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的未來,就是消費者自主選擇“克萊因藍”的未來
2007年,有一部橫掃全球時尚圈的電影叫《穿普拉達的女魔頭》。電影里,主編米蘭達有一個“名場面”——她嘲諷初入職場的助理穿著的一件藍色絨線衫。
“它不只是藍色,不是藍綠色,也不是寶藍色,它是克萊因藍。它價值千百萬,耗費了無數心血,你以為是你自己選擇了它,讓自己與時尚界劃清了界線,而事實卻是,正是這個房間的人,幫你從一堆玩意兒里挑選出了這件絨線衫。”
也就是說,你選擇的“克萊因藍”,不一定是你的自主選擇。
新零售的“新”,在于賦權消費者
在很長一段時間里,確實如此。制造商包攬了從設計、產出、主導定價、廣告,“迫使”消費者接受其提供的流行趨勢,操控消費者的購買行為。這是美國新制度學派著名代表人物加爾布雷斯提出的“生產者主權”理論。
然而,這一“傲慢”已被顛覆。
2017年,阿里研究院提出了“新零售”的概念,“人貨場”成為行業的高頻詞。可是,鮮有人提出,“新零售”之“新”,不在于“人貨場”概念的提出,而在于如何將這傳統的三要素打破重塑。
——以消費者體驗為驅動力的泛零售業態,顛覆的是“傳統零售”的運營模式。與傳統零售 “貨-場-人”次序定位不同,新零售的順序是“人-貨-場”。將“人”從末位提升至首位,一切要素以數據反應、呈現、定義的消費者體驗為核心建構重組,是為“新零售”。
這是對亞當斯密兩百年前提出的“消費者主權”理論的回歸和升級。“消費者主權”即消費者通過消費行為以表現其本身意愿和偏好的經濟體系。而新零售的創新之處在于,借助數字化解決方案主動迎合顧客成倍增長的“滿足自我”的心態。
以“人”重構“場”,消費者賦權的中國經驗
實則,以電商為濫觴的中國新零售革命,都在做一件事——將“人”擺放在“貨”與“場”的前面,以“人”為中心重構“場”。
由于中國自身完整的制造供應鏈優勢和全民躍入移動時代的行為優勢,這場重構在中國產生了最為壯觀的變革。而這變革經驗,已經開始影響全球零售同儕。
就目前已經發生的變革來看,人之于場的重構呈現出三種形態。
一種是「粉碎性重構」。阿里巴巴推出的“盒馬鮮生”,幾乎可以看成新零售時代的新物種。其以精準客群的消費習慣為依據,完全重組了場的要素。
盒馬既是流量入口,無限趨近于消費者(人)的內心需求,也是倉配中心,推送商品(貨),又是覆蓋線上線下的全渠道運營和銷售,打造多元消費場景(場)。
今年,“盒馬鮮生”宣布邁入新零售2.0時代,基于對“人”的了解和對消費趨勢的判斷,幫助品牌把“貨”重做一遍,開放供應鏈與基礎設施——“場”,為消費者打造更多優質、獨特的商品。
一種是「轉移性重構」。找到“人”,了解“人”,“貨”與“場”因人而設。社區團購就是疫情期間其中一個“場”的轉移。社區夫妻店也在積極并入這場風暴,在零售變遷中收獲新生機。
社區團購零售商作為平臺,社區夫妻店化身團長,由單向灌輸商品轉變為社交鏈接消費者,拉攏長期積累的穩定客源,匯總并提交需求,平臺方根據匯總訂單統一線下配送。
團長還可通過“近場化”便利,加深觸達客源需求,自主補充平臺缺乏品類。平臺、團長通過社交和社群重塑與消費者的關系。
還有一種,則是「迭代性重構」。根據新客群的特點,不是把場的要素打散,而是迭代更新既有要素。這類重構,更多地發生在傳統零售理念牢固的歐美市場。
匹配當地的支付及購買習慣,零售商更關注的并非從線上來的客人,而是在傳統零售空間如何與客人更好地互動,更好地滿足客人多元化的需求。
以歐洲知名商超Ahold Delhaize為例,他們將普通紙質價簽更換為電子價簽,除了考慮到歐洲高昂的人工成本之外,更多的還是對門店運營效率和消費者體驗感的雙重提升。
門店無需再擔心變價不及時導致的價簽與支付后臺價格不統一導致的消費者投訴、也無需再擔心每一次促銷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
到店消費者可通過掃描電子價簽快速了解到更多商品信息;門店在后臺預設時間更新價格,實現限時秒殺、時段促銷等功能應用,豐富實體門店營銷手段。
電子價簽的出現僅僅只是這場數字重構風暴中的冰山一角,更多數字化門店解決方案和IoT、AI技術的出現讓零售空間發生了顛覆性的改變。
有意思的是,雖然這類重構更多地發生在歐美市場,但其背后主導的技術力量之一卻來自中國。幫助法國歐尚、荷蘭Ahold等知名零售商實現線下空間全面數字化的企業,是來自中國的漢朔科技。
據了解,漢朔科技的數字化門店解決方案在全球零售百強的觸達率突破50%,而在國內零售百強覆蓋率則超過60%。這其中,尤以漢朔核心業務之一的電子價簽解決方案表現最為突出。
得益于與微軟的長期戰略合作,依托IoT+大數據+云計算技術,漢朔構建了門店數字化 SaaS解決方案和數字化賦能的綜合服務體系。
基于微軟Azure的SaaS系統,漢朔集成管理了超過2500萬片電子價簽,充分滿足了全球大型連鎖集團遍布世界各地門店的海量級SKU管理和迅捷變價需求。
微軟云系統為漢朔的SaaS方案及服務提供了底層技術支持,其技術穩定性和IoT能力,是支撐海量價簽運維的關鍵所在。
其中,微軟Azure IoT平臺,有效實現智能設備與高級分析功能的高效連接,讓物聯網發揮實效的同時,具有高安全性,有效保障云到設備和設備到云消息的保密性;
微軟Azure MySQL PaaS是漢朔PriSmart軟件系統的核心業務數據庫,提供了豐富的功能服務和運維保障;
Azure Monitor時刻監控應用服務的健康狀況,從而確保系統可以持續、正常的對外提供服務;
Azure Security 安全中心統一態勢感知,使客戶輕松獲取云工作負載的安全狀況管理和威脅防護。
同時,漢朔與微軟和索尼進行持續的技術共創,升級了全球首個具備邊緣人工智能處理的AI攝像頭解決方案,該AI零售解決方案將漢朔的AI技術與索尼尖端的成像及傳感技術、微軟的智能云技術及AI平臺相結合。
這種集成可以為商業場景帶來更智能的 AI 攝像頭解決方案,并在邊緣和云端之間更有效地分配資源,以提高成本效率和功耗效率,這無疑為各行各業發掘了全新機遇。
除此之外,漢朔的數字化門店解決方案還聚焦在門店的精準營銷、智能揀貨等業務上,憑借著創新的技術和出色的服務能力,漢朔在疫情期間的海外營收增長超過100%,持續幫助了諸多全球零售商實現了迭代性重構線下場域。
年初,微軟組織了一場名為“東風西漸:中國零售品牌的數字化創新”的線上論壇。在這家科技巨頭看來,零售的場域內,一場風潮正由中國吹向世界。也許,在自主選擇“克萊因藍”的未來里,中國樣本將是零售商們的入門指南。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