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雪冰城成立科技公司,“雪王”變“海王”?
當喜茶、樂樂茶等過往標榜“高端”的茶飲品牌們忙著降價、收縮規模之際,“下沉之王”蜜雪冰城的擴張腳步似乎更快了。
天眼查顯示,蜜雪冰城于3月14日注冊成立一家新公司——雪王星際科技有限公司,注冊資本5000萬人民幣,法定代表人潘國飛,經營范圍含食品互聯網銷售;飲料生產;小餐飲、小食雜、食品小作坊經營;智能機器人研發。股東信息顯示,該公司由蜜雪冰城股份有限公司全資持股。
新科技公司的成立,意味著蜜雪冰城的消費版圖又要擴大了。重點是,2022年的前三個月,蜜雪冰城已經在主業和副業上有了幾次不小的擴張動作。
主營茶飲業務方面,2月26日,蜜雪冰城在新加坡、馬來西亞兩個東南亞國家分別開設了當地的第一家門店,從產品售價來看,走的依然是“平價實惠”路線,大多數產品售價在15元人民幣以內,冰淇凌售價在5元人民幣以內。由于新、馬兩國人均GDP高于中國,蜜雪冰城的產品售價,被當地華人稱“物價回到十年前”。
東南亞市場,一直是蜜雪冰城海外擴張的重點。從2018年首家海外加盟門店落地至今,蜜雪冰城已在越南、印尼、菲律賓、新加坡、馬來西亞等五個國家開設了門店,其中在越南的門店數量已超200家。
茶飲店之外,蜜雪冰城的咖啡子品牌“幸運咖”也在加速擴店,復制蜜雪冰城的加盟模式,打出低至5元、最高12元一杯的平價招牌,快速搶占咖啡品牌空白的三四線市場。據飲品垂直媒體咖門報道,2022年1月,幸運咖的全國門店數量已突破500家,而2021年下半年,門店數量才剛剛過百,擴張速度可見一斑。
除此之外,蜜雪冰城還被曝將業務觸角延伸到了便利店領域。今年2月,有媒體報道蜜雪冰城旗下的芙鹿家便利店在河南區域門店數量已達100家,并計劃在2023年完成千店目標。雖然蜜雪冰城隨后否認了這一消息,但公開資料顯示,兩品牌關聯頗深,芙鹿家的兩大股東此前都經營過多家蜜雪冰城飲品店。
從奶茶到咖啡、冰淇凌、便利店,甚至是向科技領域跨界,從不斷擴大的業務版圖可以看出,蜜雪冰城顯然不滿足于做茶飲界的“雪王”,而是在消費領域有更大的野心。
有業內人士認為,當前國內新式茶飲市場經過極致內卷之后迎來大降溫,而蜜雪冰城在國內的門店數量已突破2萬家,某種程度上其規模已觸及天花板,未來想有大突破,必須探索新出路。事實上,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蜜雪冰城就投資布局了多家企業,且大多為100%控股,涉及業務包括農業、餐飲服務、投融資、國際貿易、供應鏈、食品銷售等多個領域。
無論是主營業務在海外的擴張,還是跨界布局新業務,長遠來看是在為企業尋求新的業績增長空間,短期來看,可能是為沖擊IPO做準備。2021年10月,河南證監局披露,蜜雪冰城擬在A股IPO,正在接受廣發證券對其進行輔導,不出意外,將順利摘下新式茶飲“第二股”的稱號。
不過,“新式茶飲第一股”奈雪的茶在二級市場的出師不利,大概率讓備戰IPO的蜜雪冰城多了幾分擔憂。2021年10月,蜜雪冰城門店數量突破2萬時,資本市場對其最新估值達到了600億人民幣,鑒于奈雪上市后市值大幅縮水的現實來看,蜜雪冰城要保住高估值不縮水,就不得不護住企業基本盤。當主業在國內陷入增長瓶頸時,向海外擴張,或是通過投資并購發展副業、尋求多元化,就成了蜜雪冰城不得不打的策略。
發表評論
登錄 | 注冊