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詩蘭黛9月關停旗下彩妝品牌Becca
北京時間2月25日上午,雅詩蘭黛旗下彩妝品牌Becca在其網站和社交平臺發布聲明稱:“疫情及各類挑戰已超出了我們的業務所能承受的范圍,我們不得不做出心碎決定:2021年9月底關閉Becca品牌。”
截至9月,Becca品牌的產品將繼續在網上售賣,直至售罄。同時,由于Becca一直與多家心理健康組織進行公益合作,品牌也在聲明中表示,將在其剩余時間繼續兌現公益承諾。
粉絲紛紛在社交媒體上表達對Becca的不舍和喜愛。有人聲稱:“Becca開啟了我的美妝之路,你們的高光為我‘添彩’了太多。”
從“高光一姐”到業務難以為繼,Becca經歷了什么?
01
高光小品類撬開大市場,KOL助力走紅
2001年,Becca由澳大利亞彩妝師Rebecca Morrice Willams創立。其品牌哲學是“使所有的女性,不管年齡與種族,實現一種自然的外觀和完美無缺的膚色”。
成立之初,Becca便發展“三步肌膚完善化妝系統”,來修飾、完善和加強膚色。成立20年,Becca品牌發展出覆蓋底妝、眼部、唇妝、修容等多品類,但高光類品牌一向是其拳頭產品。
據其官網介紹,當大多數化妝品公司僅提供3到7種遮瑕膏色號時,Becca已經開始提供34種以上色號的遮瑕膏和30種粉底色號。同時,其高光已經開發出粉狀、液體、釉質等多個類別。
從定位來看,Becca不算平價,目前單品售價不超過50美元(約合人民幣322元)。
除了在高光這一小賽道上大放異彩,Becca的走紅還依賴于其個性化的品牌調性傳遞,以及歐美社交媒介各大KOL的助推。這使得Becca迅速吸引了大量的年輕消費者。當前,該品牌在社交媒介instagram上有粉絲381萬。
尤其在Youtube上的美妝教程視頻中,經常能看到Becca的身影。油管美妝大神Tati就曾為Becca做過專門的介紹,博主“K妹”Kathleen Lights也經常在自己的視頻中使用Becca的產品。
同時,Becca還積極與明星、網紅展開聯名合作。與“元老級”美妝博主Jaclyn Hill、美國模特Chrissy Teigen、卡戴珊家族紅人Khloe Kardashian等在社交媒體擁有巨大流量和話語權的名人的合作,讓Becca的銷量和聲譽水漲船高。
02
迄今尚未進駐中國
也是因為Becca在小眾領域的王牌地位,以及在年輕消費者群體與社交媒介上的巨大聲量,2016年,Becca被雅詩蘭黛集團以2.3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5億元)收入麾下。這是繼雅詩蘭黛集團于2010年收購專業美妝品牌Smashbox之后,又一個“聯姻”雅詩蘭黛的小型彩妝品牌。
收購5年來,Becca一直沒有進駐中國市場。曾有業內人士猜測,或許是因為Becca支持“零殘忍”,拒絕動物實驗。
但是在2020年進博會上,雅詩蘭黛集團展示了尚未進入中國的五大新“儲備品牌”,除了馳名全球的高端發用品牌Aveda、個性定制香水品牌Le Labo、加利福尼亞傳奇美妝品牌Too Faced、Smashbox,Becca也在其列。
目前為止,只有Too Faced于2020年7月正式進入中國市場,并宣布演員宋祖兒成為首位亞洲品牌代言人,還開設了天貓官方旗艦店。
在2016年收購Becca時,雅詩蘭黛集團曾公開表示,其全球影響力正是集團挖掘Becca潛力的關鍵。Becca主要的客戶群位于北美和歐洲,但其55%的顧客并非白種人,這表明該品牌在全球有更多增長機會。
在收購Becca前,一向以高端品牌著稱的雅詩蘭黛,“快馬加鞭”地收購了By Kilian、Glamglow、Frederic Malle、Le Labo和Rodin Olio Lusso等一系列小眾品牌。
03
疫后重壓,雅詩蘭黛頻頻進行業務重組
疫情對于全球美妝集團的影響毋庸置疑。
根據NPD集團的數據,2020年所有美容產品的銷量同比下降了25%。據《華爾街日報》報道,Ulta Beauty的化妝品銷售迄今沒有恢復到疫情前的水平。
根據雅詩蘭黛發布的2020財年第四季度的財報(截至2020年6月30日)顯示,集團在2020全財年的銷售額為142.9億美元(約合人民幣987.8億元),同比下滑4%(按固定匯率算下降3%);凈利潤為6.8億美元(約合人民幣47億元),同比下滑62%,下滑嚴重。護膚品的銷量也仍低于疫情前,但受到的沖擊不如彩妝大。
因此,面對疫情重壓,雅詩蘭黛不得不調整策略,在業務上進行優化。目前來看,加碼護膚似乎是一個方向。
就在宣布Becca關停的前一天,雅詩蘭黛集團宣布了迄今為止最大的一筆收購交易——將在3年之內把The Ordinary母公司DECIEM全資收入麾下。如今,DECIEM的估值已達到22億美元(約合142.2億人民幣)。
有業內人士告訴《化妝品財經在線》記者,從最近雅詩蘭黛的一系列動作來看,雅詩蘭黛集團一方面是為了迎合疫情之下消費者對于護膚的熱衷,另一方面是為了降低成本,更好地布局大眾市場。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