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過年,吃零下18度的年夜飯
到這個年頭,很多家庭張羅年夜飯的主角已經成了90后。
面對廚藝普遍不及上一代的年輕人,你永遠不知道他們能把年夜飯玩出多少花樣。
以省時省力為宗旨,預制菜、速凍食品、空氣炸鍋菜單照單全收,中間甚至夾雜著一些與中式傳統相悖的低卡低脂。
這樣的年夜飯,能在他們的精致生活大賽中贏得一席之地嗎?
這屆年輕人可能是最不愿意在廚藝上下功夫的一代人。
不管是速食面還是自熱米飯、自熱火鍋,都吃得不亦樂乎。他們甚至憑一己之力推動了速食產品的創新——速食面里都有半只雞了。
預制菜這個還算新鮮的概念也被資本圈炒得火熱。這種不用自己調味、不用處理食材、由中央廚房統一生產的冷凍菜品,可以說是廚藝小白的福音。
媽媽聽了直搖頭,用添加劑、防腐劑理論開始一頓輸出,年輕人只想感謝天感謝地感謝命運讓我們相遇,甚至給予它出席年夜飯的最高禮遇。
水煮魚、佛跳墻、毛血旺、宮保雞丁這些“硬菜”都能輕松復刻,過程就是撕開料理包一股腦全部下鍋煮或者加點油稍微炒至斷生。往盤子里一擺,人人都是餐廳大廚。
當然,你的最大收獲還不是這一桌菜,而是不知情人的傾情贊美。
假期在家,施展出這樣的廚藝絕對是母慈子孝的保障。若是朋友一起過年,你的地位能夠直接提高八度,從此成為團體中的料理大師。
這種調味高難度的“大菜”隨便抓取角度再調配濾鏡,出現在社交平臺上,怎么看怎么是熱愛生活、廚藝高超的優雅青年。
對于在國外留學時會做一個可樂雞翅就能夠成為人群中焦點被狂夸的年輕人來說,學會用預制菜搞廚房糊弄學,實在是一項必備技能。
為了順應潮流,各大速食品牌和超市都推出了為年夜飯定制的預制菜品,胡椒豬肚雞、宮保雞丁、水煮肉片這種菜已經屬于入門級別。
知名酒樓和餐廳也把自家的招牌做成了預制菜,像新雅粵菜館的名菜家宴大禮包,糖醋咕咾肉、糟溜魚片、香菇獅子頭把粵菜、魯菜、淮揚菜全部囊括進去,甚至能滿足年夜飯桌上不同地域人的口味。在外面吃價格不菲的港式花膠雞、佛跳墻百元以下也都能買到。
《2022淘寶年夜飯報告》中顯示,半成品預制菜在春節前夕的銷售同比增長181%。紅燒肉、醬鴨、佛跳墻、大閘蟹等肉類預制菜最受歡迎。
對這些“硬菜”、“大菜”,大家越來越傾向于“買現成的”。
比如除夕夜的今天,盒馬生鮮上的全聚德禮盒和甄禮家宴禮包,我所在區域的配送小哥都已經約滿了。
此前,和鐘薛高同源的高端速食品牌理象國,推出了售價999元的年菜禮盒、2399元的盆菜禮盒,不到一個月便已售罄。
預制菜品的價格并非因為看似低生鮮一等的定位而一味親民,但從平價到高端,都意外地受到歡迎。
平價的預制菜“味道和外賣差不多”或者比外賣好,但價格又比外賣便宜,適合平時忙于工作的年輕人帶到公司茶水間加熱,還省去了等待外賣配送的時間。
更何況,沒有人不知道“外賣不也是料理包嘛”。最后不過是和府撈面的中央廚房和一刻廚神、珍味小梅園的中央廚房的比拼。
而高端預制菜更適合重要場合的飯桌。對年夜飯來說,逐個步驟做起來費時費力,一準備就是一整天,還需要起早去海鮮市場搶最新鮮的食材。預制菜提前下單,幾乎是一勞永逸的操作,堪稱懶人救星。
成都春節的菜市場
同樣的,作為春節必備傳統曲目的包餃子,在“懶經濟”下也更容易被速凍餃子替代。
在爸媽那一代,如果說過年不包餃子去買速凍的,尤其是在我們北方,那能說是對過年大大的不敬。只看春晚每年的小品結尾少說也有兩三個“我們一起,包~餃~砸”就可窺一二。
但年輕一代對速凍食品的接受幾乎是天然的,平時早餐吃一張速凍手抓餅,元宵節買速凍湯圓,就連北方特產的紅糖饅頭,速凍形式都已經屢見不鮮。
如今,從廣式茶點核桃包、奶黃包、蝦餃、燒賣到東北粘豆包、山東海鮮水餃,再到南方的灌湯包、生煎,都可以用速凍食品解決。年夜飯上的主食完全可以實現不費任何人力。
全家人從和面開始,圍坐在一起包餃子、包子的畫面對年輕人來說是回老家限定的復古畫面。
除卻情懷和記憶層面的意義,有時候真想給爸媽推薦自己珍藏的速凍早餐,“比家門口早餐攤的衛生條件好”。
當然有的人已經付諸行動,年夜飯上能換成速食的絕不自己動手做。有些本來不會做飯卻勉強了幾十年的媽咪愿稱之為解放了。
另一方面,對于南北方人結合的家庭來說,南方人沒有包餃子的習慣,買速凍半成品可能是唯一的選擇。
2022年淘寶年夜飯報告顯示,水餃、東北雞架等典型北方菜品在南方城市被多次購買。
預制菜、速凍食品,年輕人對待年夜飯,講究的不是返璞歸真,而是簡單直接。
但矛盾的是,他們一邊懶,一邊恨不得讓家里的空氣炸鍋996全年無休。
空氣炸鍋作為一種方便程度和微波爐一樣,卻能烤能炸的全能廚具,加上恰巧迎合了少油低脂的健康理念,簡直快要成為當代年輕人的靈魂伴侶。
曾經以為這個小鍋難登大雅之堂,頂多在下班回家沒什么時間做飯的時候承擔一下夜宵功能,沒想到空氣炸鍋年夜飯也能做成滿漢全席的樣子。
肥牛金針菇低卡又好吃,烤五花肉烤排骨最能虛張聲勢,看起來很努力但其實毫不費力。
今年最火的菜無疑是燈籠茄子,從星座到雍和宮迷信了一個遍的年輕人,也沒逃過中式菜品的寓意魔法。
炸蝦球是金球報喜,丸子外面裹面條是腰纏萬貫,空氣炸鍋烤年糕是步步高升,甚至還有人用手抓餅擺出老虎爪子形狀,虎年大吉算是給他們玩明白了。
正因為空氣炸鍋的食物太簡單,年輕人變著法兒在外觀上整活兒,反正最后只要放進炸籃就萬事大吉。
其他菜式有預制菜了,最后倒是空氣炸鍋比生產隊的驢都累。
“全家一致同意列入年夜飯清單”是最近空氣炸鍋收到最多的評價,也是對年輕人廚藝的最高認可。
如果問不會做飯的年輕人參與的年夜飯是由什么組成的?那一定是由省事、方便、健康組成的。
他們不介意是預制菜還是半成品,厭倦繁瑣的步驟,更愿意別人來承擔一半做飯的負擔。
和從前為了一頓飯忙忙碌碌一整天的印象不同,他們善于接受工業制品,對這種“偷懶”樂在其中。加上疫情期間并不方便的外出,居家吃上一頓“小而美”的年夜飯算是給足了過年儀式感。
不過,不論做飯的過程怎樣,留守異地還是回家過年,大家迎新春的心情是一樣的:吃好喝好,過年好。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