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新消費融資94輪60億+,新動力竟是元宇宙和新零售?
「新消費Daily」不完全統計,11月新消費領域共完成94輪融資,總金額60.05億,其中不包含魚你在一起、未來茶浪WILLCHA、野萃山、黃小豬等23輪融資。(11月新消費投融資數據匯總圖在文末)
相較于9月、10月的“降溫”,11月資本市場對新消費的關注似乎在回溫,11個月份中,11月的融資數量僅少于7、8、9三個月;因未披露項目有23起,故不在金額上做對比,預估也能在11個月中排在中上游位置。
新消費Daily制圖
01
11月新消費投融資數據
具體來看,在11月的投融資中,足以見得,食品飲料和美妝個護仍是資本關注的重點賽道。
新消費Daily制圖
11月,食品飲料賽道融資33起,總金額達26.19億(8輪融資未披露金額);而美妝個護賽道共發生18起融資,總金額達17.33億,同樣有8輪融資未披露金額。
而值得關注的是,此前隨后的母嬰、服裝配飾、家居家用等賽道11月融資數量較少,反而新零售平臺、潮玩、潮品等細分賽道更受到關注。
從融資輪次上來說,11月A輪數量與天使輪+種子輪相同。此前「新消費Daily」曾總結中提到過,資本對早期項目的謹慎度逐步提高,在前幾個月,A輪系列的比重較天使輪越來越高。而11月的對等也并非是資本再度“瘋狂”,而是新概念、新賽道效應初顯。
新消費Daily制圖
這一點其實從融資金額中可以看出,在94起融資中,基本處于早期融資金額的3000萬以下項目占到41%,比上個月略有提高,可見資本對這些項目多處于試水階段。
新消費Daily制圖
02
食飲賽道:線下依舊火熱,品牌資本持續登場
毫無疑問,新消費下半場,線下餐飲依然扮演著重要角色,11月共融資10輪,且在融資過億的項目中,線下餐飲品牌占到了四分之一。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其中成立于2020年的蘭州牛肉面新品牌「陳香貴」,更是在不到兩年的時間內已融資四輪,11月的A+輪已經是公開可查的第四輪融資,距離上一次融資僅4個月,且上一次融資后,陳香貴的估值已接近10億元。
另外,速食/調料兩個細分賽道雖然融資數量上沒有優勢,但也不容小覷。11月融資的四個品牌中,兩個未披露,另兩個都在億元級別。調味品品牌「加點滋味」成立于2020年9月,一年內已經完成三輪融資,據悉,加點滋味4月立項的新品“真有雞湯缽缽雞調味料”在6月末上線,上線2個月即在全網賣出50萬盒;而2月立項的“涮火鍋系列風味湯底”于4月份上線,7月、8月、9月蟬聯天貓湯類調料第一品牌。今年雙十一期間,加點滋味天貓旗艦店首日實付金額便突破110萬元。
而潮流速食品牌「莫小仙」創立于2017年,2018年即成為淘寶自熱火鍋品類銷售排名第一的品牌,其創立以來持續保持盈利;且在過去兩年逐漸發力線下,線下銷售額已明顯趕超線上銷售額,未來預期做到占整體銷售額 80% 以上。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在下半年,我們能看到新品牌頻繁作為資本入場,在食飲賽道中,喜茶11月并購了“分子果汁”首創者「野萃山」;元氣森林入股了麥后科技,或研制并銷售螺獅粉、酸辣粉等速食粉類食品。還有老品牌絕味食品更是在11月接連出手三個項目:蛙來噠、派樂漢堡、吾飲良品,且每一個項目融資都在億元級別,后兩者更是達到數億元。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03
美業:護膚成分化、口腔護理愈熱
去年疫情影響下,“功效性護膚”愈來愈熱。新消費浪潮以來,護膚的融資基本都集中在“成分”二字上,11月的融資亦是如此。可氏利夫、鮮即、福瑞達、梅曄生物、未名拾光等5個融資的護膚品牌都主打功效性,甚至彩妝品牌「DewyLab淂意」都主打兼具「純凈成分」和「卓越妝效」,瞄準“敏感肌”“孕婦”“醫美人群”“新白領”等核心消費人群。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除此之外,口腔護理賽道值得重視。此前中國消費者對口腔護理的關注只放在兩方面:一是牙膏牙刷等基礎護理消費品;二則是因口腔疾病需要治療的口腔診所。而隨著參半、BOP等大量口腔護理行業新銳品牌的崛起,以及消費者對口腔護理有了更加全面準確的認知后,口腔護理市場還在不斷擴大。
在上半年之前,更受資本重視的更多偏向于消費品品牌,如漱口水、口腔清新劑等,有數據顯示,2020年雙11期間漱口水、口腔清新劑等細分品類其向量增長均超過100%。但下半年,口腔連鎖機構的融資顯然開始增多,11月融資的6起項目中,有4起都是口腔連鎖機構。當然這與消費需求有著極大的關聯,一方面,我國口腔疾病患者人數呈增長態勢,據《中國衛生健康統計年鑒2020》報告顯示,2018年我國患有口腔疾病的人數約為6.97億人,2019年口腔患者人數增長至7億人,呈逐年上升趨勢且基數龐大;另一方面,新生代消費者更加看重,牙齒在整個面容中起到的作用,對美妝產品的需求更多元化。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而這個多元化,不僅武裝到了牙齒,還武裝到了眼睛。11月彩瞳品牌「moody」又完成了超10億人民幣的C輪融資。且成立于2019年的moody已成為國內彩瞳界的頭部品牌,線上銷量穩居第一。僅2020年一年,moody銷售額已破2億,今年預計會實現超8億的交易規模,且moody的復購率接近50%。
04
新賽道、新概念成新消費融資新動力
除這兩大賽道外,資本對“新消費”的理解開始有了更深層的延伸,越來越多的細分賽道、小眾生活方式開始進入資本眼中,如露營、滑雪、室內游樂場、文玩、社交等。而這其中,有兩點值得關注:
一是“元宇宙”概念開始與新消費開始碰撞。如數字藝術館運營商「綻放科技」目前正在積極建設“綻放數字藝術館——元宇宙空間”,致力于將項目打造為世界級的前沿數字藝術打卡圣地及元宇宙體驗空間。再如文創IP數字收藏品新零售機構「神秘綠洲」專注于文創IP在區塊鏈、元宇宙等領域的零售應用場景。以及「Tagging」更是號稱要打造新型元宇宙社交應用,即通過為用戶塑造一個虛擬數字身份,來搭建元宇宙的入場券。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二是新零售平臺的火熱。這里的“新零售”并不分線上線下渠道,而大多是在指以數字化在建設渠道。類似折扣店、美妝零售連鎖店等,「新消費Daily」之前都有過介紹;像“三坑”(漢服、JK制服、Lolita)大型集合店品牌「詩與萬花鏡」更多是小眾人群的愛好;「心愿盒 Match Box」則更多是連接品牌方與消費者的體驗共創平臺。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上面已經提到的「神秘綠洲」目前業務板塊涵蓋文學、動漫、影視、體育、音樂、潮流玩具、手辦、雕像等大文娛熱點行業,每個月GMV增速高達500%,同時也已初步搭建成了數萬級的消費者私域流量池。而社交消費型APP「樂涂」則是致力于從流量思維升級到營銷思維,讓用戶成為每一家實體店鋪的代言人,實現實體店鋪的數字化營銷轉型之路。
另外11月4日,潮流零售生態產業「KK集團」已經遞交了發行上市申請,正式啟動赴港上市流程。旗下有包含食品、美妝、個護等進口快消品類的KK館、主打精致生活的品牌集合店KKV、國內大型彩妝集合品牌The Colorist、全球潮玩集合品牌X11等多個連鎖零售品牌。今年7月最新一輪融資后,KK集團估值達到了200億。
以下為11月新消費投融資數據匯總:
新消費Daily制圖,數據來源互聯網公開信息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