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傳統百貨,如何吸引到500萬年輕會員
當許多新型商業綜合體出現并分走客流,傳統百貨面臨的是如何轉型,以及如何讓年輕人愛上傳統百貨商場。
面對線上零售帶來的各種挑戰,向新零售和數字化轉型顯得更加迫切。本質上,線上購物創造便利,但線下購物的消費體驗仍無法取代。向新零售轉型,不僅僅是意味著線上線下一體化,更代表著百貨業態需要重新展現自身特色,發掘競爭優勢。
同時傳統百貨的數字化,一方面在于提升運營效率,即打造豐富營銷場景,提升購物體驗。另一方面,打造集銷售、物流、安裝、維修、售后于一體的全鏈條服務,導向供應端變革。
把技術作為底層邏輯,在賣貨這件事更加精細化運作,激發了百貨業態的增長潛力,尤其是對年輕人的吸引力,同時也換來實際的增長。今年上半年,重慶百貨拉新50萬人,會員達529萬人。
在業績增長方面,重慶百貨消化了去年疫情帶來的影響,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117.83億元,同比增加11.79%。對于整體線上業務的增長,重慶百貨方面表示,預計2021年線上業務占比將達到10%,而在去年這個數字僅為3.48%。
這背后,重慶百貨在供應鏈、運營和會員體系的全面數字化,包括在營銷理念和模式上的轉變,從以商品和品牌為中心,轉變為以用戶運營為中心,令其成為傳統百貨向數字化改造的樣本。
01
傳統百貨需要全面數字化
這些年經營不善、大規模關店或者閉店改造,種種危機開始出現在許多傳統百貨面前。適應消費升級和加速數字化,已然是傳統百貨擺脫困境的關鍵選擇。
作為重慶線下零售業態的典型,重慶百貨和其他百貨業態一樣,都渴望新的消費群體,加速迭代的需要推動其變革。
“數字化能解決企業運行過程中的效率提升和成本降低問題。而重百的數字化轉型,這幾年主要處理了三個方面,為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運營體系的數字化、會員體系的數字化。”重慶百貨方面表示。
新的商業綜合體吸引年輕群體,讓傳統百貨紛紛釋放求變的信號。若要求所有商業業態大力投入物理改造,達到拓寬銷售場景,增強消費體驗的目的,意味著推高運營成本。對百貨商場來說,商品和渠道的硬實力都具備,首先要做的是回歸零售的本質
涵蓋上百個商業業態,涵足家庭消費需求的百貨、超市、電器、家居等商品,聚集各類大牌和潮流品牌,重慶百貨在人們心中已經成為品質的象征。
賣貨是百貨商場與品牌和消費者溝通最直接的形式。除了提供大而全的商品,舉辦各類活動、吸引國貨潮牌入駐,都來自重慶百貨對當下消費需求變化的捕捉。
從消費者進店,行走在不同樓層之間,在綜合了餐飲、娛樂、休閑和購物的場景內,消費者感受到的是豐富的商品選擇。
近年線下零售業態的結構發生了許多新的變化,例如重慶百貨也吸引汽車品牌入駐,讓更多年輕人走進百貨大樓。這是在提供一站式購物以外,重慶百貨貼近人們日常消費的一種方式,同時補充現有的經營品類。
在加快存量場店轉型升級方面,重慶百貨明確了定位,業態組合多元,增強功能配套。比如打造國內首家百貨生活美學院,開設舞蹈中心、美容中心、美麗課堂,升級客服中心和玫瑰薈俱樂部,強化時尚百貨定位。
有了購物場景的搭建和供應貨品的基礎,解決人貨匹配的效率低下,是許多傳統百貨轉型面臨的棘手問題。這同樣決定了百貨大樓如何幫助老品牌煥新的效果,吸引更多年輕用戶。
來自地理位置優勢吸引的人群,以及圍繞百貨大樓的周邊社區,并不能滿足門店所能容納的客流量。最終呈現的結果是供給不均衡,品牌的獲客渠道等待突破,人們的消費需求存在進一步激發的空間。
向新零售轉型,不僅提升人貨匹配的效率,也增加消費者對品牌的認知。而有了互聯網基礎設施,用數字化工具促進交易,為品牌實現引流和用戶沉淀,是包括重慶百貨在內等老玩家結合市場變化進行。
當下更具購買力且趨于年輕化的消費人群,已經成為線下實體零售爭奪的對象。將標志性IP搬進購物中心、不定期舉辦活動沙龍和展覽,成為一些購物中心例如大悅城、萬達廣場等增加流量,提高商業價值的做法。
同樣追求品牌年輕化和管理精細化,將流量分發至商場內的不同業態,重慶百貨已經開始加碼數字化能力。
02
數字化升級
為了讓更多年輕人愿意走進商場,重慶百貨進行了數字化改革的探索。
重慶百貨的CTO段曉力表示:“我們是一個實體零售,我們能不能開拓一下,怎么去向線上的消費場景找機會。怎么理解線上消費場景?兩條,分解一下這個詞,向線上要流量,向消費場景要銷量。
龐大的傳統百貨,想要做到線上線下融合,起點就在于通過數字化應用,聚集海量的貨與人,創造出一個便利的線上購物場景,從而提升購物體驗。
首先是品牌核心站點——小程序建設。傳統百貨行業是一個相對低頻行業,消費者需要的是一個可隨時使用、快速打開的工具產品,小程序就成為百貨行業的首選。重慶百貨將小程序主要陣地落到了支付寶,讓顧客通過其支付寶小程序獲得積分、購物、會員等服務。
值得一提的是,重慶百貨小程序將旗下的百貨、超市、電器、汽車四大板塊全部聚合,實現用戶打通,形成以相對高頻的百貨、超市業務帶動電器、汽車等低頻業務的會員內循環系統。
其次是以優惠券拉新。用優惠券作為切入點,其實是最簡單且高效的方式。重慶百貨使用了支付寶的店鋪圈選技術——商圈紅包雨來發券,在商家設定的時間段發放商家的優惠券,用戶收到商家的優惠券可以到門店消費,這樣可以把更多的客流都拉到門店,也能把線上支付寶的用戶用紅包雨的形式拉到商家。優惠券還有到期前提醒。
以優惠券作為營銷載體,重慶百貨將過去的傳統營銷玩法,與支付寶的線上玩法做了深度的融合,借助數字化的技術讓優惠券的效率更高,更重要的是,借助數字化的能力將全新的會員沉淀到重慶百貨的小程序,讓會員可以被用戶再次觸達,成為重慶百貨的數字化資產。
再次是會員數字化。在會員運營方面,重慶百貨將線下門店與重慶百貨支付寶互聯互通,通過支付寶小程序會員的積累來讓重慶百貨吸引越來越多的年輕用戶關注。
具體來說,利用小程序會員領券功能,吸引顧客加入小程序會員,用戶還可收藏重慶百貨小程序至首頁“我的小程序”,方便下次訪問路徑,而升至支付寶首頁位的重慶百貨也可以更好觸達用戶,與此同時,收藏小程序還能讓重慶百貨在支付寶平臺內全渠道觸達粉絲。
商家自運營效果越好,被更多用戶喜歡,收藏小程序的行為越多,商家獲得的流量傾斜和支持也越多。此外,生活號作為支付寶的私域流量池,也可以讓百貨商超企業通過內容和各類活動等手段持續喚醒用戶,創造消費。
最后是搜索的最短鏈路觸達。在數字化平臺上,用戶的核心鏈路有3個,分別是搜索和收藏,以及平臺大促入口。
重慶百貨在支付寶上搭建了多種利于轉化的場景,比如借助支付寶搜索營銷的“絲路計劃”合作,重慶百貨利用線下物料提示,引導用戶上支付寶搜索“重慶百貨”,即可以進入重慶百貨的小程序。
通過領取優惠和互動活動,將用戶轉化為重慶百貨小程序的會員,這種以搜索觸達的方式,不僅能將重慶百貨的線下會員升級為線上數字化的資產,也能將線上的全新用戶構建復訪的路徑。
互動的搜索玩法,讓更多的重慶新用戶開始關注并喜歡到上了這個百年品牌,也讓品牌找到了和年輕用戶溝通的路徑——用年輕人喜聞樂見的方式吸引年輕人,用數字化的技術和互動打動年輕人,用優惠轉化年輕人。
比如此前重慶百貨在支付寶平臺發起上支付寶搜“7秒”的互動玩法,累計發送300減30的優惠券10萬張以上,其中60%的用戶核銷使用了這張券,帶動銷售額3000萬,核銷率遠遠大于線下優惠券的平均核銷率。
發券的確帶來真金白銀的轉化,不僅是對消費者的福利,對企業降低成本也十分奏效,但對于重慶百貨來講,發券是手段不是目的,發券帶來的也不是單次的購買,而是數字化經營的起點,通過平臺的數字化能力讓用戶成為品牌的重視會員,從單次消費到不斷復購。
根據統計,重慶百貨與支付寶合作的營銷方式優惠券核銷率達60%,這種合作模式使得營銷費用下降了60%。
重百的數字化轉型主要體現在:供應鏈體系的數字化、運營體系的數字化、會員體系的數字化。重百借助大數據指導汰換26000支商品,單品品效提高3倍,店鋪統一實施數字化棚格圖管理,貨品訂購和陳列更為精準便捷,執行核驗更為高效。
數字化營銷手段更提升了重慶百貨精準觸達會員,線上線下商品、價格、促銷全面一體化。401、618大促銷售同比增長30%,單品品效提升137%。截止目前,2020年重百到家訂單量大漲200%,拉動全渠道銷售增長五億元。
新商業綜合體的沖擊加上疫情黑天鵝的影響,是包括重慶百貨在內的企業,向數字化升級的關鍵動力之一。
據中國百貨商業協會統計,2020年上半年百貨業態為主的滬深A股43家上市公司中,營收同比下降44%,凈利潤下降77%。重慶百貨也是在這個時間點進行“自救”,同時也為數智化升級鋪路。
能夠吸引顧客源源不斷到來,不僅在于價格的吸引力,還包括消費體驗。
重慶百貨從2020年開始搭建微商城、直播、社群、小視頻、券平臺等多個線上運營渠道,消費場景從線上拓展到線下,實現用戶沉淀和私域轉化。今年上半年,重慶百貨拉新50萬人,會員達529萬人。
銷量的提升,又為供應鏈的變革打下基礎,將更多品牌推向市場。今年上半年,重慶百貨投入戰略品牌平臺建設,戰略品牌實現銷售33.96億元,銷售占比提升到45.54%。高端化妝品與黃金珠寶增長顯著,進口化妝品銷售5.57億元,同比增長16.07%。
今年10月8日至10月20日,重慶百貨參與“支付寶金秋優惠節”,通過支付寶平臺的自運營能力和金秋優惠節的流量支持,重慶百貨優惠發券的量超過40萬張;小程序訪問量提升400%,其中品牌搜索量累計超過88萬。這也將成為重慶百貨支付寶自運營的起點,商家通過小程序留住用戶,形成一條完整的自運營鏈路。
重慶百貨的數字化改造還在繼續,也給區域型百貨發展提供了一條思路。對線下場景進行數字化升級,幫助商家提升運營效率,同時改善用戶體驗,這是傳統零售加速互聯網化的意義所在。而隨著新消費現象的不斷涌現,未來零售業態的數字化改造還有很大的想象空間。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