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拓新業務,重慶分部的“狂人日記”
舒適智能家居行業有近萬億的規模,市場空間巨大,其中工程市場規模就約5000億。2020年6月,好享家推出針對工程商的好橙工業務,打造聚焦工程市場、為工程會員服務的舒適智能家居工程服務平臺。
重慶分部創新業務進展情況也是好享家新業務——好橙工在拓展全國市場上的一個縮影。
踐行狼性文化,新業務初顯成效
面臨著新業務發展的“突圍”難題,這就需要努力培養造就一支充滿“狼性”精神的干部隊伍去干事,重慶分總張松擼起袖子帶著好橙工業務的3個人就干了起來。在工作中,團隊謹記12字口訣:狂拜訪、狂評級、狂蓄水、狂簽約。
“因為在新的領域里,已經存在著我們的競爭對手。而我們如果想要獲得成功,就必須在牢牢堅守原有陣地的同時,不斷尋求創新突破。總而言之,我們必須付出遠遠超過他人的努力,我本人已經做好了付出這種努力的準備。”張松說道。
重慶分部總經理張松、重慶分部好橙工業務負責人楊科以及業務經理柳殷、盧安檬在好橙工新業務開展以來,各項指標的達成上都是較為出色的,目前,重慶分部在全國1季度業務PK賽綜合排名第一、遙遙領先。
唯有惶者,方能生存。即使在業務開展還不錯的境況下,張松也經常提醒團隊,要有危機意識,要在寒冬中前行。
小成功靠個人,大成功靠團隊
一個球隊就是一個組織,一個團隊,這個組織和團隊在一起,唯一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贏球。
在一個球隊中,所有球員的目標是一致的,所有人之間都可以分工協作,團隊成員之間相互扶持相互成就,共同承擔失敗的苦,共同拼搏一起享受成功的甜。在新業務拓展的過程中,重慶分部正是積極踐行著球隊文化。
01
“教練”張松:拓荒、開路、制定業務策略
張松(中)帶著團隊復盤新業務
現實環境變化太快,特別是對新的業務往往是探索性的,有的時候需要邊跑步邊調整。柳殷坦言,剛開始接手新業務時,沒能找到突破點,工作開展的并不是很順利。“張松總給了我2條尋找客源的思路,一是從熟悉的客戶入手,轉介紹;二是從品牌方入手,需求推薦。幫助我詳細地梳理了行動計劃,帶著我一起跑,直到第一單項目落地,且我們每天也會隨時、隨地復盤。”
02
“中鋒”楊科:串聯全隊、組織進攻
*楊科(左)與客戶的合影
6月份啟動的新項目,重慶分部沉淀了4個月后,到了10月份,前期陌拜、溝通……才初顯成效。“不能盲目地去跑客戶,而是組織員工們自學習,了解產品的服務邏輯,匹配工程客戶的痛點。”好橙工負責人楊科說道,“有一個客戶跟了3個月,幾乎每個星期都要去4次,客戶笑言,要為我設立一個辦公桌。我們分部的每個小伙伴都有勤‘串’客戶門的基本功。”
03
“得分前鋒”柳殷:拓展新用戶
*柳殷(左)拜訪客戶
團隊中,柳殷是最年輕的,手上的客戶資源并沒有很多,但從2020年重慶分部整體達標的情況來看,其個人的簽約業績占整個分部的一半多,很多客戶都是柳殷新拓展的資源。
武漢龍湖項目的工程商資源便是經品牌商介紹的優質客戶,從接觸客戶到完成簽約,歷時15天,這也是柳殷經手流程最快的一個項目。每個星期至少跑過去2次,柳殷堅信想客戶之所想,急客戶之所急,以服務為本。貫穿立項、招標、項目規劃等全流程的任何事,重慶分部的小伙伴們總是能給予最貼心的服務。
在采訪時,柳殷在總結自己的方法論時說得最多的就是“要讓客戶記住你是干什么的”,客戶成交的過程是看到你人、認識你、了解你,才能消費你 。
04
“后衛”盧安檬:做高質量
*盧安檬(右)與品牌商在洽談
作為暖通行業圈的老兵,深諳行業需求、客戶痛點,盧安檬總是能有的放矢,鏈接的客戶資源都是比較優質的,發展的工程會員質量相對較高。在日常的工作中,他總是將關注到的一些工程信息及時共享給工程會員。
好橙工助力上下游共筑增量
真正解決問題是一款產品存在的立身之本,而讓產品始終保持強大,則要看這款產品深入產業鏈的程度。為什么層出不窮的社交軟件都干不掉微信?因為微信的關系鏈覆蓋了我們周邊的絕大多數人,關系鏈就注定遷移成本太高,所以微信很難被取代。如果一款產品可以鏈接上下游產業鏈,真正能解決工程商們的痛點,成為一款紐帶型的產品,就會像微信那樣強大。
“對于下游的工程商來說,我們有品牌方的大盤合作資源,重慶這邊幾乎主流的暖通品牌都有合作;反過來,品牌商也握有一些核心的工程商資源,基于好享家的平臺,也能為品牌商鏈接更多的客戶。”張松介紹道。
“做高質量、做深價值、能力升級、創新增長”是好享家CEO汪浩對好享家人提出的新要求,重慶分部也經常以此自勉,體現自身價值的途徑就是為企業、為合作伙伴創造價值。圍繞工程市場,好橙工通過整合舒適智能家居工程市場資源,向上鏈接品牌商、向下鏈接工程商,共同服務工程會員,為會員提供包含產品、技術等一站式供應鏈服務。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