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地區2022年擬新開商業項目盤點 不止SKP
來源/聯商網&搜鋪網
撰文/王雪
頭圖/成都SKP效果圖
編者按:站在時代更迭、城市更新的浪潮之下,商業年年在變,并無時無刻不在考驗我們的“隨機應變”。
去年因疫情影響,不少購物中心紛紛推遲開業,引發2021年的積累爆發。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2021年前三季度全國新開業的商業項目數量為273個(不含專業市場、家居商場、酒店及寫字樓、純商業街區,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同比去年上漲65%。預計在2021年全年的新增開業數量將迫近500家。
結束2021年的“緊張”與“興奮”,2022年全國新商業項目供應情況如何?各個企業將如何展開實力競爭,搶占市場份額?有哪些頭部商業項目值得關注和期待?行業將呈現哪些新的發展趨勢?
基于此,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盤點了華東/華南/華中/西南/華北/西北/東北全國七大區域(不含港澳臺)2022年擬開業的商業項目,以供行業參考。
本期關注西南地區。
據聯商網零售研究中心統計,川、渝、黔、云、藏西南五省市計劃2022年開業的商業項目共計85個(不含專業市場、酒店及寫字樓,商業建筑面積≥2萬方,且不含未披露或開業時間不詳的項目),新增商業建筑面積超800萬方,平均單體建筑面積約10萬方。
與2021年情況不同的是,無論是新開商業項目數量還是新增供應商業體量,重慶與四川可以并駕齊驅,雙雙成為明年西南商業增量市場的主陣地。川渝兩地明年明年均將開出26個商業體,將合力貢獻超500萬方的全新商業。云貴角逐,云南以超180萬方新增商業體量的壓倒性優勢超過貴州,穩居西南第三。
頭部開發商深耕西南 萬達、新城、龍湖上演三國殺
近年來,西南區域新開商業項目數量和體量都在遞增,顯示出了西南商業地產市場的較強后勁以及正在蓬勃爆發的消費勢力。以成都、重慶、貴陽、昆明為首的西南四大商都,正在源源不斷地吸引越來越多的優質開發商進駐。
已開業商場中,九龍倉和恒隆這兩大港資開發商的佳作尤為引人矚目。成都IFS全年銷售額近83億(據九龍倉集團2020全年業績數據),這也是西南消費市場首個年銷售額突破80億元的商業項目,據悉,成都IFS已連續7年位列全國銷售前十的商場之列。
昆明恒隆廣場雖開業僅僅兩個多年頭,且在開業不久就遭遇疫情,但盡管如此,昆明恒隆廣場的表現在恒隆集團的內地物業中仍屬上乘。今年上半年,昆明恒隆廣場租賃總收入約1.62億元,其中,商場租金1.27億元,同比去年增長72%,在全國恒隆系10家商場漲幅中排名第一,而商場租出率95%,基本處于“滿鋪”狀態。
除此之外,全國性開發商也在加速搶灘西南市場。今年,世茂股份西部首座購物中心成都世茂廣場、成都王府井Discovery購物中心、貴陽杉杉奧特萊斯、貴陽萬象匯、昆明宜家等知名連鎖商業均已開業,另悉,重慶大悅城、龍湖重慶公園天街等多個項目也即將在年底亮相。
展望2022年,西南商業地產市場依然活躍,除了萬達集團、新城控股兩大頭部開發商持續下沉外,龍湖也加入了西南市場的爭奪,上演了三國殺。
對2022年西南區七大龍頭開發商開業項目數量進行統計可以看到,萬達一騎絕塵,以8座新萬達廣場的開業量問鼎2022年西南市場新項目數量之最。其次是龍湖集團和新城控股,明年均將在西南開出6座全新商業體。愛琴海集團次之,明年將在西南貢獻5個新項目。此外,中南商用、美的商業、旭輝商業也分別至少有2座新項目入市。
在未來一年西南商業增量市場中,成都SKP、成都環貿ICD、貴陽老佛爺百貨等無疑是備受業內外期待的項目,對此我們將另起篇章敘述,這里不作展開。
延期開業成通病 明星項目變“留級生”
一個商業項目從開工到開業,2年通常是行業內認為比較快的時間節奏,通常也只有連鎖復制經驗豐富的大型開發商才具備這個能力,如萬達、新城控股、龍湖等。
當然,快慢不是衡量商業項目成功與否的唯一標志,港資開發商往往青睞“慢工出細活”,往往至少要3-5年才會打磨出一個優質商業項目,參考新鴻基、九龍倉、太古等在內地的發展軌跡。
對于大多數小型開發商,尤其是很多本土房企,由于缺乏足夠的商業開發經驗,對項目工程的各項節點把控能力不強,資金鏈脆弱,加上疫情影響,導致項目無法按時交付,甚至成為“爛尾樓”。其中不少項目雖占據了所在城市的絕佳商圈區位,但工程進度緩慢,開業一再延期,從眾人期待的明星項目變成一屆又一屆的“留級生”,年年傳開業,終未見開業。值得注意的是,這不是小型開發商的“專屬”現象,在大牌開發商身上也有案例。
在統計2022年西南區擬開商業項目過程中,我們發現了不少老面孔,包括本地開發商主導的項目和外來大鱷重金打造的項目。如成都藍潤摩里中心,重慶融匯半島購物中心,貴陽花果園海豚廣場,昆明邦盛廣場,如成都招商大魔方,成都樂天廣場,重慶巴南大融城,玉溪萬達廣場等。
招商難、資金緊張、產權復雜、物業交割不暢(輕資產合作項目)、物業改造難度大、政治因素(成都樂天廣場曾因“薩德”事件停工)、疫情影響等成為這些項目延遲開業的幾個主要因素。
無論如何,商業建筑理應成為城市的一道美景,滿足人們品質生活的需求,助力人們實現美好生活的愿景,希望諸如此類的問題項目能早日得到妥善處理。
附2022年西南區域擬開業商業項目統計: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