沖刺A股,肯德基、必勝客背后的調味料大佬浮出水面
復合調味料行業再引波動。
最近,寶立食品沖擊上市。作為主打B端市場的品牌,普通消費者可能對寶立食品稍顯陌生,但對它所服務的部分品牌卻十分熟悉。比如肯德基、德克士、漢堡王等快餐品所用的撒粉和調味醬就出自于寶立食品。
早前,懶宅經濟影響下,復合調味料行業曾在資本市場掀起熱潮。企查查數據研究院顯示,去年上半年調味品品牌融資金額超1.4億元人民幣,其中,口味全、加點滋味、味遠紅芳等品牌都獲得了融資。
這個行業內部到底如何?寶立食品的招股書為大眾打開了一扇窗戶。
01
大型餐飲品牌背后的大佬
寶立食品的存在,始終都繞不開洋快餐。
從2001年成立到2007年,寶立食品主要給泰森食品、正大食品和元盛食品等提供裹粉、面包糠、腌料和調味粉等粉類復合調味料。彼時,后者為肯德基上游加工廠商,直接服務于肯德基母公司百勝中國。
換言之,寶立食品從一開始就間接給肯德基供貨。只是由于沒能直接與百勝中國合作,在中間商的分潤之后,寶立食品在這塊業務上的毛利情況并不理想。
直至2007年,公司開始籌備成為百勝直接供應商,一切才有了轉機。靠著與百勝上游供應商合作的7年經驗,寶立食品不僅了解到百勝體系的技術、工藝等需求,還逐步實現了與百勝研發體系的熟悉和對接。
緊接著,寶立食品成為百勝中國直接供應商,并于第二年為其研發復合調味料產品。在此期間,公司不僅為百勝研發了新奧爾良腌料、二代粥底粉等多種粉體類復合調味料,還新增了調味醬、沙拉醬、果醬、燈影牛肉醬和藤椒風味醬等多款醬汁類復合調味料。
粉體類和醬汁類復合調味料雙重布局,也讓寶立食品在市場廣受贊譽,迅速進入高速發展階段。
此后,寶立食品不僅成為百勝五大調味料供應商之一,還與德克士、漢堡王、達美樂和真功夫等連鎖餐飲企業達成合作。
客戶增多,寶立食品也在不斷擴建產能和增收。
招股書顯示,2008-2018年,多元化客戶結構下,公司不僅將上海松江生產基地固態調味料產線擴建至1.2萬噸/年,還在上海金山新建固態和半固態調味料的生產基地,其收入規模也增至近5億元。
如今,寶立食品早已從最初為百勝中國裹粉漿粉,延伸到腌料、撒粉、調味醬、沙拉醬、果醬、調理包、飲品小料和百勝新零售的輕烹食品等多個品類,其合作對象也逐漸擴大為圣農食品、嘉吉、大希地、喜茶等餐飲企業。
寶立合作對象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合作客戶眾多,但寶立食品的主要營收還是來源于大客戶。
招股書顯示,2018年至2021年上半年,公司對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金額分別為3.87億元、3.72億元、4.05億元、3.22億元,占比54.41%、50.11%、44.79%、44.51%。
業內人士直言,過度依賴大客戶的寶立食品面臨經營困惑。
02
成也蕭何,敗也蕭何
目前,寶立食品共有直銷和非直銷兩種銷售模式。
其中,直銷主要是給百勝中國、麥當勞、德克士、圣農食品、泰森中國等國內外連鎖餐企提供定制銷售,而非直銷則是對包括經銷商、貿易商、指定采購客戶和餐飲供應鏈客戶、代銷等進行銷售。
招股書顯示,寶立食品絕大部分來自于定制化的直銷收入,其中,“定制品”收入占比超70%,直銷模式收入占比也在85%以上。
直銷模式下,盡管有利于保證營收穩定,但過度依賴大客戶,導致公司議價能力低,從而出現毛利率過低的問題。
截止報告期內,寶立食品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32.51%、33.45%、32.10%和32.95%,而同行業的日辰股份、天味食品、安井食品和前衛央廚的平均毛利率分別為37.62%,37.46%、35.97%和34.22%,遠遠落后于行業水平。
尤其與日辰股份和天味食品相比,存在較大差距。
圖源:招股說明書
其次,由于大客戶通常不能做到即時結算,賬期較長,報告期內的應收賬款水平較高,公司的流動資金只能靠短期借款來補充,負債率常年居高不下。
截至2021年6月末,寶立食品的短期借款、長期借款分別為1.26億元和0.67億元,在公司負債總額中的占比分別為26%和14%。
而在2018年-2020年,寶立食品的資產負債率分別為51.66%、45.22%和41.34%,看似呈逐年下降趨勢,但放到行業中來看,寶立食品的資產負債率在同行上市公司中仍處于較高位置。
此外,過度依賴大客戶,容易出現銷售收入受大客戶影響波動的問題。
在客群需求升級、本土餐飲逐步崛起的情況下,曾經貴為行業標桿的洋快餐不再是意氣風發的領跑者,反倒出現了消費不足的現象。這一新現象,直接表現在品牌對上游供應商需求的減少。
招股書顯示,盡管百勝中國仍為寶立食品最大客戶,但其銷售金額和占比已出現連年下滑。2018-2021年上半年,百勝中國銷售收入分別為2.33億元、2.27億元、2.24億元和1.69億元,占主營業務收入比例分別為32.97%、30.59%、24.93%和23.50%。
圖源招股說明書
這棵“大樹”能靠多久還是未知數,但寶立食品似乎對危機早已有所預料。
03
前路漫漫,C端布局
一直隱身B端幕后的寶立食品,近兩年開始活躍在C端消費市場。
新消費形勢下,為了跳出大客戶依賴風險短板,寶立食品瞄準懶人經濟和新式茶飲,開始布局輕烹解決方案和飲品甜點配料,業務也從B端向C端延伸。
去年3月,寶立食品完成了對新消費品牌空刻意面母公司杭州廚房阿芬科技有限公司75%股權的收購。值得注意的是,空刻意面在新消費品牌中表現甚好,不僅在2019年上線后,連續2年奪得天貓雙十一意大利面類銷量第一,還在2020年實現營收2.12億元,凈利潤1196.5萬元,占據了天貓77.3%的意面市場份額。
事實上,這并非寶立食品靠近終端消費者的首次嘗試。
早些時候,寶立將產品線從原本的復合調味料,延伸到了爆珠、晶球、粉圓和布丁等飲品甜點配料。但成績明顯不如預期,招股書顯示,飲品甜點配料營收收入不僅節節下滑,占比還從2018年的24.86%跌至2021年上半年的12.55%。
反觀另一領域—輕烹解決方案,則明顯顯示出活力。截止報告期內,其所貢獻收入占比已經從最初不足5%,增長至近30%。
輕烹飪的迅速增長,讓寶立食品看到了C端市場潛力。但事實是,復合調味料行業從B端向C端邁進,是很多品牌存在的現象。
以天味食品為例,其旗下不僅設有“好人家”“大紅袍”“天車”“有點火”四大品牌、9 大類100多種產品,還在每年推出1~5個新品,直接致力于覆蓋更廣的消費群體。
除加快產品覆蓋外,部分品牌也通過渠道觸達消費者。
在依托海底撈的發展實現 B 端快速增長后,頤海國際利用品牌優勢,通過擴充經銷商布局渠道網絡,強勢切入 C 端,成效顯著。
可見,看中C端市場風口的品牌,絕非寶立食品一家,而C端有望成為復合調味料行業在B端之外的新戰場。
回到C端意味著有更多的可能性,但同樣也兼具挑戰。
正如中國食品行業分析師朱丹蓬所說,發展C端最重要的因素是品牌影響力,在這方面,寶立食品旗下品牌“寶立滋客”品牌影響尚且有限,這意味著寶立食品跨界C端,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參考資料:
寶立食品沖刺IPO:空刻意面和新式茶飲能否突圍?
給肯德基提供面包糠的這家公司沖擊上市,成長性存在這一隱憂
肯德基的供應商要上市,復合調味料能否講出新故事
資產負債率高出同行1倍 寶立食品IPO募資超五成還要“建基地”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