臺服務費只占銷售費用不到2%。電商平臺服務費包括要付給電商平臺的銷售傭金和廣告費等,不高的平臺服務費意味著李子園電商營收也有限。

目前,電商只是李子園的補充,李子園大部分營收還是來自于線下。

和行業內大部分品牌(光明、新希望控股的新乳業、燕塘乳業)一樣,李子園用的同樣是經銷為主、直銷為輔的銷售模式。2010年,其經銷商數量只有300家左右,招股書顯示,如今經銷商已超過1700家。

李子園的上升期2000年,浙江省內,社區早餐店的屜籠旁、校門口小店的貨架上,都會擺著幾瓶李子園。當年,李子園的銷售額破億,2年后又上漲超過300%,達到4.3億元。

不過,拿李子園在招股書中披露的數據計算,其營收增長率沒能再現當時的輝煌,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營業收入分別為6億、7.9億、9.7億和4.3億元。

2017年后,李子園的市場拓展費也一直在縮水,說明它很少再把自己推向大賣場和大型連鎖店,或打算在賣場做出什么動靜來。

如今賣李子園的,大多是小規模的夫妻店:1700多家經銷商中,半年銷售額在50萬元以下的占了絕大多數,1500多家。它們通常是學校、網吧和早餐店——網吧早就式微,城里的夫妻早餐店也正在連鎖品牌化,學校里的小賣部倒是個不錯的銷售渠道,畢竟,小孩子只管好不好喝,成年人更在意無糖和低碳水。反觀這兩年闖出來的元氣森林,除了在線上造聲量,在線下也進行了渠道鋪設:它難以進入傳統銷售渠道,便去搶占年輕用戶更青睞的連鎖便利店

2009年,李子園的創始人李國平接受采訪時表示,乳品的未來和希望在于農村,而不是漸趨飽和的城市市場。李子園面向中小城市和農村市場的策略,其實在10年后的今天也未曾變過。招股書中,李子園說自己的布局就是在下沉市場,而且從招股書披露的信息數據看,它會比以前更下沉。

從李子園打算在河南與云南建的兩個項目,就能讀出它進軍西南及中原市場的計劃。經濟發達的華東地區、升級更快的沿海消費者,對李子園來說,已經是個相對飽和的市場。更何況,在這里,李子園還需要面臨本土品牌的競爭。

趕在2020年底上市的一鳴食品,也是扎根在浙江省內的乳品公司。它也在依靠直營+加盟的形式快速擴張,在江浙滬閩等地開出了1699家奶吧——數量上不輸李子園,門頭掛著的品牌也比李子園更為響亮。

從地方走向全國的路徑

一方水土養一個牛奶品牌。東北的牛奶招牌是完達山,新希望植根于四川,燕塘和香滿樓很難走出廣東,而很多上海人從小喝的牛奶就是光明。

這倒不是因為各地牛奶有多大的味道差異,而是因為經過巴氏殺菌法消毒過的鮮奶需要全程冷鏈運輸。即便現在,冷鏈物流的發展擴大了運輸半徑,遠距離運輸也是需要核算的成本。自建了冷鏈物流的盒馬,在推出日日鮮牛奶時,也會考慮運輸成本和口味差異,分別在江浙滬、廣深和成都周邊選用了安佳、溫氏和新希望等品牌作為合作伙伴。

在冷鏈還不發達的90年代,牧場到貨架的最大半徑,一般不超過300公里。那時,牛奶要走出當地相當不容易,但兩種方式可以把牛奶賣向全國,一種是像李子園這樣,把牛奶做成牛奶飲料,另一種是像伊利和蒙牛那樣,賣利樂包裝的常溫奶。

1993年,瑞典包裝品牌利樂進入中國后,先將當時還偏居內蒙古一隅的伊利送到了全國。1999年,被伊利掃地出門的牛根生成立蒙牛,利樂又將價值千萬的設備以半賣半送的價格給了蒙牛。從此兩家草原奶企開始了全國常溫奶市場的競逐,而利樂也被稱為“乳業戰場中的軍火商”。

盡管利樂包裝的常溫奶殺滅了大部分細菌,也順帶滅掉了對熱敏感的維生素和乳蛋白,但它相比乳飲料,至少是“真正”的牛奶。比乳飲料更健康,且比鮮牛奶走得遠,利樂加持下的蒙牛和伊利,打破了牛奶的地域性格局,得以趕超了當時以低溫奶起家的大佬光明,還迅速擴大了整個乳業市場的體量。

但當低溫奶重回時代視野時,增長率遠高于常溫奶。Euromonitor數據顯示,從2014年到2019年,巴氏奶的年復合增長率是9.2%,銷售額從221億元增長到343億元。而常溫奶的增長率只有3.3%。

根據Euromonitor的數據,2019年巴氏奶(經過消毒的低溫奶)市占率排在前三的分別是三元、光明和光明旗下的優倍。被伊利、蒙牛趕超了的光明,如今在低溫奶領域撿回了面子。

伊利和蒙牛兩位大佬通過常溫奶樹立了不可撼動的地位,但優勢顯然沒有延續到低溫奶市場。蒙牛也想在這個市場摻一腳,它和可口可樂合資開了家公司:可牛了乳制品有限公司,經營業務之一就是生產、銷售和營銷低溫奶產品。“可牛了”成立后的兩天,伊利股份也注冊了新公司:“伊知牛”,但賣的不是低溫牛奶,而是跟肉類相關的生意。

一條道走到底的李子園

在行業大佬都急著轉型時,李子園還堅持生產常溫甜牛奶。

李子園未嘗沒有想過在垂直領域上創新,先后推出過酸奶乳飲料、“零脂肪”乳酸菌飲品、核桃花生牛奶復合蛋白飲料、VD鈣乳酸飲料、枸杞大紅棗奶味飲料、 臭臭奶......

它們分別切中了塑形、補腦、補鈣、獵奇等幾方面的需求,但都反響平平。在李子園天貓旗艦店中,最經典的原味奶月銷1.4萬件,46.3萬人付款。而其余口味牛奶,平均月銷百件左右。

一方面或許是李子園并沒有切入人們真實的需求:無糖和新鮮,也沒有在研發上下多大功夫。招股書顯示,研發費用占了李子園總支出的5%,只是銷售費用的零頭。

另一方面,李子園和伊利蒙牛的成功至少都說明了一點,廣告宣傳很重要。

1999年的一篇報道顯示,不少金華奶企都在為奶業巨頭做代工,當地大奶企佳樂生產的7成牛奶,最后都會被貼上蒙牛、伊利和光明的標簽。從三頭奶牛起家的李子園,是當時為數不多做自有品牌的奶企。

在央視上砸錢打廣告,幾乎等同于當時品牌的走紅捷徑。拿過1995年央視廣告標王的山東秦池酒廠,在一年之內,就從一家虧損的縣級國營小廠變成了年入9.8億的大廠。央視在老百姓心中代表權威,且有收視保證,再加上名人效應,屢試不爽。

自上世紀90年代末,李子園就開始在央視廣告上砸下千萬元,還在2000年后簽下范冰冰、林心如和周迅等代言人,名氣從金華走向了全國。

但20多年過去,李子園依舊沿用這樣的宣傳方式,花的錢也依舊是千萬元。招股書顯示,自2017年后,李子園每年超過1000萬元的廣告費用中,除了新媒體推廣,大部分都投放給了央視和地方廣告。不知是如今李子園的廣告預算無法支撐起網綜的贊助,還是它忽略了網綜在下沉市場的影響力。

不差錢的伊利和蒙牛,每次推出新產品時,都會花重金和綜藝牢牢綁定。如今已經占據酸奶半壁江山的伊利安慕希,在2014年上市后接連成為《奔跑吧兄弟》第二季、第三季的贊助商。最近被網友嘲諷為“馬桶搋子”的安慕希5g,也先后出現在網劇《沉默的真相》和綜藝《脫口秀反跨年》里。盡管它們在低溫鮮奶的戰場上輸給了其它品牌,也要在其他產品上找回競爭力。

分層的中國消費社會給了中國商業品牌相當大的耐心。過去成功的商業模式,在一線城市碰壁后,可以在下沉市場多“茍”幾年。同樣的策略,對一群人失去作用后,可以用來對付另一群人。包括美特斯邦威在內,很多原本被視作時代弄潮兒的品牌,如今變成了下沉市場的潛水員。

在被割得稀碎的注意力和消費場景中,未曾改變過包裝和口味的李子園,用的還是舊渠道、舊宣傳方式。你可以說李子園依舊經典,也能靠“不變”吸引一部分情懷粉,但它很難再次引起商業世界的注意了。

本文為聯商網經電商在線授權轉載,版權歸電商在線所有,不代表聯商網立場,如若轉載請聯系原作者。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

你可能會喜歡:

回到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欧美一级欧美三级在线观看 | 国产91在线观看 | 国产高清视频 | 7777视频| 国产欧美综合视频 | 国产成人61精品免费看片 | 久久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 黄色一级电影免费观看 | 韩日精品视频 |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片免费 | 欧美成a| 美女久久久久 | 久久中文字幕视频 | 精品中文字幕一区二区 | av黄色在线观看 | 日韩国产免费观看 | 欧美一级黄色片网站 | 毛片av在线 | 日韩性视频| 国产精品伦理一区 | 亚洲午夜视频在线观看 | www日韩 | 亚洲a网| 一区二区中文 | 国产高潮呻吟久久渣男片 | 欧美在线网站 | 国户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不卡 | 国产日韩欧美一区二区 | 色综合二区 | 欧美专区在线 | 成人在线| 一级黄色片看看 |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视频在线观看 | 九色91在线 | 99精品久久久久久久免费看蜜月 | 久久精品国产视频 | 精品伦理一区二区三区 | 啵啵影院午夜男人免费视频 | 欧美三级影院 | 国产中文字幕在线 | 中文字幕在线资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