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商電商周報:阿里Q2凈利潤降39% 蘇寧回應“破產”
過去一周(11.15-11.21),電商領域發生了哪些事兒?
11月18日,阿里巴巴集團發布2022財年第二季度財報顯示,阿里巴巴第二季度營收2006.9億元,同比增長29%。若不考慮合并高鑫零售的影響,收入為1804.38億元,同比增長16%。第二季度調整后凈利潤285.2億元,同比下降39%。截至2021年9月30日止12個月期間,阿里巴巴生態體系的全球年度活躍消費者達到12.4億,單季增長約6200萬。
有知情人士向透露,10月,盒馬在上海開出一家盒馬生鮮奧萊店,由原來的盒馬Mini店改造而成,面積大約480㎡。大眾點評顯示,具體地址在浦東新區昌里路333號浦東商場一樓。繼“盒馬鄰里”之外,生鮮奧萊店是盒馬今年再推出的一個新業態。目前規劃的第二家盒馬生鮮奧萊店,擬落戶成都,算是西部首家。盒馬總裁侯毅表示,開出這個新業態,主要是幫助盒馬減少門店和加工中心的損耗,價格非常有競爭力。
11月16日,淘菜菜方面向貴州區域商家發布公告,稱“避免因互聯互通壁壘帶來的服務障礙,決定對貴州服務體系進行數字化升級,即日起暫停貴州區域服務”。這是阿里自今年9月份將“盒馬集市”“淘寶買菜”“買買菜”統一升級為新品牌“淘菜菜”之后,首次對社區電商進行區域性調整。淘菜菜一位內部人士表示,暫停貴州業務,并不意味著淘菜菜業務失敗,現在反而是淘菜菜發展最迅速的關鍵節點。據悉,淘菜菜正在沖擊社區團購行業僅次于美團優選、多多買菜的第三名位置。
11月18日,京東集團發布2021年第三季度業績。第三季度凈收入為2187億元,同比增長25.5%;經營利潤為26億元,經營利潤率為1.2%。非公認會計準則下歸屬于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為50億元,去年同期為56億元。截至2021年9月30日,京東過去12個月的活躍購買用戶數達到5.52億,較去年同期凈增1.1億。
11月21日,記者在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反壟斷局官網查詢了解到,11月16日,市場監管總局針對宿遷京東博海企業管理有限公司收購跨越速運集團有限公司股權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案作出行政處罰決定。由于其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反壟斷法》第二十一條,構成未依法申報違法實施經營者集中,市場監管總局對京東博海進行50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
11月16日消息,蘇寧易購官方微博發布嚴正聲明,網傳“蘇寧易購十二月底宣布破產”系謠言,蘇寧易購經營一切正常。公司已向公安機關報案,對造謠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早在6月22日,曾有一則關于蘇寧置業將于7月2日宣布破產的消息傳出。蘇寧置業當時回應稱“關于網絡謠言,我司已經報警,將嚴肅追究造謠者的法律責任。”
據悉,極兔速遞已完成C1輪融資,金額為17.35億美元,投后估值達197.7億美元。
該輪融資由D1 Capital領投,極兔速遞本輪融資由D1 Capital領投,投資額為5.676億美元,博裕資本、淡馬錫、紅杉資本等跟投。
在完成C1輪融資后,極兔的上市之路也將啟程。按照極兔與投資人達成的協議,最晚須于2026年3月1日前上市,且IPO融資額不得低于10億美元。短期而言,2022年12月31日之前,極兔估值須達到250億美元。
11月18日,特賣電商唯品會2021年第三季度財務報告顯示,今年第三季度,唯品會凈營收達249億元,同比增長7.5%;按非通用會計準則,歸屬股東凈利潤為10億元。截至報告期末,唯品會已經連續36個季度盈利,整體經營表現符合市場預期。第三季度,唯品會GMV達402億元,總訂單數達1.729億單,總活躍用戶數4390萬人;超級VIP用戶數同比增長超40%,其消費貢獻占全站比重超過1/3。
日前,小米發布內部郵件宣布,獨立電商平臺小米有品與小米中國區零售業務整合。據悉,未來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將結束獨立結算和運營政策不同的情況,一起服務小米集團的新零售目標。小米方面表示:“并入中國區后,小米有品和小米商城繼續分別服務不同的消費人群,其業務形態和受眾并無變化。”本次人事調整中,原小米有品原總經理白昉和小米集團副總裁、中國區區域管理部負責人尚進,向小米中國區總裁盧偉冰匯報。
11月15日,據港交所消息,順豐同城已通過上市聆訊。據順豐同城財報顯示,2018-2020年,順豐同城營收為9.93億元、21.1億元、48.4億元,年內虧損總額為3.3億元、4.7億元、7.6億元。訂單總數分別為7980萬單、2.1億單、7.6億單。而在2021年前5個月,順豐同城收入為30.46億元,錄得虧損3.53億元,訂單數達5.14億單。在客戶構成上,順豐同城較為依賴大客戶資源。2018-2020年以及2021年前5個月,五大客戶收入分別占同期收入的67.8%、67.1%、61.2%及61.1%。而來自順豐控股集團的收入占比達到2.9%、13.1%、33.6%及38.6%。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