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飲屆“異類”華萊士的山寨一生
21歲的華萊士曾經用一句“有華人的地方,就有華萊士”,打響了“中國人自己的漢堡店”這一稱號。但最近,隨著“炸雞掉地繼續使用”、“清潔劑滴進油鍋”事件的不斷發酵,廈門多家華萊士門店被查處,總部也被監管部門約談整改。
一時間,“噴射戰士”成為了與華萊士緊密相連的關鍵詞,各個平臺的KOL紛紛借著這段熱度做起了華萊士全產品測評,以證“噴射戰士”這個說法是否名副其實。
然而事件演變至今,正在經歷后廚危機的華萊士存在食品安全隱患已是不爭的事實。但“全民嘲諷”的風氣之下,也讓人容易忽略這家看似“土味”的快餐店早在2019年就已突破萬家門店,如今更是突破18000家,而肯德基與麥當勞至今在中國的門店為6700余家與4000余家,華萊士門店數量超過后兩者的總和。
光環與暗影在華萊士成長進程中不斷交替,不加盟、不營銷,卻在全國遍地開花,因為神秘的發展模式,華萊士仿若餐飲業中的“異類”。
但隨著肯德基、麥當勞等快餐巨頭品牌不斷從產品更新和全渠道營銷上的發力,以及更多小而美的快餐店崛起,華萊士這一套玩法究竟會不會失效?
校門口的“偽洋餐”,用眾籌開出1.8萬家店
每到飯點,校門口的總有一個抱著保溫箱的人。放學鈴聲一響,學生們齊齊圍在保溫箱旁邊,“一個漢堡”、“兩個雞肉卷”,此起彼伏的聲音和不斷投入收錢箱的現金持續不到半小時,整個箱子的食物便售罄了。
這是曾學銳腦海中,有關于學生時代的深刻記憶。“有時候下了晚自習,和兩三個室友一起湊錢買只20塊錢的烤全雞,別提多香了。”很長一段時間里,華萊士都是校門口的一大搶手貨。
學生時代里,幾乎人人都有一段對洋快餐渴望的時期,但受限于固定的生活費,作為平價替代的華萊士順利地抓住了這部分人群。
出生于溫州蒼南一個務農之家的華懷余、華懷慶兩兄弟在2001年拼拼湊湊拿出8萬元創建了華萊士,選址在福州師范大學門口。當時的華萊士,從菜品到定價都是對肯德基、麥當勞的依葫蘆畫瓢。這樣的效仿沒有為華萊士帶來多少收益,反而是從一次賠本賺吆喝的嘗試中,華萊士開始迎來高光時刻。
當時,華懷余、華懷慶兩兄弟看著遲遲起不來的銷量,決定推出“特價123”促銷活動,也就是可樂1元、雞腿2元、漢堡3元。活動一經推出,華萊士就收獲了翻倍營業額。
接下去的幾年中,華萊士將低價走量模式快速推動,并且持續開出連鎖餐廳。到2019年,華萊士門店已經突破萬家,這樣的數字對于餐飲品牌來說,算是一個不小的成就。就比如將圈地進行到底的喜茶、奈雪的茶等新茶飲巨頭,一邊融資一邊擴張,但如今門店數量也不過700多家、500多家。
更值得一提的是,鋅刻度從華萊士的官網上看到一則聲明:“我公司從未委托任何網站進行招商加盟,并不對外開展加盟業務。”其官方微博同樣多次聲明稱“華萊士不開放任何形式的加盟和代理,請大家謹防被騙。”事實上,對于餐飲行業來說,在門店數量超過10000家的情況下,全部采取非加盟方式是十分少見的。
不過,這也正體現了華萊士對“福建商業模式”的使用。雖然華萊士沒有采取傳統的特許加盟模式,但實際上也是換了種模式進行眾籌擴張。
據未來消費報道,在華萊士工作滿一年的員工即可申請開店,員工占股30%,公司占股60%以上,其他的分給員工。如果不是員工,那么在參加華萊士的合作伙伴培訓之后,也可以與公司合伙開店,個人持股不超過單店的40%,5%分給門店員工,剩余股份歸公司所有。
也就是說,員工、合作商、公司成為了一條繩上的螞蚱,利益與風險都同擔。只是從近年來持續被爆出食品和服務問題來看,這種既非加盟商全權管理門店,又非直營店的模式已經開始出現管理危機。
擺脫不了山寨稱號,就想辦法賺“肯德基們”的錢
如今看似迎來狂風驟雨的華萊士,其實在過去幾年里一直過得不錯。
據其公開信息顯示,福建省華萊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華萊士公司”)從2017年至2020年的營業收入在不斷攀升。這幾年中,華萊士公司的營業收入分別為16.45億元、23.26億元、25.5億元、34.94億元。其中,2020年的營業收入相較2019年的數據同比增長了37.02%,利潤也由7302.39萬元增加至1.22億元。
華萊士公司營業收入 數據:企查查
要知道,2020年的疫情以及復工的休整讓諸多餐飲企業遭遇了至暗時刻。中國烹飪協會曾公布一則數據,顯示僅2020年春節7天假期,疫情對餐飲行業零售額就造成了5000億元左右的損失。
在2019年還風頭無兩的海底撈,2020年凈利潤便暴跌90%。更多餐飲品牌虧損、裁員甚至倒閉,“黑天鵝”對餐飲業的震蕩不可謂不夸張。可就是在這樣的大環境下,華萊士公司卻實現了逆勢增長,某種程度上可以說是“下沉路線”起了奇效。
可盡管如此,華萊士從誕生至今其實一直沒有從山寨“肯德基”的稱號中走出,無論是從菜品的創新還是營銷渠道的開拓都沒展現出自身品牌力。只不過,與華萊士公司擁有緊密聯系的一家公司,卻早已經掙起了麥當勞、星巴克等大型餐飲品牌的錢。
在今年6月10日遞交招股書的福建南王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王科技公司”),主營業務為紙制品包裝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環保紙袋及食品包裝。招股書顯示,該公司的主要終端客戶包括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華萊士、蜜雪冰城等品牌。
此外,紅星資本局曾報道,南王科技公司的第二大股東為惠安華盈投資中心,其執行事務合伙人黃燕飛,也就是華萊士實控人、董事長華懷余的配偶。南王科技公司第三大股東惠安創輝投資中心(有限合伙)的有限合伙人華鵬程是華萊士另一實控人凌淑冰的兒子,執行事務合伙人陳正蒞是華萊士的第五大股東、監事會主席。同時,持股2.32%的黃蓉是華懷余的外甥女;持股1.96%的陳小芳是華懷余叔叔華允共的兒媳。
盡管南王科技公司與華萊士公司之間并沒有對這種聯系做過多解釋,但“華萊士家族”似乎已經在華萊士之外,找到新的生財之路。
華萊士下一站:做電商也復制肯德基?
事實上,除了南王科技公司之外,“華萊士家族”最近還有了新動作。7月15日,福州市華萊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成立,由福建省華萊士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法定代表人為凌淑冰,也就是華懷慶的妻子。企業信息顯示,該電商公司的經營范圍包括互聯網銷售、食品經營、日用品銷售和食用農產品零售等。
目前華萊士還未透露出任何與電商相關的消息,但慢半拍的電商布局,似乎又是在復制肯德基的道路。在建立電商旗艦店之后,肯德基通過銷售多種套餐式電子餐券取得了不錯反響,同時也在推出凍干咖啡、螺螄粉等創新產品時將線上渠道作為一大發力點。
肯德基的電商布局或許會成為華萊士的學習方向
但這條路對于當下的華萊士來說,并不那么容易復制。一方面,華萊士在現在門店的定價已經遠低于肯德基、麥當勞、漢堡王等快餐品牌,再加上常年在外賣平臺上的折扣促銷,實際已經將利潤壓得很低了。
如果與肯德基一樣在線上推出折扣更低的套餐,那么極有可能進一步降低門店利潤。在人工、房租、水電等固定成本直升不降的線下環境中,華萊士原本就薄弱的利潤空間恐怕經不起風險太大的試驗。
另一方面,發展21年,華萊士一直重復踏著肯德基、麥當勞走過的路,菜單創新更是無法與之相比。這其中,同樣與企業背后具備的商業能力緊密相關。因此,面對產品出新和營銷方式瞬息萬變的電商環境,華萊士的整體水平還將面臨一場考驗。
在線下市場,華萊士目前遭遇的食品安全危機其實也只是一部分。近些年來,隨著Z世代消費者的崛起,即便是快餐食品,也需要不斷創新。從菜色的升級到門店風格的獨樹一幟,都是匯集流量的關鍵。因此,無論是肯德基、麥當勞還是其他連鎖快餐品牌,也都能看到其發力線上線下聯動,加強品牌形象的舉措。
對于華萊士來看,未來的危機,也許遠不止當下。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