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首個兒童化妝品監管法規出臺 國產品牌迎逆襲機會
我國首個兒童化妝品監管法規近日正式出臺。該規定出臺前,在兒童化妝品這一細分賽道上,國際化妝品品牌風頭較盛,國產化妝品品牌不溫不火。該規定出臺后,更熟悉中國市場的國產兒童化妝品能實現“彎道超車”嗎?
首個兒童化妝品監管法規落地
面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近四個月后,國家藥監局近日正式發布《兒童化妝品監督管理規定》(以下簡稱規定),規定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這也標志著我國首個專門針對兒童化妝品的監管法規文件正式落地。
“針對兒童化妝品的配方要求、安全評估測試方法正式出臺后,大家心里的一塊石頭也就落地了。” 廣州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一名負責研發工作的人士告訴中國商報記者,此前,因為兒童彩妝、護膚品和化妝類的玩具均摻雜在一起不好區分,研發和產品上市均面臨困難,很多企業不愿意涉足兒童化妝品領域。
規定出臺后,兒童化妝品不僅有了專屬的標簽,連原料配方和功效檢測方法都有了明確的標準。規定指出,“兒童化妝品是指適用于年齡在12歲以下(含12歲)兒童,具有清潔、保濕、爽身、防曬等功效的化妝品”。并且“兒童化妝品應當在銷售包裝展示面標注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規定的兒童化妝品標志”,“兒童化妝品應當以‘注意’或者‘警告’作為引導語,在銷售包裝可視面標注‘應當在成人監護下使用’等警示用語”。
今年4月,廣州安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剛剛備案通過了一款兒童防曬產品。“審查的時候,相關部門對產品的成分要求嚴格,不允許使用還在檢測期的新原料。相關產品也要求經過安全評估和必要的毒理學試驗。相關部門在征求意見時,我了解到有業內人士反映兒童化妝品在‘哪個年齡段使用哪些產品更安全’極難檢測,正式發布的規定也較為注重產品安全性問題。”上述研發人士說。
廣東省化妝品學會常務副秘書長劉忠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規定對兒童化妝品的安全性評價方面進行了嚴格要求。普通化妝品上市時,對是否經過毒理學試驗是沒有嚴格要求的。而所有的兒童化妝品在備案前要做毒理學實驗,這對產品的安全性是一個很好的管控。
國外品牌風頭較盛
值得關注的是,規定出臺前,國產兒童化妝品品牌在和國際品牌的競爭中一直處于相對落后的地位。電商數據分析工具Ecdataway數據顯示,國內兒童護膚品市場TOP10品牌中,美國強生集團旗下的品牌貝親、艾維諾、日本品牌貝親更受消費者歡迎。產業研究機構華經產業研究院的報告顯示,在嬰幼童功效性日化產品領域,國際品牌仍為主導地位。
一位在小紅書擁有超過10萬粉絲的母嬰好物推薦博主告訴中國商報記者,她在推薦嬰幼兒使用的化妝品時,會優先關注國外的兒童化妝品品牌。國際兒童化妝品品牌歷史較長,產品配方公開透明,孩子們使用更安全。但是一些功效很好的產品需要通過跨境電商或者代購購買,在國內電商平臺上開設旗艦店的國外兒童化妝品品牌不太多。
“規定出臺前,相關部門對嬰幼兒使用的進口化妝品的審批程序就較為嚴格。”一位化妝品海外供應鏈公司的相關負責人對中國商報記者表示,自規定意見稿發布后,國家進口非特殊用途化妝品備案服務平臺上還沒有國際兒童化妝品品牌通過備案。此后,國際兒童化妝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門檻只會更高。
線上渠道是國際化妝品品牌進入中國市場的重要渠道,規定對線上渠道的監管也將更加嚴格。規定指出,電子商務平臺內兒童化妝品經營者以及通過自建網站、其他網絡服務經營兒童化妝品的電子商務經營者也應當在其經營活動主頁面全面、真實、準確披露與化妝品注冊或者備案資料一致的化妝品標簽等信息,并在產品展示頁面顯著位置持續公示兒童化妝品標志。
國產品牌迎逆襲機會
市場調研機構歐睿信息咨詢公司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規模為41億美元,2015年至2020年年復合增長率達到10%以上。據預測,2025年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規模有望突破70億美元。目前,國產化妝品品牌中,青蛙王子、郁美凈、啟初、紅色小象等占據重要地位。
“目前在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上,國際品牌占據中高端市場,國產品牌在中低端市場搶占市場份額。”上述化妝品海外供應鏈公司的相關負責人表示:“從產品類型上看,均是面霜、乳液等產品,成分和功能也都存在同質化的問題。新規對兒童化妝品的配方、原料、功效均有相應的要求。在產品開發上,相關企業或需要找尋創新點。”
值得關注的是,美白、去屑、防脫發等功效宣稱在兒童化妝品中將遭到禁止。規定指出,兒童化妝品不允許使用以祛斑美白、祛痘、脫毛、除臭、去屑、防脫發、染發、燙發等為目的的原料,如因其他目的使用可能具有上述功效的原料時,應當對使用的必要性及針對兒童化妝品使用的安全性進行評價。
劉忠對中國商報記者坦言,上述功效所需的相應原材料應用到兒童化妝品中,很容易發生過敏反應,嚴重一些會導致兒童的器官發育受損,如果在體內累積的話,甚至還會有致癌風險。
“規定出臺后,兒童化妝品領域不具備生產資質、違規生產的‘小作坊’生產亂象有望從源頭上得到治理。這將給一直都在正規生產兒童化妝品的企業帶來機遇,也有利于行業的長期健康發展。”劉忠說。
美妝營銷從業人士孔思瀚也對記者表示,規定對產品的宣傳要求更為細致,這樣會減少很多虛假宣傳和擦邊營銷的現象。相關企業也有更多精力放在研發產品方面。目前我國兒童化妝品市場潛力大,但是“出圈”的品牌還太少,未來安全可靠的產品將會更快速地在市場中占有一席之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