幕后的劉強東!
一年一度的世界互聯網大會,近日如期在浙江烏鎮舉行。
溫婉古樸的江南水鄉與走在歷史前沿的互聯網相碰撞,似乎暗示著沒有什么事情是不可能發生的。
一眾大佬齊聚,推杯換盞之時,多了幾位后起之秀,也少了幾位等不來的熟悉面孔。
劉強東,自2018年缺席世界互聯網大會,改由陳生強代替開始,已經連續第三年未曾露面,江湖上有關劉強東的傳說,變得越來越少,但劉強東卻一直從未離開江湖。
情勢逆轉,至暗時刻
2014年,京東在美成功上市,劉強東帶著眾高管,在納斯達克大樓外,風風光光的舉行了金牛揭幕儀式,一些美國人甚至已經開始把京東稱為下一個“中國亞馬遜”。
京東進入了鼎盛時期,成為行業懼怕的對象。
時間來到2017年,這一年的世界互聯網大會期間,劉強東和美團的王興,組了烏鎮史上最強的一屆飯局,“東興飯局”。
那場飯局上,座上賓聚齊了互聯網的大半壁江山。那時候張勇還只是個經理人,紅杉資本的沈鵬也只能陪在末位。
酒局如戰局,那張酒桌上的著名照片和一份精心定制的私房菜單,吐露了一切信息。
在2017年的互聯網江湖上,由劉強東執掌的京東,排名第三。
四季更替不過短短12個月,一年的時間,京東極速墜落,就像2018年的那場暴雪,來得如此迅疾。
寒門貴子、高考狀元、白手起家、愛情事業雙豐收,劉強東的逆襲人生,曾是教科書般的經典案例,被各界媒體拿來反復咀嚼。
然而“明尼蘇達州事件”后,一切徹底反轉。
在處理這一事件時,自信能擺平一切的劉強東,被爆出以重金聘請王牌律師,找到當事女生讓對方“開個價”。
盡管美國檢方證明雙方你情我愿,未構成犯罪,但坐實出軌的劉強東,卻沒有得到國內輿論的原諒。
好老公、好老板、平民創業者、優秀企業家形象,一時土崩瓦解,取而代之的是“香艷故事”中的男主角、犯罪嫌疑人、翻臉不認人的“資本家”,一切官方活動都唯恐避之不及的頭號人物,大眾也對劉強東失去好感。
2018年被稱作京東的“至暗時刻”,除了被聲勢浩大的輿論推到風口浪尖,京東也面臨著內患叢生的局面。
明州事件發生前4個月,在天津舉辦的第二屆世界智能大會上,西裝革履的劉強東侃侃而談:“京東還有十倍二十倍的增長空間,我們永遠不會開除任何一個兄弟。”
隨后明州事件發生,混亂中的劉強東,似乎忘記自己曾說過的一番話,先是首席公共事務官藍燁等公司高管被開除,實行高管10%淘汰率;而后裁撤公司部門,取消物流配送員底薪,希望靠自己寫一封內部信來平息員工的情緒……
這些落人于口舌的“硬”操作,加速了劉強東自身形象的崩塌,也導致京東內外問題集中爆發。
重倉物流,穩中求進
京東是劉強東一步步做出來的,沒有人比他更懂如何解決當前京東的問題。
反思之后,劉強東迅速采取了一系列舉措,包括戰略、組織、機制、人才、文化和業務六個層面。
這些變革,如今已經收到成效,而徹底讓京東走出2018年的至暗時刻的,主要是這樣兩點:
京東連續交出幾份盈利的財報,證明了自己穩健的業績表現;在疫情期間展現了優秀的物流效率,重新獲得用戶口碑和品牌信任度。
因此到2019年,京東的凈利潤就開始轉正,業績也大幅提升。
到2020年,京東緊接著進行了至為關鍵的自身定位轉變,這一重大的決策背后的拍板人,自然是劉強東。
在二次上市的“高光時刻”,身為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兼首席執行官的劉強東并未現身。但一個月前,在題為“京東是誰”的6000字全員信中,劉強東正式宣布京東集團新的戰略定位:“以供應鏈為基礎的技術與服務企業”,標志著京東核心從電商零售向供應鏈的轉向。
時移世易,如果說多年前的那場“東興飯局”還有一股探討大勢,區分業務范圍的意思,那么今天的互聯網江湖,早已是各業務全棧并行,容不下一張溫情脈脈的飯桌。
整個零售市場不斷變化,前有難以擊敗的阿里,后有勢頭兇猛的拼多多,在流量隨之變化的現實下,京東要想在任何一個場景中都能服務好消費者,只有利用差異化打法。
毋庸置疑,自營和自建物流是京東在中國電商戰場中的差異化打法,而全面開放供應鏈能力則是在此基礎上的第二套差異化打法。
京東能夠擁有如今包含倉儲、營銷、交易、配送、售后等多重能力的扎實的供應鏈,在中國零售領域也是罕有的。
做出開放供應鏈服務的決定,無疑有自營電商和自建物流體系的底氣,這自然多虧了劉強東在創業初期的一番高瞻遠矚。
2007年,主營3C產品的京東,拿到“投資女王”徐新的1000萬美元投資,劉強東當即宣布兩項重要決定:一是進軍全品類,二是自建倉儲、配送于一體的物流體系。
當時徐新讓劉強東大體給個預算,劉強東脫口而出:10億美元。
徐新雖看重劉強東和京東的潛力,但對于這樣巨大的投入,基本持懷疑態度,公司內部絕大多數人也激烈反對。
把大把資源投入到回報周期漫長的領域,劉強東幾乎是壓上全副身家,一意孤行推動了京東物流體系的落地。
日后的事實說明,劉強東的這次“任性”,是一次無比英明的決定。
從今年8月份的二季度財報,和一連串動作來看,京東又開始邁入新一輪投資周期,“以投入換增長”,一方面京東未來的核心訴求,將是繼續重倉物流,持續深耕供應鏈效率;另一邊是猛攻下沉市場,去年三線到六線的下沉市場增量,占據了京東新用戶增量的85%。
可以說,京東的風頭甚至超過了阿里和騰訊兩位帶頭大佬。
更加看重長期回報的劉強東,顯然是個十分沉得住氣的企業家,慢中求穩的京東,開始在平穩中越走越快。
尤其去年一年以來,京東在港交所二次上市,旗下達達也在納斯達克上市,孵化的京東數科與京東健康目前也正在排隊IPO,今年7月1日,又傳出京東全員漲薪兩個月的消息。
一個顯而易見的事實是,劉強東雖退居幕后,京東并未失速,反而越來越快。
電商敢于用人,充分放權
劉強東能察人、善用人,敢用人,能放權,是京東再次轉圜的另一個關鍵點。
劉強東的微博永遠停滯在了2018年12月22日,為了不讓自身形象對京東繼續造成不利影響,他將自己從臺前換下,把徐雷推上了京東“二把手”的位置。
按照世俗眼光,徐雷是個左看右看都不像個總裁的人。他玩搖滾、紋身、打耳釘、常年一身休閑打扮,鮮少穿上西裝,京東內部很多和他資歷相差不遠的人,對另類的徐雷很不服氣。
但在京東,徐雷能夠說服劉強東,就足夠了。
當初京東推出“紅六月”對戰阿里的“雙11”,自以為靠時間長的優勢,早晚可以看齊阿里,但實際卻存在數量級的差距。
徐雷在一次會議上直截了當否認了眾人的美好幻想,提出打造“618”,這個更為直觀的符號。
盡管這一提議只得到三個人支持,但徐雷得到了劉強東的關鍵一票。更為難得的的,徐雷在會后挨個找人溝通,闡述自己的看法,這才促成了“618”的落地。
另一個讓劉強東看重徐雷的原因,恐怕要數他在京東無線時期做出的成績。
那時的京東無線,是出了名的亂象叢生,部門間各自為營,溝通常常受到很大阻力,嚴重影響工作效率,偏偏輪到徐雷來處理這個棘手的爛攤子。
看起來最不受規矩束縛的徐雷,在京東無線豎起一面“講規矩”的大旗,同時帶頭遵守,京東無線被梳理順了,劉強東將這一切都看在眼里。
徐雷雖不按常理出牌,但行事都在方圓規矩之中。他不僅有出色的營銷才能,直言不諱的性格和在這兩件事上展現出的管理才能,都讓劉強東對其青眼有加。
從2018年,徐雷當上首任京東商城輪值CEO,到2019年9月正式成為京東零售CEO,再到今年9月,徐雷正式升任京東集團總裁,敢于用人,更敢放權的劉強東,把徐雷變成了名副其實的“京東二把手”。
如今,無論是三大事業群匯報、子集團上市、財報會議、達沃斯論壇等重大場合,都有徐雷作為第一形象出面。
力排眾議選擇徐雷,是劉強東第二次不顧公司高層反對,一意孤行的結果。事實證明,劉強東,這個隱身于幕后的京東總舵手,再一次押對了寶。
此時回頭看,徐雷在2011年曾負氣出走京東,要不是劉強東軟磨硬泡,不時約著徐雷出來把酒言歡,并最終勸回徐雷,“京東618”、“無線的神話”、“京東零售業務連續三年高質量增長”,或許都不會出現,如今的京東也不會像現在這樣,步調從容,穩中求進。
劉強東唯一沒有料想到的,或許是最終在這樣一場尷尬的輿論中,把徐雷推到臺前。
“亂世出英雄”,徐雷再一次證明了自己的能力,也證明了劉強東看人的眼光。
總的說來,今天京東所取得的一切,和當年劉強東高瞻遠矚的布局,以及不拘一格降人才的用人眼光有著極大極深的關系。
太陽照常升起,江湖又起了新的戰事,而大佬還是那個大佬。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