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奇藝、字節跳動……2021年,我被裁員了
年底本來該是期待年終獎的時候,但裁員之聲卻響遍多個行業。
12月1日,有愛奇藝員工在脈脈上爆料:愛奇藝正在大幅裁員,比例在20-40%。有媒體將其形容為愛奇藝“史上規模最大的一次裁員”。而愛奇藝本次裁員引起廣泛關注,除了裁員規模之大,還因為裁員涉及絕大多數部門,并且“被裁的除了基層員工,也不乏總監級別的人”。
有愛奇藝員工告訴燃財經:“前兩周就通知大家了,突然上新聞也很懵。”同時,“這次只是第一波,預計元旦、春節還有第二波、第三波。”還有11月面試愛奇藝的人員在小紅書表示:“11月12日收到offer,15日開始培訓,到23日就被遣散。說是暫時不招人了。”
對于愛奇藝裁員的原因,多數分析直指降低成本。11月17日愛奇藝發布2021年Q3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第三季度,愛奇藝總營收為76億元(人民幣,以下未注明則同),同比增長6%;歸屬于愛奇藝的凈虧損為17億元,相比去年同期擴大41.7%。可謂遠低預期。
今年來,互聯網裁員消息不斷。此前受大環境影響的K12在線教育領域,以及多家互聯網大廠部分業務線均成為“重災區”,比如,字節跳動商業化團隊、互聯網大廠社區團購業務、在線旅游、網約車出行等等。
一位互聯網行業人士對燃財經表示,經過近20年的高速發展,互聯網的紅利將盡。隨著增長趨緩,人員過剩、組織冗余的問題也逐漸顯露,裁員就在所難免了。
除了互聯網,地產也陷入困頓,有融創員工在小紅書表示:“在公司工作了兩年多,完成了三個項目的籌開、兩個項目的新拓,以及N個項目的策劃。結果11月底被通知,公司需要控制成本,所以合法解約。”其他地產企業員工也在筆記下表示:同被裁。
企業裁員有主動或被動之分。字節跳動商業化團隊前員工菲菲就告訴燃財經:“商業化團隊的工作本質就是廣告銷售。我們主要做SMB(中小企業業務),實際業務推廣中,適合做信息流廣告的商家和行業有限。最終的結果有可能是,做一單死一單,然后再重新拉新業務。”
于是,11月9日,菲菲所在部門用飛書拉群統一通知裁員,“大廠裁員兼具速度與效率,字節上海商業化團隊調整后,很多經理退到一線,員工被裁,60多個人的組僅保留個位數。”這是企業主動選擇的戰略收縮與調整。
也有大環境因素讓企業不得不停止業務。“‘雙減’政策之后,裁員就開始了,先是你拍一、gogokid、清北網校,最后是我所在的瓜瓜龍。雖然從開始就知道會有這么一天。但當裁員真正來臨的時候,內心還是唏噓不已。”11月22日收到裁員通知的瓜瓜龍員工咕咕告訴燃財經。
本期小酒館,我們和2021年被裁的員工聊了聊,他們之中,有的來自曾經風頭正盛的社區團購,卻終因業務不濟而被裁員;也有的在字節兩年歷經三個職位,卻終因“雙減”政策、業務收縮而被裁。還有傳統企業的員工,因為不會“洗稿”或“卷”不過年輕血液而被裁員……
每個人進入一家企業,都曾抱有干到退休的期待和幻想,但“鐵飯碗”終究是傳說。每個人都需要面對工作的不確定性,招聘專家表示,這屆打工人,需要不斷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掌握盡可能多的技能,因為這才是真正的“鐵飯碗”。
從吃瓜群眾,
成了裁員風波的當事人
淼淼|28歲 愛奇藝員工
最近愛奇藝裁員事件鬧得沸沸揚揚,換作往常,我肯定會和同事搬起小板凳走在吃瓜的第一線。但這次,我不用吃瓜了,因為我就是當事人之一。
是的,我被裁員了。
消息來得并不突然,上個月同事之間私下就在傳,最近可能要有一波大裁員,大家都人心惶惶。很快,就陸續有同事被約談了。
風暴也很快落在了我頭上。我所在的市場團隊,今年的效益確實不如以前,我們部門裁員的比例也比較大。而且我也能明顯感覺到,從2019年加入愛奇藝開始,這三年時間,公司確實一年不如一年。
今年更是雪上加霜,互聯網環境整體都不好,愛奇藝的選秀被砍、超前點播被禁止,相當于兩顆吸金大樹都沒了。公司最近發的三季報數據也不好看,虧損了17億,比去年同期擴大了41%,也難怪要裁員。
我的薪資水平在互聯網里不算太高,但說實話,愛奇藝的氛圍在一眾互聯網公司里算比較養老的,同事也不算太卷,所以我才呆了快三年都沒有挪動,但偶爾也覺得自己現在是不是“溫水煮青蛙”,動過跳出舒適區的念頭,但又被其他大廠動輒“996”、“007”的工作強度勸退。
這次年前被裁員,確實挺郁悶的,過年回家都不知道怎么面對父母。但換個角度想,賠償給的數字還不錯,相當于多了一小筆存款,年后又是找工作的黃金期,在愛奇藝呆了三年,也該挪窩了。
我打算先休息一段時間,疫情好轉些后,去三亞度個假,年后再開始找工作,只是今年我對互聯網公司的信心有點不足,不知道未來會不會一直走下坡路,我打算看看國企和外企有沒有適合匹配的崗位。我甚至還動了回老家考公務員“上岸”的念頭,但又舍不得離開一線城市。
還有不到兩個月就過年了,今年過年照常回家,但是就先不告訴父母我失業了,免得他們擔心,希望自己也能早點從被裁員的郁悶里走出來吧。
字節兩年歷經3個崗位,兩度被裁
木木 | 28歲 營銷顧問
在武漢讀大學期間,我就開始創業。到2019年的時候,效益不好,我就將店關了。我也不想繼續創業了,準備成為打工人。
剛好那時候,我的學弟在字節跳動上班,說月薪到手能有1.6萬元以上,我就通過內推去面試了。一共經歷三輪面試,由于我之前的創業經驗,銷售能力、抗壓能力都還可以,2019年10月,我順利進入了呼叫中心上門線索部門,當一名銷售。
實際上,我就是為抖音做招商工作,有人在抖音的官方廣告頁面留下電話,我們就回訪,以開發客戶、獲得廣告成交。那個時候,工作強度非常大,早上9點到晚上9、10點都很正常,周一到周六上班,周天還可能過來加班半天,一個月可能也就休息三四天。
字節商業化初期,由于各個城市都是直營模式,全國銷售就有2-3萬人。到2020年底的時候,基本上全國的中小商家都被我們開發完了,市場的占有率已經很高了。也就是說,這2-3萬人失去作用了,于是我們部門轉型,改成客戶運營部門。所謂客戶運營,就是教商家去使用抖音,比如賬號用什么封面、頭像,內容的推薦邏輯,教客戶在抖音上提高知名度等。
但是轉為客戶運營后,工資直接壓縮了一半。本來做銷售可以拿1.7-1.8萬元月薪,直接降到1.2-1.3萬元,后來薪資一降再降,甚至到8000元/月,我就不打算做下去了。
那個時候字節在投入做在線教育,還處于紅利期,我就轉崗去了清北網校部門,還是做銷售,讓學生上體驗課、讓家長報名。然而,2021年6月我入職教育線,8月雙減政策下來,我們部門就直接全線裁員了,給了“N+2”的賠償金。
我在外面轉了一圈,發現在武漢,其他公司的工資真得很一般。問了一下,回流字節客戶運營部門,待遇還屬于比較好的了。
2021年10月,我又回去字節客戶運營部門上班。令我現在感到欣慰的是,我當時并沒有安于現狀,而是騎驢找馬,暫時在字節待著,同時觀望更好的機會。
11月初,我通過朋友內推,去小紅書面試,決定拿下offer,月底就走。有趣的是,我一面剛通過,字節客戶運營部門就通知也要裁員,裁掉一半的人。我就順水推舟,又拿了一份賠償金,然后入職小紅書。
短短兩個月,我在字節兩個部門經歷了兩次裁員,拿了兩次賠償金。其實,字節的員工福利很好,工作兩年,我也學到很多東西,所以總體而言,還是很開心的。
現在來小紅書,跟當初進字節做的工作一模一樣,也還是負責做招商,可以說是輕車熟路。由于小紅書剛開始商業化,福利待遇也很好。兜兜轉轉,我也算是幸運兒一個。
跳槽到社區團購才一個月,
我被裁員了
26歲丨蜜蜜 十薈團員工
今年8月,我被阿里巴巴投資的十薈團裁員了。而此時,距離我跳槽到“風口上”的社區團購,僅一個多月。
今年年初,社區團購風頭一時無兩,十薈團也完成了7.5億美元的D輪融資,人員方面也是極速擴張,到6月份僅自有員工就達到9000多人。被“風口”吸引的我在7月份從一家互聯網企業跳槽至十薈團。
當時我滿心歡喜以為自己找到了一個“好東家”,因為十薈團的工資待遇都比上一家好。我是2017年畢業的,到現在也只工作了4年,但是十薈團給我開的薪資達到了一萬元以上。可能對于很多人來說,一萬元的月薪不算高,但我是在徐州,這個地方的平均工資也就7710元/月,能拿到一萬元已經很不錯了。
雖然收入與壓力對等,入職以來,我每天都是高負荷工作,時時刻刻需要盯著手機,怕錯過工作群消息,天天提心吊膽。但我也矜矜業業。
在我入職后,公司就因業務調整就封鎖了HC(招聘名額),當時我還在慶幸我趕上了“末班車”。
不過,沒想到的是變化如此之快,令人咂舌。一個多月后,我就被裁員了。我記得辦理離職協議當天,工作組群全部禁言,我們迅速辦理完離職手續,就先后回家待業了。因為待的時間太短,我對十薈團各個方面了解其實不算多。
更讓我驚詫的是十薈團裁員效率之快。裁員一周前,全員收到區域調整郵件,通知將要關閉低效城市以及部門。郵件發布后的當天下午,就有同事開始簽署解除合同通知書。原本我們部門不會裁員,但三天后又告知我們部門領導十分鐘之內裁員一半,我也在裁員名單上,接下來兩天時間,被裁人員迅速完成解除合同協議的簽署。
因為我工作尚未滿一年,所以裁員也沒拿到令人艷羨的賠償。根據離職補償協議,試用期滿6個月,補償為一個月工資,工作不滿六個月,補償為0。當時整個徐州地區都是7月份新招的員工,大家都剛來單位不久。可想而知,沒有一個人工作夠6個月。月底離職,五險一金僅交到當月,離職證明到一周至15天才能給到。我的離職證明足足拖了半個多月,才郵遞到我家。
雖然在試用期期間被裁,失業來得有點突然。但我總體的心態比較好,既然沒有辦法改變外界環境,只能調節自己。在失業、找工作這段時間中,我給自己放了一個假,陪陪家人,自己也放松放松。我再也不用擔心被手機支控的生活,我也對未來充滿期待,下一站一定更好。
公司業務調整,我被一日裁員
28歲丨米娜 前字節商業化運營
11月中旬的一天,我收拾好自己工位的私人物品,歸還了公司電腦和工牌,那一刻我終于意識到,我和字節從此不再有任何關系。
我是字節跳動商業化團隊中的一員,也是這次被裁大軍中的一員。我的崗位在字節內部稱增值運營,俗稱信息流優化,主要負責幫助客戶進行廣告上線、網絡營銷與推廣,并優化客戶廣告投放效果等工作。
不知不覺,在字節度過了四個年頭,看著我天天加班,身邊很多人不明白我為什么能堅持這么久。對于互聯網大廠的“卷”,我還蠻適應的,這也跟我此前在乙方公司工作有一定關系,大學剛畢業我去了一家廣告公司,每天加班累個半死,福利待遇卻跟字節沒法比。對我來說,只要付出和收入成正比,不斷能學習吸收新東西,就是一份好工作。
在字節工作一度是我引以為傲的事情,所以,當聽到可能會被裁員的消息時,我一度無法接受,近一個月時間都沒能睡個好覺,整個人一度都是懵的。但字節并沒有給我消化的時間,裁員過程十分高效,上午9:30拉群,10:00開會,當天完成約談。
得知還有轉崗這一解決方案,我開始糾結要不要跟公司談一談,畢竟在字節待了四年多的時間,我還是很舍不得。但當我被HR約談的時候,我發現HR已經忙到分身乏術,很多即將離職的小伙伴都著急找HR談賠償,轉崗并不在他們的考慮范圍。
其實,只要靜下來冷靜想想就明白該如何選擇了。我是以審核崗位進入的字節,一年后內部轉崗到運營,且不說內部轉崗需要通過層層考核,到了新部門也一定要從相對邊緣的位置從頭開始,這和換一家公司從頭開始的難度系數基本一致。
至于賠償,字節給出的賠償方案是“N+1”,看得出公司是想體面地裁員,而我也選擇體面地離開,痛快地簽了字。對于公司此次裁員我也能理解,畢竟是因為業務調整,而且回顧在字節的四年多,我也真的收獲了很多,字節賦予我的工作能力,也讓我短時間內接到了其他大廠拋來的橄欖枝。
所以我并不擔心接下來找工作的事情,春節前我想好好放松放松,給忙碌了四年多的自己放個大假,春節后再選擇一家公司繼續奮斗。
無手續、無交接、無溝通,
“排隊”等掌門開證明
24歲丨小豪 前掌門1對1員工
如何能“體面”地退場,是一門學問。自“雙減”以來,各在線教育公司都開啟了裁員,有的因為給足了賠償而受到好評,也有因“逼員工離開”而倍受指責。身為掌門一對一在線教育輔導老師的我,也一直在等“靴子”落下,只是沒想到如此不“體面”。
“雙減”裁員后,公司對我們這些還在職的員工,莫名強調并提高了KPI的重要性,讓2018年入職以來一直被評為“優秀員工”的我,第一次沒有完成所謂的KPI,最后只收到一份“未達到責任課時”的批評“辭退”的郵件。不過最吊詭的是,至今沒有任何人為我們辦理離職手續,按大家的說法是在“排隊等回復”。
我是上個月收到“被辭退”通知的,沒有面談、沒有開會,只有一封【關于老師月度課時未達到責任課時通知】的新郵件,靜悄悄地躺在郵箱里,如果不注意查看很容易被忽略。
我雖然很無奈,但是心里也早有準備了。因為前幾個月回上海的公司總部開會時,就被通知了新規定,教師崗2個月不能達成考核課時,視為違紀直接解除合同,且公司不會提供任何補償,當時唯一的感受是:“心里的一只靴子終于落了地”。
但當我收到“被辭退”通知,想登錄公司系統查看具體情況時,發現自己不僅被踢出了公司系統,還彈出了一條【當前老師為“回收站”狀態,禁止開課】的提醒。
當時我的情緒一下子冒了出來,公司沒有任何賠償的“耍無賴式辭退”也就罷了,“回收站”給人一種我們老師是“垃圾”的感覺。在我們教師小群里討論也發現,好幾位同事和我差不多的狀態,收到了一封郵件后就被踢出了公司系統,沒有任何人和我們溝通離職證明、離職合同和社保關系轉移的問題,我們就被這么“晾著”了。
期間,有老師在我們全體職工群里說了這件事,要求公司給個說法,“只發了一封郵件就辭退是不是過于草率了,完全沒有提供辭退合同或者離職證明。”結果這位老師被說成是斷章取義,公司認為她已經收到了公司郵件,連續兩個月未達到責任課時,按照公司手冊規定給予辭退通知,且公司會追究該老師“散播謠言”的責任。
看了群消息之后我感覺心涼了,所謂的責任課時根本就是不可能完成的。9月開學后我們就沒有接到新生報名了,所有的課時都是“老生”在學以前報的課時,而消耗完已有課時后公司應該就會轉型找其他盈利模式了,所以幾乎沒有老師能完成所謂的考核KPI。
考慮到快年底了,我急需找新工作,所以只能忍著情緒和公司繼續溝通如何處理合同和社保的問題。但沒想到的事,那封郵件似乎直接“切斷”了我和掌門的聯系,人事方面一直斷斷續續不給我果斷回復,更聯系不到公司相關負責人,一直拖到上個月底,還沒有徹底解決問題,聽說其他主動離職或者被裁的同事也是這種狀況,一直被拖著,找不到人來解決問題。
回想年中教育機構整體大裁員期間,當時掌門裁掉了80%的員工,基本上都拿到了裁員補償,而我們這些沒有被裁掉的員工,還在慶幸自己留下來了或等待被裁補償的機會,結果現在不僅什么補償都沒有,甚至還有人被“潑了一身臟水”。
但我現在卻什么都做不了,只能一邊在網上投簡歷,一邊“排隊”等著掌門給我開離職證明。
“卷”不過新鮮血液,
轉正兩個月后我被辭退
佳佳 | 29歲 傳媒公司媒介
今年,我好不容易鼓起勇氣走出舒適區,換了新工作,但沒想到剛轉正兩個月就被辭退了。
頂著重點大學畢業的光環,畢業之后我順利地進入了一家國企單位,工作雖然穩定,但上升空間有限,職場技能增長的也不多。居安思危,終于在今年,我鼓起勇氣重新尋找工作機會。
幸運的是,我遇到了一位自稱更看重員工潛力的老板,在沒有降薪的情況下進入了一家新公司。我非常感激老板的知遇之恩,自知能力不足,我拼命補齊,每天第一個到公司,最后一個走,有時趕上緊急項目,我索性直接睡在了辦公室。
我的努力得到了老板的肯定,三個月后,我順利轉正。轉正那天,朋友們幫我慶祝,我喜極而泣,為自己的勇氣,更為“大齡”女生在職場上的不容易。那時的我完全沒有意識到,我今年的職場之路會再起波折。
職場人都知道,“金九銀十”是招聘的黃金期。9月份開始,我發現來公司面試的新人越來越多,后來幾乎每天都會有最少一場面試。經過大概半個月的面試,9月中旬,公司迎來了4名應屆生,老板對我們宣稱公司將擴張業務,需要新鮮血液。
緊接著,老板在會上發布了自稱醞釀了兩年的新規章制度,并提出全體員工需要重新簽訂勞動合同,新勞動合同將原本的固定薪資調整為“底薪+提成”的形式,業績不達標的人將拿不到提成,直白點說就是一半的薪資,連續兩個月不達標直接走人。
至于原因,老板的解釋是公司發展到目前階段的必要動作,并特意找了我談話,反復強調新制度并非針對個人,但因為我剛剛轉正,業績達標的確對我來說有難度。當時我整個人都很懵,但因為大家都簽了,我也沒得選。
但詭異的是業績達標的標準不全是看工作量,還有主管和老板的綜合評價,他們的主觀意識占了主導,于是,接連兩個月我的業績評定都沒達標,不只薪水減少了一半,還被老板約談勸退。
身邊的朋友都替我不值,讓我申請勞動仲裁。但看著4個年輕努力的新同事,每天爭搶著干活兒加班,我也就釋然了,畢竟誰不喜歡又便宜又上進又聽話的職場“萌新”呢。雖然老板的“吃相”難看,但低成本勞動力就是資本家的最愛,而且都在這個行業,保不齊再碰頭,沒必要鬧得太難看。
于是,我開始交接工作,并在這個月的月初辦好了離職手續。雖然我被辭退了,但我一點也不后悔當初的選擇,這半年的高效運轉讓我的能力得到大幅度提升,我完全有能力找到一個更好的工作。接下來,我會先放松一段時間,獎勵一下半年來不斷努力的自己,過完年之后再找個靠譜的工作,重要的是老板也要靠譜。
不會洗稿,我就被“開”了
阿雯 | 24歲 自由職業者
說來好笑,我是一名媒體工作者,最后卻因為“不會洗稿”被開除了。
我是學新聞的,畢業之后一直在媒體工作。雖然都是自媒體,但也是一些對內容有要求的自媒體,所以一直都秉承著新聞的理念:用客觀、真實的文字來傳達出事情的本質。
去年12月,我因為一些原因離開了之前的公司,加入了另外一家自媒體,本以為會有更好的發展,但這家自媒體的操作卻讓我震碎“三觀”。在即將轉正的前幾天,我被領導叫進會議室討論一個選題,說著說著領導卻脫口而出問我:“你都不會資料整合嗎?這最基本的都不會嗎?以前的稿子都怎么寫的?”
這三連問最開始帶給我的是疑惑:“啊?什么?寫稿是資料整合?”在我面對這個我常識之外的問題,尚未反應過來、沒回應領導的時候。領導接下來一句話讓我更加無語,他說:“你與我們理念不吻合,你的轉正申請沒通過,你被辭退了。”
這句話又讓我的腦袋上多了幾個問號:“啊?什么?”沒想到,來這家公司的第三個月,在連續每個月保質保量的完成4篇稿件的KPI下,我因所謂的“理念不合”這荒謬的原因被迫離職,甚至沒有任何賠償。
慌神地走到座位上,仔細想想我這三個月的時間,按照主編的選題布置,沒有任何資源的支持下,完成12篇稿件,并沒有犯下什么錯誤,就連同我一起入職的一位同事,KPI沒有完成都可以成功轉正,那我又為什么不可以?
經同事提醒,我才想起,讓我們唯一“理念不合”的原因,只因為曾在選題會上,提到過洗稿的問題,但在我自己的觀念里,作為記者,采訪素材才是稿件的重中之重,其余文獻只能作為參考。當時我還以這個理由,拒絕了領導要求我寫的一篇稿件。
想到這里時,本還準備去追問原因的我加快了離職的步伐,但這個公司的HR在臨走時候跟我說了一句話,“就職不滿3個月,接下來可是不好找工作哦。離職證明應該也不需要吧,就先不給你了。”
不過幸運的是,后來不到一個月時間,我便找到了一家薪資比這里高一倍的優質原創自媒體。而我前單位發展的并不好。慶幸的是,我早就被“開”了。
文中菲菲、蜜蜜、木木、小豪、米娜、佳佳、阿雯、淼淼為化名。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