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原副總裁李永和正式起訴周某
根據澎湃新聞獨家報道顯示,今年8月7日,周某在阿里內網曝光“自稱遭到同事性侵”事件(以下簡稱“807事件”),現在有了最新進展。
事件當中遭遇阿里處分的周某所屬部門總裁——阿里集團副總裁、同城零售事業群總裁李永和(花名:老鼎),已經正式在杭州市余杭區人民法院,起訴周某名譽侵權糾紛案。
根據“807事件”涉及的另一當事人——濟南華聯張某妻子公開自述信息顯示,周某原名周莉,此前她在阿里同城零售部門工作期間的花名為“新月”。
李永和起訴周某的要求包括,訴請法院判令被告周某,在全國性網站首頁顯著位置,連續15日書面向原告賠禮道歉,為原告消除影響、恢復名譽。以及,索賠人民幣1元。
顯然,李永和的起訴要求,完全為了周某公開道歉,個人名譽恢復。1元索賠的經濟目的,可以忽略不計。
截至現在,“807事件”涉及的四個關鍵人物,已經有三人對周某提出反駁、控告、起訴的行動。
周某在其內網7000余字的曝光材料里面,涉事的王某文、張某,經過濟南警方的調查,事實經過與周某的自述存在多個矛盾明顯的不一致地方。兩人的妻子也直接站在輿論前臺,多次發文斥責周某主動勾引自己丈夫,散布謠言,誤導輿論,構陷他人。
同時,事件涉事的周某部門的兩位主管,部門負責人李永和,部門人力資源負責人徐昆,經過阿里集團處分決定,已于8月9日引咎辭職。
現在,李永和直接通過法院起訴周某,余杭法院也已正式受理立案。
李永和的起訴內容顯示:被告周某在阿里內部公共場所及網站等發布不實信息,引發社會輿論。且在阿里和公安機關調查期間,不顧原告及其團隊積極應對處理事件的事實,在公眾場所通過散發傳單、喊口號、拉橫幅的形式表達“維權主張”,以輿論相要挾,捏造原告“知情卻不處理”的虛假事實,具有貶低他人名譽的屬性,最終造成原告名譽、經濟等各方面嚴重損失。該起訴稱,因為被告上述侵權行為,致使阿里巴巴陷入錯誤認識,最終做出要求原告引咎辭職的錯誤決定。
而被告周某對此也向澎湃新聞做出了書面答復。她表示自己的代理律師,已向余杭法院遞交答辯狀,提出中止審理的申請。周某還表示,“不能因為我們向某個部門反映問題,相關負責人受到處理就歸咎于反映問題的人,這是基本的日常邏輯。”
不過,周某的這個回應與李永和的名譽起訴,有些文不對題。李永和起訴的權益主張,并不涉及自己“引咎辭職”的處理結果矯正,而是直指周某誤導輿論對他本人的名譽侵害。
“807事件”屬于阿里今年引發社會重大關注的事件。
周某在內網曝光的7000余字材料里面,除了周某自述的遭遇之外,材料里涉及的相關信息,也引發其他諸多討論。包括所謂的“職場酒桌文化”、“職場霸凌現象”、“職場女性安全”等。然而,根據濟南警方的調查結論,周某的自述有多處不符合調查的矛盾地方。包括所謂遭遇強制灌酒,意圖對她“不軌”的酒桌文化,實際情況是周某自己組織的晚宴,并自己頻繁主動飲用白酒。
隨后,兩位直接當事人,王某文和張某的兩位妻子,多次公開在微博發文反駁。反駁內容對應濟南警方的調查,導致事件輿論形成明顯的“反轉”,公眾輿論對其周某的言論和行為,提出了激烈的質疑。
周某除了在王某文妻子第一次發文反駁之外,有過一次回應,隨后再未發聲,完全消失在公眾輿論。直到此次李永和的起訴,周某才再次發聲回應。
“807事件”當中,李永和的引咎辭職,核心矛盾出在周某在807之前,通過阿里辦公通訊工具釘釘,直接留言給李永和。因為釘釘開發的“未讀已讀”功能,導致周某發現李永和“已讀”其留言,卻并未給予直接回復,直指李永和身為事業群總裁,不滿其對此事的“已讀不回”態度。
8月9日,阿里集團針對李永和作出“引咎辭職”的決定里面,提及李永和在該事件的處理過程當中,并非全程“已讀不回”,而是在釘釘回復之外,對內部相關人員給予過調查處理的指示。
李永和在阿里任職的三年期間,陸續擔任了天貓超市、同城零售、本地生活三大事業群(BG)總裁。
其中,同城零售與本地生活,都是阿里在零售業務賽道重點打造的兩大業務體系。李永和在今年7月身兼兩大業務體系總裁,屬于阿里針對品牌商在線上渠道之外,全渠道打通其供給和履約的核心業務。
阿里內部對李永和業務能力的評價頗高,稱其業務能力很強,善于找到業務增長方法,對于業務問題總能快速發現關鍵,并作出相應的解決決策。
引咎辭職之后,李永和在兩大事業群的職務,已經由俞永福接任。作為阿里板塊經營責任制改革之后的第一任本地生活總裁,李永和僅僅任職一個月時間,并未在該業務方面作出相應的調整舉措。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