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隆董事長陳啟宗:當下是恒隆買地的最好機會
恒隆習慣在年關時候召開全年業績會。
1月27日,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公布2021年全年業績,因為疫情原因,此次業績會依然以網上直播形式進行,董事長陳啟宗、行政總裁盧韋柏、首席財務總監何孝昌、候任首席財務總監趙家駒均出現在香港會場。
值得一提的是,過去一年忙于考察內地項目的陳文博是在上海參與會議。
可以看見,相比去年疫情的影響,今年整體數據都向好。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恒隆地產有限公司及附屬公司的總收入和營業溢利分別上升15%至港幣103.21億元和上升14%至港幣73.71億元。
同時實現了扭虧為盈——期內恒隆股東應占基本純利上升4%至港幣43.65億元;每股基本盈利相應增加至港幣0.97元。
計及港幣4.97億元股東應占物業凈重估虧損后,恒隆地產錄得的股東應占純利為港幣38.68億元,而去年這一數據為凈虧損25.71億港元。
業績增長依靠的是內地租賃收入,如今這家港資企業內地分部業務不管是收入還是利潤都超過了香港分部。
“武漢,好得不得了”
2021年,恒隆地產整體租賃收入為103.21億港元,其中內地物業組合的租賃收入按人民幣及港幣計值分別錄得23%和31%升幅,足以抵消香港物業組合7%的跌幅。
“雖然在2021年我們有7%的跌幅,但是下半年可以看到跌幅已經收窄到-1%,且下半年對比上半年整體收入有1%的增長。”行政總裁盧韋柏補充道。
其稱,目前香港的租金收入已經開始平穩,雖然最近第五波新疫情會使之后的幾個月有影響,但是看整個大勢,香港的跌勢已經有很大收窄。
向外界釋放對香港市場的信心之后,恒隆聚焦于目前持續向好的內地商場業務。
2021年,恒隆10個營運商場組合按年錄得25%的租賃收入增長,其中7個高端商場收入劇增30%,3個次高端商場收入則上升2%,這也反映出疫情對不同市場業務的影響不一。
“我們很有信心高端商場的零售發展在2022年會持續。”
其中備受關注的是去年3月開業的武漢恒隆廣場,這也是恒隆在內地的第十座商場。該商場坐落于繁榮的硚口區京漢大道,開業時也曾因周圍商圈的競爭引起廣泛討論。
財報顯示,在不足十個月的營運期內,武漢恒隆廣場收入為人民幣1.53億元,租戶銷售額接近10億元。截至年底,商場租出率達84%。
根據內部指標,恒隆認為武漢恒隆廣場的勢頭是非常良好。
“關于武漢,好得不得了。”陳啟宗主動接過話筒,列舉了若干“傳媒朋友感興趣的數字”用于佐證他的判斷。
陳啟宗提到,目前上海恒隆廣場一個商場每年的銷售額,已經是集團在香港所有零售物業銷售總額的2.7倍,一個商場就已經超越了集團香港那么多店鋪的銷售額。同時,上海另外一個商場上海港匯恒隆廣場,亦很可能在一兩年之內超越集團在香港所有的銷售額。
上海以外暫時最好的兩個商場,一個是無錫恒隆廣場,另一個是昆明恒隆廣場,兩個加起來的銷售額已經超過了香港所有營業額的總和。
“相信在兩年之內,武漢項目很可能超越無錫及昆明的恒隆廣場,成為恒隆在上海以外最大的商場之一。”
“收購最好時機”
零售業務之外,可以觀察到去年恒隆并無物業銷售收入入賬。
事實上,近些年來由于減少出售住宅物業和專注零售業務,恒隆住宅銷售收入逐年下降。不過去年12月,已有六年未在港推出新盤的恒隆地產,久違了推出了九龍灣住宅項目。
該項目前身為淘大工業村第一座,樓齡達五十八年,2016年6月后由恒隆開始收購其余業權并于2019年統一大廈業權,項目命名為“皓日”。
業績會上,首席財務總監何孝昌向觀點新媒體介紹了該項目的銷售情況。
他表示,去年12月兩個周末推了兩批單位出來賣,總共賣了123個單位,收益大約有10.8億港元。
“項目會在明年2023年交付入賬,恒隆大概還有一年半時間安排余下單位的銷售,今年會看市場環境和疫情情況把余下單位推出。”
而在內地,恒隆也將于2022年推出服務式寓所品牌“恒隆府”,這也是恒隆第一個在內地銷售的公寓式住宅項目。
作為“恒隆府”品牌的首個項目,武漢“恒隆府”將率先落地。
“第一個項目應該在今年前六個月可以落地,當然也要等拿到批文。”
盧韋柏透露,武漢“恒隆府”總共有三棟,第一棟將會在第二季度開始推售。同時,昆明和無錫恒隆府的時間也是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陸陸續續推出到市場中。
當我們問及內地市場的變化對銷售業務的影響,盧韋柏表示,恒隆暫時的布局和推售的策略沒有改變。
“恒隆府產品和內房有些不一樣,在市中心,是一個商業集群,而且定位非常高端,所以影響其實是不大的,在時間表方面會繼續推前。”
陳啟宗亦表示,并不擔憂內地樓市未來發展,因恒隆主要專注于高端住宅市場,集團十分看好該市場發展,認為可以為市場訂立新的標準。
但不可否認,過去一段時間內房市場的狀況備受關注,攪動著以往的市場格局。
對此陳啟宗也表示,目前有不少內地房地產商于財政上比較困難,在這個環境下,反而可能成為集團收購的最好時機。
“市場不好才有機會讓你買,如果一個城市平時賣很多地,現在買住宅地的企業少了,政府收入受到影響,會不會讓我們有機會用一個比較好的價錢買土地?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們一直有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塊,希望能夠有好消息給到大家。”
以下為恒隆集團、恒隆地產2021年全年業績發布會現場問答實錄節選:
現場提問:可不可以介紹一下新盤皓日最新的銷售情況?如何判斷接下來香港樓市的走向?
盧韋柏:我們看到,一月對香港的零售市道有很大的影響,尤其是對餐飲業,因為現在晚上六點之后沒有堂食。雖然大概八成餐飲業租戶依然繼續營運,但也只是夜晚外賣生意為主,而有一成多左右店鋪選擇不開門。
所以我們會很謹慎地看當前疫情的影響,當然如果限聚令持續,一定會對恒隆今年有很大的影響。
暫時我們看到其他的行業例如超級市場等影響也不是很大,所以還要繼續觀察一兩個月。最重要是之后政府的防疫指引有什么改變,但影響是一定的,希望能夠減到最少。
何孝昌:關于皓日的銷售,恒隆在去年12月兩個周末推了兩批單位出來賣,總共賣了123個單位。
現在這個項目距離落成還有超過18、19個月的時間,未來會適當地再放一些單位出來賣。
現場提問:觀察到公司在內地布局了一些服務式寓所,比如恒隆府、君悅居,目前推進怎么樣?2022年能不能落地?當前市場的情況會不會影響這些計劃?
盧韋柏:武漢恒隆府打算在第二季度開始推售,總共有三棟樓,首先推第一棟樓,希望在4、5月份左右。還有在昆明和無錫恒隆府,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會陸陸續續地推出到市場。
在內地,恒隆銷售surface apartment的時間表,根據現在看到的疫情和整個內地房地產的情況,對我們的時間表影響不太大。
可以看到我們的住宅產品和內房的產品有些不一樣,我們的產品在市中心,是一個商業集群,產品定位非常高端,整體的影響其實不大。
當然,我們會看市場的發展,也希望市場容許我們開售和銷售此類產品。
現場提問:如何評價2021年3月開業的武漢恒隆廣場開業以來的表現?除了上海的項目之外,在昆明和武漢兩個項目競爭都比較強,如何應對這個競爭和保持增長?
盧韋柏:首先,恒隆在去年3月底推出武漢恒隆廣場,進展非常好,現在Occupancy(出租率)有84%,比7月份增加差不多15%,而且銷售在短短8、9個月里差不多已經達到了10億。看內部所有的指標,武漢恒隆廣場的勢頭是非常強大的。
昆明項目是在2019年8月份推出的,現在昆明的生意和銷售已經是恒隆在上海以外排第二的,所以我們對上海以外剛剛推出的昆明和武漢恒隆廣場表現是非常滿意的。
我們期待2022年武漢和昆明恒隆廣場,無論在收入和銷售都有非常大的增長空間,希望可以在6個月之后再和你們分享它們的進展。
很多很好的品牌已經在武漢和昆明恒隆廣場開業了,生意非常好,所以我們有信心在當地可以成就零售方面的領導地位。
陳啟宗:給傳媒朋友一點數字,很有興趣的。
第一個數字,我們在上海的上海恒隆廣場,5萬多平方米,一個商場每年的銷售額,已經是恒隆香港所有零售物業銷售總額的2.7倍,一個商場就已經超越了香港那么多店鋪的銷售額。
第二個數字,我們上海另外一個商場上海港匯廣場,很可能在一兩年之內也會超越恒隆在香港所有的銷售額。
第三個數字,我們在上海以外暫時最好的兩個商場,一個是無錫恒隆廣場,一個是昆明恒隆廣場,兩個加起來的銷售額已經相當地超過了香港所有營業額的總和。
再給你們一個數字,武漢恒隆廣場,相信在兩年之內很可能超越剛才我說的上海以外兩個商場。那兩個都非常好,而且相信這一兩年的增長還會非常強勁,但是武漢很可能在兩年內成為我們在上海以外最大的商場之一。
所以這是回答剛才那位朋友的問題,關于武漢,好得不得了。
現場提問:看到內地和香港的形勢,會不會考慮多買一些地?因為其實內地有很多買家現在的經濟狀況不太好,會不會擔心這一點會影響買地?接下來的買地有什么計劃?
陳啟宗:我相信這個朋友的假設是對的,內地房地產企業中有很多在財政上比較困難,在這個環境下,反而可能成為我們買地最好的機會。
剛才這個問題的潛臺詞是“市場不好,會不會影響你買地?會不會收手?”正確的做法可能是相反,市場不好才有機會讓你買。
如果一個城市平時賣很多地,現在買住宅地少了,政府收入受到影響,會不會讓我們有機會用一個比較好的價錢買土地?
這個可能性是存在的,所以我們一直有看不同的城市、不同的地塊,希望能有好消息給到大家。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