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造車:集度挖來摩拜蔚來大拿,核心骨干就位
自3月2日集度汽車公司注冊成立,到如今已有100多天的時間,集度正在團隊搭建和產品研發方面齊頭并進,已經取得了多項新進展。
在今年4月的媒體溝通會上,集度汽車CEO夏一平表示,當前集度汽車核心團隊已經就位,約有100人,而到明年底,這個規模擴大到2500-3000人。
“面試了有兩三百人,我經常周末的時候,從早晨9點一直到晚上9點,12個小時背靠背地面試,因為沒有人,沒有團隊,你根本沒法做這個事情”,夏一平說道。
集度招攬的人才來自互聯網企業、傳統車企背景以及造車新勢力等。多方的匯入,將考驗集度的團隊融合能力,夏一平認為,各個領域人才能力跟知識的融合,將是未來的新的智能汽車公司所需要的核心能力之一。
據公開信息披露,目前集度汽車的市場品牌、用戶運營、工程設計、研發等核心團隊已經基本搭建完畢,都處在開工狀態。
Tech星球獨家獲悉,自4月起,有多個職能崗位上高管及高技術人才已就位。人員分別是原摩拜公司的陳超超、章華,從傳統車企挖來的賈秀江、湯斯杰、王傳剛,還有從造車新勢力挖來的戢紅敏和Hamm(昵稱)等。
本圖只顯示已知的高管,并不表明各自間的隸屬關系,故統一匯總于夏一平之下
其中,有來自原摩拜的第6號員工陳超超,以及原摩拜IT第一人的章華,兩人分別擔任集度汽車的汽車產品總監和IT總監;在研發方面,擁有昵稱為Hamm的研發總監;在設計方面,則有來自原北汽高級項目主管的王傳剛,以及原蔚來懸架主任工程師的戢紅敏;在產品方面上,則有原Jeep產品規劃負責人賈秀江擔任集度產品負責人一職。而前行云全球匯高級副總裁湯斯杰,擔任集度汽車能源運營負責人一職。
面對興能源造車市場日趨激烈的競爭,集度汽車近期在人事和部門業務上的一系列調整,也是情理之中,這也是為了立足新勢力造車市場,甚至擴大其在行業內的競爭優勢。
01
要造車,先搶人
“人靠衣裝馬靠鞍”,同樣,為了造出一輛好的汽車,肯定少不了好的人才。
如今新加入的造車新勢力中,當屬集度和小米在招聘上最為積極。
后來宣布加入造車的小米,已于近期向外界公開招聘于汽車相關的職位,每個職位都標有“急”字,可見搶人的激烈和稀缺程度。
而集度方面由于先發優勢,在多個招聘渠道發布崗位信息,至今已招募了不少的人才,核心團隊超100人。這些人的加入,也讓集度的產品建設提升了速度,集度成立的第100天,就完成了品牌、產品戰略的構建,并且完成3D模型的落地。
在核心管理和研發人才的招募上,集度也不甘落后。
摩拜系成為了集度團隊重要的力量,除了集度CEO夏一平外,摩拜系的主要代表,還有陳超超和章華。
現任集度汽車云和數字化產品負責人陳超超的履歷非常豐富,擁有超10年的互聯網從業經驗。早年曾在摩托羅拉、百度任職,后于2015年加入摩拜,并成為第6號員工,是摩拜的元老級人物。在摩拜期間經歷了公司從0到1的創業歷程,歷任前端負責人、開放平臺業務負責人等角色,員工對其的評價較高。
與陳超超一樣擁有摩拜背景的章華,則是原摩拜的IT第一人,完成了摩拜IT方面上的從0到1的搭建,其業務理念則有將IT帶進數字化轉型的想法,此次加入集度,章華或將這個想法分享給團隊成員,完成集度在IT上的搭建。
除了摩拜系,集度也重視對有傳統車企背景和造車新勢力企業的人才招攬。例如,集度汽車的曲面設計負責人王傳剛來自北汽,同時擁有7年的日產汽車的工作經驗。
此外,集度還招募了在吉利、大眾等傳統車企工作過的人員。而擔任集度汽車底盤架構高級經理的戢紅敏,以及集度智能互聯高級產品經理的趙博聞則都來自蔚來,據了解,也有不少獵頭正在招募新能源車企員工加入集度。
實際上互聯網企業造車的門檻并不低,在人才的招募上更是如此,百度通過招募將傳統車企和造車新勢力的人才,獲得更加全面的造車經驗,融合當下的智能制造邏輯,才能打好自身造車的根基。
在集度的第128天,陳超超在社交平臺上表示,robin(李彥宏)看到他們的工作后說,非常想加入集度的團隊,足見李彥宏對當前的集度團隊抱有很大的期待和贊賞。
02
狂奔的集度
雖然有百度和吉利的加持,但集度并不像一個大公司,它更像也確實是一個創業公司。它的辦公地址位于上海虹橋天地的眾創空間wework,而CEO夏一平在微博、朋友圈以及媒體面前不遺余力地分享著集度的消息。
知情人士介紹,夏一平是一家風投機構的LP。他上一段廣為人知的經歷是摩拜聯合創始人兼CTO。
在硬件產品設計上,夏一平有著敏銳的嗅覺,其主導的摩拜單車當時備受好評,這也延續到集度上。一位汽車行業資深人士者向Tech星球表示,集度的品牌設計感不錯,走高端路線,有F1的感覺,讓人很有購買欲。
和小米、滴滴、360等造車后浪不一樣的是,集度目前已經組建了完善的管理團隊。他們希望明年擴張到2500-3000人。
這只剛剛成立半年的團隊凝聚力空前強大。Tech星球發現,7月8日,不少員工主動在朋友圈轉發了李彥宏到訪集度的照片和視頻。
Tech星球此前曾報道,今年6月初,集度汽車的車身模型就已經曝光。現在集度團隊已經進入了工程研發階段,這意味著集度再一次提速了。
注:集度汽車油泥模型。
按照計劃,集度汽車隨后將按每1年-1.5年一款新車的節奏發布,第一款概念車將于2021年北京車展亮相,未來五年的初步投資預算達到500億元。
03
造車是最佳選擇
百度自動駕駛的技術毋庸置疑,至今已有7年的技術積累。
按照百度目前的計劃,Apollo未來有兩種發展思路:其一,自動駕駛出租車,瞄準網約車,對手是滴滴等網約車公司;其二,為車企提供技術框架,賺平臺的錢。
但第二條路目前進展的并不順利。一位汽車行業從業者告訴Tech星球,傳統車企比較保守,不太習慣把整套自動駕駛系統給一個互聯網公司,更何況百度這種潛在的競爭對手。他進一步解釋原因,因為自動駕駛系統需要不斷優化,需要車廠提供數據給百度。而數據對汽車的智能化是巨大的財富。
百度目前更傾向于選擇第一條路。但這必須不斷降低Robotaxi的成本。“自動駕駛出租車裝上一大堆傳感器,機械式激光雷達。一套下來谷歌一部車都接近100萬元”,上述汽車行業從業者表示。這樣高的價格也意味著無法大規模推廣。
今年6月20日,百度Apollo和北汽ARCFOX極狐汽車的合作:Apollo Moon直接將之前Robotaxi百萬起步的成本腰斬降低到48萬元。據官方介紹,成本50萬,月成本8000元左右,已經與當下網約車持平。按照平均每月營收2萬,2年半就能平衡車輛硬件成本,5年運營周期可盈利70萬。
價格的大幅度降低,讓人看到了希望。
但和車企合作的百度并不具備太多主導權,這沒辦法便捷得獲得數據。親自下場造車便擁有了數據的自主權。這也為百度未來切入市場更大的Robotaxi領域做好了基礎。同時,也為推廣Apollo系統找到了一個更適合的渠道。
百度造車有天然的優勢,夏一平對于產品也有自己獨到的見解。但造車是一個體系的競爭,關于公司管理、組織、文化,不單單是產品一個維度。
如此,看來造車更像是一個出口,是為了更大的藍圖做準備。而百度,在自動駕駛的道路上深耕7年,路徑也越來越清晰。
在國內,這個賽道面臨的最大對手便是滴滴。只是,眼下,滴滴和百度都比較克制,其競爭也更多的是遠程秀秀肌肉而已,比如在不同的城市開展Robotaxi的測試。
但未來,短則5年,長則10年,代表中國自動駕駛的兩股勢力,必將掀起一次又一次的貼身肉搏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