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物皆可mini,消費品又要用“mini風”重做一遍?
小號家電,到小號汽車,不知何時起,Mini風刷遍了朋友圈,mini產品成為大量年輕人爭相打卡曬圖的主角。
如果說所有產品都該用新消費重做一次,那么現在我們或許也能說,所有產品都可以用mini風刷屏一次。
先讓mini風出圈的餐飲行業,如果在小紅書中搜索相關關鍵詞,可以發現各路網紅紛紛曬照,并分享出“mini杯點單攻略”。
但就算你是一個資深的一點點/喜茶用戶,應該也會好奇這些mini杯奶茶從何而來,因為你在官方渠道中其實看不到任何mini杯的奶茶產品。
實際上,網上這些新茶飲mini杯均來自于用戶的DIY創意,而非品牌官方行為,頗有些私人定制的意思。用戶利用小料的分裝杯,來自己動手創作mini茶,不僅是分享自己的DIY創意,也能夠通過搭配降低奶茶的高糖,讓它變得更加健康。
用戶對Mini杯的曬單需求,其實也折射出了新消費的一個大趨勢——萬物皆可mini。
包裝飲料變身“小而萌”
在包裝飲料中,可口可樂無疑是老大哥般的存在,根據凱度發布的《2019中國品牌足跡報告》顯示,可口可樂成為消費者觸及數增長最快的品牌,當然,背后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可口可樂小包裝產品的增長。
實際上,可口可樂在2013年就已經推出300ml瓶裝mini可樂,并在推廣時采用“Mini Coke, Mini-me”的口號,但從當時的推廣動作來看,瓶裝mini可樂僅僅是縮小了尺寸,切入更多細分場景,而包裝設計并未有過多改動。
在2020年,可口可樂在500ml聽裝可樂的基礎上,推出200ml聽裝mini可樂,與之前不同的是,聽裝mini罐可樂在外觀設計上更加潮流化,顯然是希望瞄準年輕用戶群體的消費審美習慣。除了可樂之外,可口可樂還推出了雪碧、芬達等產品的mini罐。
圖片來自天貓商品詳情頁
除了可口可樂外,百事可樂、七喜、美年達、北冰洋、維他檸檬茶、加多寶等品牌均推出了200ml的mini罐產品線,飲料市場集體走起了“小而萌”的路線。
百事mini罐迪士尼聯名款,圖片來自小紅書
迷你美妝不斷被種草
根據CBNData《線上美妝個護人群洞察》數據,迷你彩妝在線上連年攀升。迷你口紅、迷你化妝刷(等化妝工具)增速達到了該品類的兩倍以上。Mini彩妝成為了愛美人士的新歡。
實際上mini美妝產品容量類似于中樣試用裝,而在美妝行業中,不少品牌的圣誕禮盒、節日禮盒、體驗套裝,都是通過小容量的套裝實現,所以說起來,迷你美妝產品本身就有一定的用戶基礎。
迷你sk2套裝月銷2萬,圖片來自淘寶
相比于護膚品的小樣,迷你口紅、迷你腮紅近年來增長迅猛。MAC、TF等國際品牌,都紛紛推出迷你系列口紅套盒,而MAC在2017年、2018年連續推出的兩個MINI系列,幾乎都是剛上架就售空。據NPD Group數據顯示,2018年迷你化妝品市場份額已經到達12億美元,同比增長13%,迷你美妝已然形成了一個龐大的市場。
MAC圣誕禮盒,含12支迷你口紅,圖片來自產品詳情頁
休閑零食步入“小時代”
食品走向小包裝早在2018年便出現趨勢,最典型的是堅果這類即食產品,通過小包裝的形式,實現了開袋即食、一次一包。對于消費者來說更加方便、售價更便宜,對于商家而言,倉促運輸、食品品控也更容易。
每日堅果、三只松鼠、來伊份、良品鋪子、洽洽、奧利奧都已經推出小包裝產品。根據食品商報道,傳統的烘焙定量裝多在200g~350g之間,尤其是以250g、280g、330g三檔為主,而小定量裝則是在100g之內,82g、76g的規格最受企業青睞,是當前小定量裝市場的主流。從用戶場景來看,小包裝休閑零食其實更加適合日常辦公休閑場景食用,也更加能夠獲得年輕人的喜愛。
除了小包裝食品外,小瓶酒也在近年來越來越受市場歡迎。CBNData《報告》顯示,小包裝茶吸引了越來越多的95后的注意力,90后和95后已逐漸成為消費主力,小包裝滿足了消費者消費需求的個性化和格調化發展。
小家電化身成新網紅
2020年,在家電行業整體銷售下滑的行情下,小家電市場逆市上揚,出現了兩位數的增長,“網紅小家電”不僅成為直播間的寵兒,還在社交媒體中大量出沒,美容儀、空氣炸鍋、料理機、吸塵器、榨汁機這類產品一度刷屏。根據淘榜單數據,小家電2020年淘寶直播的銷售額比上年增長了376.2%。
各種網紅小家電種草,圖片來自小紅書
網紅小家電往往在外觀設計上更傾向與年輕人審美,并且在營銷上傾向于用快消品的模式進行推廣宣傳,激起消費者的沖動性購買。
網紅小家電的走紅實際上離不開疫情的助推和直播電商的催化,疫情讓用戶回歸家庭場景,激發家電需求,而根據浙商證券數據顯示,直播用戶性別年齡結構分布與創意類小家電的購買用戶重合度較高,年輕人占六成以上。
小家電銷量增長迅速,圖片來自央視
以上mini風產品可能只是冰山一角,但種種跡象都在告訴我們,消費品的迷你化已經成為了一個確定性的趨勢。但是什么促進了消費品從大號走向小號,化身mini版網紅產品呢?業內其實有不少解釋:
1、從整個消費者人群變化來看,單身經濟的發展促進了mini版產品的消費,尤其是在小零食、小家電中表現的最為明顯。一人食、獨居已經成為當代年輕人的一大社會現象,小零食、小家電實際上滿足的是這一塊新需求場景。
2、從消費習慣來看,年輕人的消費行為更加偏向于沖動消費、體驗消費,小包裝產品實際上降低了商品消費的決策成本,再加上直播帶貨的模式刺激了沖動消費,mini風因此越刮越烈。實際上從整個消費品市場營銷模式來看,幾乎所有品類都在向快消品營銷模式靠近。
3、從消費升級的角度來看,mini版產品往往包裝精致、設計精美,符合年輕人的審美習慣。事實上,商家在推廣mini版產品時,都有意無意地將其打造為年輕人的“潮玩”,可曬性和社交貨幣屬性是產品設計的重點,因此mini風實際上是一種針對于年輕人需求的產品消費升級。
4、從品牌經營來看,mini版商品的推出往往也是企業一種變現漲價的手段,以可樂為例,mini罐的盡管容量小、單價低,但計算下來實際上是相對于普通瓶裝可樂的變相漲價。同時,mini產品還能不斷刺激用戶的消費復購,對企業經營、利潤都有明顯的提振作用。
上面四種解釋或許也都只是mini風流行背后的不同側面,但對于品牌企業而言,毋庸置疑的是,隨著年輕用戶的不斷崛起,產品mini化的風潮已經來臨。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