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養火雞面等韓企聯手狀告中國“山寨”企業
近日,韓國食品產業協會與三養食品(Samyang)、希杰(CJ)第一制糖、大象集團(Daesang)、不倒翁(OTTOGI)組成聯合體,在韓國專利廳和韓國知識財產保護院的協助下,在我國的知識產權法院對青島太陽草食品等公司提起商標侵權訴訟。
據韓聯社報道,在中國經銷韓國食品的上述公司,涉嫌盜用熱銷韓貨的商標和設計,制售山寨貨。涉嫌侵權的產品包括三養食品的火雞面、希杰第一制糖的“大喜大”牛肉粉和白砂糖、大象食品的“味元”、不倒翁的粉絲等9種。報道稱,去年在網上僅三養火雞面的山寨商品便被發現超過1.87萬件,但其中僅1000件被停止銷售。
據悉,此次涉事的兩家中國企業打著在當地代理銷售韓國產品的幌子,實際上銷售的是山寨商品。據業內人士透露,不少商家在銷售點將正品和山寨商品公然放在一起銷售,外觀設計上十分相似,但價格卻低廉許多,企圖以此達到混淆消費者視聽的目的。長此以往,不僅對韓國企業的銷售造成打擊,也將對品牌形象及消費者滿意度造成不可估量的損失。
韓國知識產權保護院表示,此前也有個別企業在中國申請針對山寨品的行政處罰,而多家企業共同提起侵權訴訟尚屬首次,保護院方面將為留下成功維護知識產權的案例而全力以赴。
山寨韓國產品在中國市場上流通已不是新鮮事,據韓國《亞洲經濟》報道,中國山寨商標造成韓國企業每年損失數十億韓元。
報道稱,中國相關法律保護先注冊商標的商家權利,一些非法中介就借此搶注了韓國企業的商標權。由于韓國企業對商標權保護問題的認識不足,在進軍海外市場前對商標的保護不夠,致其被中國非法中介盜用,企業損失嚴重。
事實上,這樣的例子除了預包裝食品外還有很多。例如:韓國甜品連鎖店雪冰2015年嘗試進軍中國市場,卻發現中國早已林立著多家“山寨”雪冰店面,僅上海就開設了400多家加盟店。此外,紫菜包飯天國、橫城韓牛等韓國知名品牌商標均已遭到盜用。
《亞洲日報》引用韓國專利廳發布的數據顯示,中國企業“盜用”韓國企業商標的事例從2017年977起增至2020年的3457起,四年時間內增長了3.5倍。
不過,有業內人士表示,韓企哭訴的“中國企業山寨其商標”這一事件,站在中國人的立場上其實沒有任何不妥。《中國商標法》規定在先注冊原則,這一規則是沒有國家之分的,任何國家在中國注冊商標,都受該商標法保護。而韓企沒有提前在中國注冊自己的商標,責任在于海外商標保護意識不強。
事實上,反觀中國,這些年來商標被海外商人搶注的案例也是數不甚數。例如,早在1989年,中國馳名商標“同仁堂”就發現自己的商標在日本被搶注了。此外,2001年,聯想開始全球化發展步伐,卻發現聯想的英文名Legend在全球竟被100多家公司注冊過商標,無奈之下花費巨資更換“Legend”為“lenovo”。
更何況,中國企業的商標在海外遭遇搶注后,在搶注信息獲得難、國際公示期短暫、搶注惡意證明難和法律體系存異等現實問題下,進行國際維權也并非易事。
說到底,大家都是在法律框架內博弈和競爭。對于全球任何一家企業而言,要想進入海外市場,只有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