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肥羊退市、海底撈失意,資本愛上網紅火鍋
麻醬起底,加一小塊紅方腐乳,瀝半勺蠔油,撒一撮芝麻,桌子中間的銅鍋咕嘟著泡,雪花羊肉上下翻滾,凍豆腐吸滿了汁水,嘬一口老白干,窗外漫天大雪,完美。
這是微博話題#吃火鍋時如何調一碗最好吃的蘸醬#下,一位火鍋忠粉對冬日里吃火鍋深深的執念。
一種菜系想要成功出圈,就得自帶“入鄉隨俗”的能力。由于火鍋現吃現燙、方便美味,加上辣鍋、清湯鍋、鴛鴦鍋、九宮格等口味多樣,辣咸鮮甜、老少皆宜,所以對于現在的火鍋來說,眾口難調的標簽從來貼不到它身上。
“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兩頓。”中國人對火鍋的熱愛早已刻進了DNA里。
資本看到了這一賽道。近期,重慶火鍋品牌周師兄宣布完成了超億元人民幣的A輪融資,由黑蟻資本獨家投資。周師兄不是獨例,這一波網紅火鍋因門店擴張快、創新特色菜等優勢,使火鍋賽道成為繼面食、咖啡之后的逐漸向萬億級餐飲行業風口靠攏的又一細分賽道。
無論是當初風光無限的小肥羊,還是如今崛起的網紅火鍋,在歷史的浪潮里,火鍋從未停下進化的腳步。
今天,消費偵探就來掰扯掰扯火鍋這位“大眾情人”的現代進化簡史。
小肥羊之死
上世紀末,按地域與口味,火鍋可分為兩大類:以“麻、辣、燙”著稱,可細分為四川火鍋、重慶火鍋、串串香火鍋等的南派火鍋,和以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主要代表,可細分為老北京火鍋、內蒙肥羊火鍋、東北白肉火鍋、山東肥牛火鍋等的北派火鍋。
如今的火鍋行業里,重慶火鍋占據了絕大部分江山,但在上世紀末,北派火鍋里曾經出現過一個最早的火鍋界“網紅”。
北派火鍋,講究以銅鍋炭火、純湯鍋底配各式肉類烹煮。其中,以老北京銅鍋涮肉為代表,鍋必須是銅鍋,肉也得是羊肉,再配上一碟麻醬,這在老北京兒心里才叫一地道。“自火鍋以至蔥花沒有一件東西不是帶著喜氣的”,老舍描述道。
1999年8月8日,張鋼帶著小肥羊涮肉火鍋橫空出世,受追捧的程度堪比如今的海底撈。
因在傳統涮羊肉的基礎上進行了大膽革新,開創了“不蘸小料涮羊肉”食法,小肥羊一經推出,就頗受市場歡迎。第二年,小肥羊開始走出包頭市。2002年11月,小肥羊高新店落戶成都、挑戰四川火鍋,并取得了日收入最高17萬元的驚人記錄。
2004年,小肥羊連鎖店達到700余家,數量超過了麥當勞。彼時,已經開了10年的海底撈還藉藉無名,夸張點說,連山寨版小肥羊的數量也比海底撈門店多,當時的海底撈僅在簡陽、西安、鄭州共布局了6家店,張勇進軍北京的想法也才剛剛萌生。
小肥羊6歲時,營業規模達到50億元人民幣。張鋼繼續加快開店速度,先后在香港、澳門、臺灣開店,甚至還漂洋過海到了多倫多,可以說是最早的出海火鍋。2008年6月12日,小肥羊在香港上市,被譽為中華火鍋第一股。
但后期“以加盟為主,重點直營”的經營政策卻拖累了小肥羊的進一步發展。
上市后,張鋼將權力放給了首席運營官楊耀強,但后者激進地提出了加大加盟成本策略與越發強硬的管理方式,一切都在使小肥羊與加盟者的關系越發僵化。慢慢的,菜品品質降低、財務層面失控,加之消費者體驗變差,令小肥羊的生意嚴重下滑。
2011年11月8日,百勝餐飲集團宣布私有化小肥羊,漸漸地,“火鍋第一股”黯然落幕,國內火鍋行業的1.0版本也正式宣告終結。
服務出圈代表:海底撈
不知從什么時候開始,海底撈成了一個形容詞。在小紅書上,經常搜到“比海底撈還好吃的自制XX湯底火鍋”,在評判一家企業服務時,也會自動與“海底撈式服務”做對比。
服務,也是海底撈沖出川渝火鍋界的利器。
在排隊等待時,工作人員會提供免費的酸梅湯、零食等;周一至周五免費美甲,周六周天按摩手部;就餐時,服務員提供皮筋、手機袋、圍裙等;一個人吃海底撈時,有超大玩偶陪伴。在海底撈過生日,從來只有心臟強大的人才能“駕馭”——一群工作人員突然推著生日蛋糕圍著你并化身唱歌機器,口中吟唱著“和所有的煩惱說拜拜”,一不留神就會在社交平臺刷到自己的視頻。
憑借著無微不至的服務,張勇帶著海底撈走出四川,沖向全國與海外。數據顯示,海底撈在二、三線城市新開門店,從2016年的23家到2018年的110家。2019年,進一步下沉,二線城市門店數量同比增加60%,三線及以下城市同比增長65%。
小肥羊死去之后,新的火鍋“一哥”終于打著“服務”的旗號誕生,甚至出現了其他不少“效仿”的企業。
不過,疫情的出現對餐飲行業造成巨大沖擊,食材成本上漲,海底撈的菜品也隨之漲價,被不少食客奉為心頭愛的小酥肉,就在4月被發現由28元漲至44元。
另一方面,海底撈還在瘋狂擴張。
財報顯示,2019年海底撈的門店數量是768家,2020年激增至1298家。盲目擴張的后果也很明顯,今年3月,海底撈披露了2020年的業績,2020年全年實現凈利潤3.09億元,相比2019年同期下降86.8%。
在今年的股東周年大會上,張勇承認錯誤,“我對趨勢的判斷錯了,去年6月我進一步作出擴店的計劃,現在看確實是盲目自信。”
年初,海底撈股價在年初曾達到了85.78港元的歷史高點,截至今日收盤股價為31.8港元,市值為1736億,較之年初歷史高點市值蒸發超過3000億港元。
海底撈阻止不了年輕人投入其他層出不窮的網紅火鍋們的懷抱。在資本的支持下,火鍋行業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活躍。
網紅火鍋站到聚光燈下
資本看重火鍋并不是沒有道理。
以最近獲得融資的周師兄為例,周師兄已成為重慶規模最大的直營火鍋品牌,也陸續在上海、深圳站穩了腳跟。數據顯示,截止2021年7月,周師兄已在重慶、上海、深圳三地設立了21家直營門店,門店月排隊人數超10萬,日最高等位時間長達16小時,被消費者評價為“重慶火鍋人氣王”。
除了周師兄,今年6月巴奴火鍋也曾被曝即將完成新一輪大約5億元融資。
海底撈失速后,中國人的胃讓火鍋賽道再次站到鎂光燈下。到了3.0時代,火鍋已經進化出了多樣化形態,周師兄、巴奴火鍋只是其中之一。以陳赫為代表的明星火鍋、搶了方便面生意的自嗨鍋,都已經站在了風口下。
連到家場景,都擠滿了創業者和VC。今年2月,懶熊火鍋宣布A輪融資,投資方為字節跳動、星陀資本和虢盛資本,其在去年迅速完成了四輪億元融資,老股東字節也持續3輪跟投。今年3月,鍋圈食匯也完成3億美元D輪融資。
VC偏愛火鍋,從人氣上講,火鍋向來是好友聚餐,歡迎新同事的不二之選,聊聊生活和事業,在火鍋翻騰的熱氣中拉近彼此距離;從味道上來說,重慶火鍋的麻辣味又讓人十分“上頭”,直呼過癮。
餐桌上,火鍋是最不會讓人覺得束縛的食物,無論什么問題都能在鮮嫩可口的羊肉和冰可樂里化解。
一份火鍋,讓中國人的胃拜倒在其美味之下,同時其也成為了資本競相追逐的對象。3.0版本的火鍋賽道已經塞滿了各種類型的創業玩家,當火鍋進化到4.0形態時,或許那才是真正的“全民火鍋夢”。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